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数控机床的优点 (1)2.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1)3.加强数控维修的意义 (1)4.对数控维修人员的要求 (1)5.本课程的学习任务、要求 (2) (3) (3)1.数控机床的初就位和组装 (3)2.数控系统的连接和调整 (3)3.通电试车 (3)4.机床精度和功能调试 (4)5.机床的试运行 (4) (5)1.数控机床的验收 (5)2.机床验收的内容 (5)3.数控功能的检验 (5)4.机床的精度验收 (5) (8) (8)1.常见的数控机床类型 (8)2.数控机床的构成几个部分的作用简介 (8) (9)1.主轴部件拆卸前的准备 (9)2.CK7815 型数控车主轴部件的结构及调整 (9)3.NT-J032 数控铣床主轴部件的结构与调整 (10)4.THK6380 加工中心主轴部件的结构与调整 (11) (12)1.给系统的布置形式 (12)2.进给电机的联接形式 (12)3.进给间隙的调整 (13) (20)1.几种常见的回转工作台的结构形式 (20)2.调整 (23)3.工作台回转间隙的调整 (23) (23)- I -1.数控机床常见的换刀装置的结构 (23)2.刀库的形式 (28)3.机械手 (30) (33)1.位置检测的分类、功能 (33)2.常见的位置检测装置简介 (37) (37)1.导轨的种类及特点 (37)2.导轨的调整要求 (39) (40) (40)1.国外主流厂家产品数控产品介绍 (40)2.国内数控常见产品介绍 (41)Fanuc-oi (41)1.刚性攻丝 (41)2.复合加工循环 (42)3.圆柱插补 (42)4.直接编程 (42)5.记忆型螺距补偿 (43)6.CNC内装PMC编程 (43)7.随机存储模块 (43)8.显示单元 (44)9.FANUC伺服电机 (44)fanuc_0ib (44)1.系统构成 (44)2.综合联线介绍 (45)3.数控系统的电源连接介绍 (46)4.数控系统与主轴单元的连接及控制信号 (47)5.数字伺服的原理 (48)6.I/O连接 (50) (50)1.参数的概念 (50)2.参数的显示、输入方法及存储 (51)3.参数的分类 (51)I /O PMC (53)1.接口地址的意义及分配 (53)2.重要接口信号的解释 (54)3.PMC顺序程序编制的流程 (54)4.顺序程序的执行过程 (55)5.常用PMC 指令的解释 (55)- II -6.编制简单的PMC程序 (57)SI NUMERI C 840C (58)1.显示功能(display) (58)2.操作功能(operation) (58)3.操作方式分为 (58)4.驱动及轴的配置 (59)5.主轴配置功能 (59)6.CNC编程 (59)7.PLC编程 (59)8.存储能力 (59)9.数据交换 (60)10.安全和诊断功能 (60)SI NUMERI C 840C (60)1..系统介绍840C图片 (60)2.各模块的功能 (61)3.840 系统连接 (62)SI NUMERI C 840C (65)1.SIN840C系统的软件结构及启动过程 (65)2.参数的分类及常用参数的意义 (68)3.参数的保持及备份 (69)4.接口及常用接口信号的意义 (70) (71)FANUC-0ib (71)1.P/S程序报警(000~222) (71)2.APC(绝对脉冲编码器)报警(3n0~3n9) (71)3.SV(伺服)报警(400~4n7) (71)4.超程报警(5n0~5nm) (71)5.PMC报警(600~606) (72)6.过热报警(700,704) (72)7.系统错误(900~998) (72)8.后台编辑报警 (72)9.宏程序报警 (72)10.PMC程序运行报警(1000~) (72)FANUC-0i (72)P/S00#报警 (73)P/S100#报警 (73)P/S101#报警 (73)P/S85~87 串行接口故障 (74)90#报警(回零动作异常) (74)3n0(n轴需要执行回零) (75)3n1~3n6(绝对编码器故障) (75)- III -- IV -3n7~3n8(绝对脉冲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75)SV400#,SV402#(过载报警) (76)SV401,SV403(伺服准备完成信号断开报警) (77)SV4n0:停止时位置偏差过大 (78)SV4n1(运动中误差过大) (78)SV4n4#(数字伺服报警) (79)SV4n6 报警:反馈断线报警 (81)ALM910/911 RAM奇偶校验报警 (82)ALM914 伺服局部RAM奇偶校验 (82)ALM920 系统监控(Watch dog) (82)ALM930 CPU报警 (83)AL950 电源单元内24V保险(F14)熔断 (83)ALM998 ROM 奇偶校验报警 (84) (88) (88)1.故障的分类 (88)2.故障的诊断原则 (89)3.故障的诊断步骤 (90)4.故障的诊断方法 (90)PLC (91)1.与PLC有关的故障的特点 (91)2.PLC有关故障检测的思路和方法 (91) (94)1.系统维修的基础 (94)2.数控系统的软件故障及维修 (94) (97)1.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97)2.进给伺服的故障及诊断 (98)3.主轴伺服的故障及诊断 (100) (100)1.检测元件工作原理(直线光栅测量装置) (101)2.位置检测元件的维护 (101)3.实例分析 (102)数控机床集机械制造、计算机、气动、传感检测、液压、光机电技术等一体,其优点:⑴能够进行复杂型面零件的加工,解决工艺难题。
