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高校中高分子的分布

中国高校中高分子的分布

在全国高校中在高分子领域领先:
工科:
偏合成的:浙江大学(国内高分子鼻祖,尤其在合成方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
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理科:
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
偏性能形态研究的:中科院北化所(明显领先)、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上述为网上摘录,不一定全面
简单评述下
浙江大学是出高分子院士最多的学校。

北京大学合成做的好,特别是高分子液晶。

复旦大学的研究偏向理论研究,有杨玉良和江明两位院士,实力不凡。

上海交通大学也有新评上一个高分子方面的院士:颜德岳
华南理工和北京化工大学研究领域较广,在橡胶、塑料、纤维方面做的都不错。

华南理工大学有3位中科院院士程镕时、姜中宏生、曹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7人;高分子加工实力很强的。

在全国排前3名。

四川大学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塑料的加工改性,实力虽有下滑,但仍然很强,毕竟其根基很厚。

东华大学的研究重点在纤维方面,建有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尤其在高性能纤维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筹备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就是主要面向这个方向,现有院士三名。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共同建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应化所在一直是在做合成方面比较强。

化学所在前两年还有个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过现在降格为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了。

所以化学所的合成和加工做的都还不错。

青岛科技大学在高分子方面主要的特色是其橡胶,2003年建成了教育部橡塑工程重点实验室,也是多年来对青岛科技大学研究工作的肯定。

研究的方向很多,大的方面大概一下几个:
树脂合成(环氧,丙烯酸,聚苯,聚酯等每个方向都很多);
塑料/纤维加工(加工工艺川大最强的,模具和机械华南理工及北化都不错);
生物医用高分子(华东理工等);
高分子理论及表征(中科院化学所及南京大学最强);
民/军用高性能纤维/树脂以及复合材料/特种纤维/纤维改性(东华大学);
液晶高分子(吉大,北大,北科大等);导电高分子(化学所等);
纳米高分子(化学所);
碳纤维/碳纳米(北化,清华);
有机硅,氟系(化学所)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