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乐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岭南舞蹈中的客家文化内涵
毕业生姓名
系别舞蹈系
专业(方向)舞蹈表演与理论
学号200911057
入学年份2009
毕业年份2013
论文指导教师
星海音乐学院教务处印制
星海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报告
星海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评语及评分
浅谈岭南舞蹈中的客家文化内涵
【摘要】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文化的开发与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广东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主要包含了“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等等在内的文化组成部分,岭南舞蹈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发展方向在一定层面上受文化的影响。
因此,了解一个地域的文化背景,把握一个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对于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岭南文化中客家文化的简要阐述,以及对相关客家舞蹈剧目的举例分析,来进一步探讨岭南舞蹈中的客家文化内涵。
【关键词】岭南;舞蹈;客家文化;内涵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发展史的文明古国,其优秀文化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岭南舞蹈这一以肢体语言为载体,创造于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艺术形式,在舞蹈艺术中逐渐闪耀出与众不同的光芒。
岭南舞蹈文化底蕴浓厚,表现内容丰富纯朴,它作为最贴近劳动人民生活真实,最能反映百姓精神活动的舞蹈形式,是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文化作为岭南文化体系中的支流,在岭南舞蹈艺术的开发中存在巨大的潜在价值,通过对客家舞蹈的发掘研究,对于岭南舞蹈艺术的丰富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一、对岭南舞蹈发展现状的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家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视和一些优秀舞蹈艺术家的辛勤努力,舞台上呈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岭南舞蹈作品,如:早些年的《草笠舞》、《胶林晨曲》和《雨打芭蕉》等经典作品,以及近年来的《岭南行走》、《风雨红棉》和《广州往事》等优秀舞剧。
经过多年的发展,岭南舞蹈逐渐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许多反映岭南特色的舞蹈创编作品都得到了各界很高的赞誉和肯定。
但是,由于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全球化的因素,当今人类文化正面临着深刻的转型时期,因此,关于探讨岭南舞蹈的文化内涵,对于提升岭南舞蹈的文化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化需要,而是好奇于从外国引入的文化思想,从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关注。
因而,对于岭南舞蹈的继承和发扬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思想上都有着较大的领先优势,岭南舞蹈需要创新发展,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它的兼包并蓄的品格,因此,在当今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取长补短是不断自我提高、与时俱进的最佳方式。
岭南舞蹈的发展还需紧跟时代的步伐,创作出多形式、多题材和贴合群众的舞蹈作品,只有如此,才能使岭南舞蹈这一优秀的舞蹈艺术形式在世界文化竞争潮流中获得优势地位。
目前,我国许多民间的优秀舞蹈濒临失传的局面,对于民间的舞蹈保护和传承已迫在眉睫,为此,相关的文化部门也提高了警惕,采取了一系列保护行动,颁布一系列法律措施,将濒危的民间舞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
产项目加以保护,并申请专项资金进行鼓励、扶持,组织专家开展采风和创作活动,提炼出一大批民间舞蹈元素,以及举办多种舞蹈赛事,将民间舞蹈搬上舞台呈现出来。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关键时期,岭南舞蹈作为民间舞蹈在于传承发展上,还有着相当长的路要走,对此,一方面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保护工作的艰巨性,另一方面又要持之以恒、迎难而上地进行这项工作。
二、岭南舞蹈与客家文化体系
客家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支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客家先民从中原地区向南迁徙的过程中将汉文化与南粤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客家人勤劳朴实、坚韧耐劳和敢于开拓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客家文化的发展和成型。