⑵提高生产率⑶具有柔性⑷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起步年代:1958 开始研制目前生产能力:2001 年国内数控机床产量已达 1.8 万台国产数控系统:⑴华中理工大学华中一型、华中二型⑵北京航天机床数控集团航天一型⑶中科院沈阳计算机所蓝天一型⑷中国珠峰数控公司中华一型⑴技术需要⑵市场需要⑶企业的效益需要⑴知识面广⑵良好的系统的培训⑶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 1 -- 2 -⑷敢于实践,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⑸敬业精神⑹持续的学习精神⑴掌握数控机床安装调试验收的的知识、验收机床精度的方法。
⑵熟悉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调整方法⑶掌握典型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知识、具有对典型数控系统故障进行初步诊断及判断的能力。
⑷熟悉数控机床维修的原则方法。
1.介绍数控机床分类及数控机床的结构知识2.简述数控机床的从订购至交付使用的过程内容:工艺准备、技术准备、机床的电气液压气管的连接⑴外部电缆的连接:系统及各单元、接地、三相电源的连接⑵确认电压、频率,检查相序⑶检查连接、排除短路隐患⑷接通数控柜⑸参数的设定和确认⑹硬件短路棒及开关的设定⑺参数的设定。
主要是核查⑻参数的备份⑼系统与机床的接口:熟悉系统调试的技术知识、通过接口检测机床的状态⑴通电起的准备:清洗、润滑、粗调几何精度⑵第一次通电的过程:一次全部接通或部分接通注意事项:安全问题机床运行状态⑶通电正常后,检查内容:手动进给、主轴、手轮、限位开关回零动作- 3 -- 4 -⑴精调机床水平⑵调试换刀动作(ATC)⑶调试交换工作台动作(APC)⑷试验各主要操作功能:常用指令、辅助动作等⑸检查附件是否完整及工作是否正常运行考机程序:数控车:16 小时加工中心:32 小时考机程序的考核范围执行考机程序需:不应发生除操作失误引起的任何故障,程序因故障中断后,需重新开始计时。
新产品定型及性能验收一般用户的验收⑴开箱检验和外观检查内容:⑵机床性能及数控功能检验机床性能的验收:主轴、进给、换刀、机床噪声、电气装置、数控装置、气动液压装置、附属装置的运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或出厂说明书要求以一台加工中心为例,设计一个机床性能测试报告检验的内容:由考机程序体现出系统性能:运动指令功能、准备指令功能、操作功能、显示功能等。
编制简单的考机程序验收的条件及指导检验内容:几何精度、定位精度、切削精度⑴几何精度的概念及检验内容定义:综合反映机床的各关键零部件及其组装后的几何形状误差。
常用的检验工具:精密水平仪、精密方箱、直角尺、平尺、平行光管、千分表、测微仪、高精度验棒。
- 5 -以加工中心为例,检验的内容:㈠工作台面的平面度㈡各坐标方向移动的相互垂直度㈢X\Y 坐标方向上移动时工作台的平行度㈣X 坐标方向上移动时工作台T 型槽侧面的的平行度㈤主轴的轴向窜动- 6 -- 7 -㈥主轴孔的径向跳动㈦主轴沿Z 坐标方向移动时主轴轴心的平行度㈧主轴回转轴心线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㈨主轴箱在Z 桌表方向移动的直线度⑵定位精度及检验定义:机床各坐标轴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运动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检测工具:双频激光干涉仪、测微仪和成组块规、标准刻度尺、光学读数显微镜。
检验内容:直线轴的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直线轴的回零精度直线轴的反向误差回转运动的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回转运动轴的回零精度回转运动的反向误差⑶切削精度定义:是一项综合精度,不仅反映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定位精度,同时还包括了试件的材料、环境温度、刀具性能已急切削条件等各种因素造成的误差和计量误差。
保证切削精度,必须要求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定位精度的实际误差要比允差小。
⑴主轴部件:提供切削功率、在高档数控机床中还具有 C 轴功能及定向功能⑵进给部件: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完成直线运动的定位、进给。
⑶回转运动部件:指旋转轴如: B 轴、 A 轴⑷自动换刀装置:数控车床的转塔刀架、加工中心的刀库及换刀机构- 8 -⑸位置检测装置:直线光栅尺、圆光栅等位置检测元件⑹气动、液压:完成机床的辅助动作如:换刀、交换工作台的机构技术准备,相关部件的图纸资料,工具的准备,拆卸主轴时需要使用的工具,工作场地的清理清洁。
CK7815⑴结构图- 9 -⑵拆卸及调整⑶拆卸与调整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1. 主轴为精密部件,选择好拆卸环境,轻拿轻放。
2. 拆卸过程要注意拆卸顺序和使用适当的工具。
3. 轴承的拆卸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工具,在正确的部位加力。
4. 角接触轴承要注意大口的开口方向,恢复时保持一致。
5. 装配时,调整圆柱棍子轴承的间隙。
NT-J320⑴结构图⑵拆卸及调整- 10 -⑶拆卸与调整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轴为精密部件,选择好拆卸环境,轻拿轻放拆卸过程要注意拆卸顺序和使用适当的工具。
轴承的拆卸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工具,在正确的部位加力。
角接触轴承要注意大口的开口方向,恢复时保持一致。
调整好预紧螺母,保证主轴精度THK6380⑴结构图⑵拆卸及调整⑶拆卸与调整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