自古以来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客家人逐渐融入城镇,并在各个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因此,客家艺术也大多都是反映生产劳动的生活画面,例如,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曲调的结构类似古诗体,再者客家口语保留一些古语的发音习惯,所以,客家山歌又有《诗经》遗风的美誉。
客家山歌以客家方言吟唱,旋律优美、委婉动听、生动朴素、善用比兴,有反映农家生活的生活歌、劳动歌、情歌、小调、仪式歌、儿歌等等。
近年来,由于社会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客家山歌文化也从“山林野鹤”逐渐登上了“高雅之堂”,成为一门雅俗共赏的歌唱艺术。
客家舞蹈作为岭南舞蹈的组成部分,是客家文化的艺术延伸,对它的开发挖掘必须回归到客家文化这一本体上。
客家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庞大
民系,在文化上有着别具一格的风格特征,客家文化在千百年来的传承中也创造了丰硕的文化艺术成果。
然而,人们对于客家艺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客家山歌、客家彩灯和客家喜剧等艺术门类,而对于客家舞蹈的认识则停留在空白层面,的确看客家舞蹈是否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关键要看它是否具备相对完备舞蹈形态和审美特征,事实上,客家舞蹈有着非常丰富的可开发资源。
三、对客家舞蹈艺术的分析探讨
客家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艺术源于生活,因此,客家舞蹈也如同其它舞蹈艺术一样,起源自民间,发扬于群众,一个舞蹈种类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可能脱离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因素,客家人勤劳俭朴,长期居于山区从事渔猎耕作的生产劳动,所以,客家舞蹈的题材多与生产劳作的场景相关,其表现内容也具有浓郁的岭南客家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气息。
例如,客家春牛舞。
舞春牛中所用到的“牛”,牛身以竹片编织而成,用黑布做套,加以点缀修饰,制成牛的模样,两人一头一尾钻进牛身中在乐器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春牛舞是客家人传统的文化活动,一般在春节和开耕时节举行,客家人通过舞春牛来祈盼来年庄稼丰收、寄托祥和的祝愿,反映了客家人热爱生活、辛勤劳作的精神。
客家舞蹈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艺术具有教化和娱乐两大功能,这里所指的娱乐功能是指劳动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通过艺术欣赏享受精神的满足和获得身心的愉悦,使其在充分的休息娱乐中积蓄精力投入到新的劳动生产中。
客家舞蹈的题材除大多反映生产劳作之外,还有许多表现爱情生活和客家人风趣幽默的作品。
由于长期居住在偏远地区的生活环
境造就了客家人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个性特点,使客家艺术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诙谐幽默的表现形式。
以大型岭南舞蹈晚会《风起岭之南》中的《杯花生生》(客家杯花)剧目为例,剧目为女子群舞形式,服装为大襟衫、大裆裤、帕包头的具有客家女性特征的装饰,演员单手各执两个茶杯,双手绕花配合脚下步伐摆出各种舞蹈姿态,音乐伴奏为客家山歌,舞者双手轻轻叩击茶杯发出清脆的声响,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将客家风情演绎的恰到好处,动作节奏明朗、欢快活泼、诙谐逗趣,将观众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使人达到赏心悦目、心情愉悦的效果。
客家舞蹈具有完备的舞蹈特征,一旦身体的动作形态具有一套完整的舞蹈语汇和具备独特的审美特征,就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体系,而客家舞蹈就具备了构成完整舞蹈体系的基本条件。
例如:客家采茶戏。
采茶戏有“三奇三绝”的艺术审美特征,其中“三奇”为:一是传统采茶戏没有反映宫廷富贵、才子佳人的生活题材;二是采茶戏舞蹈身段中有许多模仿动物的动作;三是采茶戏的采用歌、舞、戏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采茶戏的“三绝”即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其中延伸出来的舞蹈动作语汇就达数百种之多,这“三奇三绝”的舞蹈艺术风格及动作形态构成了客家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经过众多戏剧家和舞蹈家的创作改编,采茶戏成为一种新的舞蹈表现形式,近年来有许多优秀的采茶戏作品呈现在舞台上,如《长长的红背带》、《莲妹子》、《山歌情》等等。
四、总结
岭南舞蹈经过多年的开发挖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其他舞蹈艺术相比,难免不暴露出它的不足之处,如岭南舞蹈的开
发和传承的力度不够,在表现形式和理论体系上发展薄弱,以及在知名度和新品创作上处于下风。
客家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风格,客家文化作为一座尚未开发的艺术宝库,还有着巨大开发潜力,在当今越来越重视文化艺术的社会环境中,相信未来在国家的重视和众多舞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岭南舞蹈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宽广。
参考文献
[1]付媛媛.我所认识的岭南舞蹈[J].南国红豆.2008
[2]赖丹.赣南客家舞蹈艺术中的三绝的审美意蕴[J].江西社会科
学.200511
[3]英子.赣南采茶戏:客家艺术一枝花[Z].客家天下网.
[4]百度百科.客家文化[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