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Ⅰa 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 具有突出的或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地质系统或
具有生理特征特殊的物种; • 具有原生性,适于科学研究或环境监测 Ⅰb野生动物保护区 • 大面积、未受或略受人类侵扰; • 保持着其自然特征和生态功能,没有永久性或显
著性人类居住点。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Ⅱ国家公园 • 具有一个或多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适于进行科学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云南省主要的自然保护区
• 12. 临沧大雪山自然保护区 • 13. 西盟佤山自然保护区 • 14.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 • 15.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 16. 红河阿姆山自然保护区 • 17. 昭通大山包自然保护区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二、公共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公共保护区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 (二)公共保护区的分类体系及类别 (三)不同类别保护区的陈述 (四)不同类别保护区的生态旅游适应性
农业用地在下述情况下常用作生态旅游开发
① 临近残存的或者广大的自然环境空间; ② 属于防风林带或其他造林区; ③ 属于作物多样性中心区; ④ 不使用或少使用有毒的除虫、除草剂; ⑤ 实施了野生动物管理策略。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二、都市区
都市区可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区域: ①都市中大量存在的绿地(市政公园、高尔夫球道、
研究,环境教育、休闲和游览活动,没有不恰当 的开发和土地占用。
Ⅲ 自然纪念地 • 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特别的自然或自然--文化形态,
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云南省的国家公园(2011)
• 1. 普达措 • 2. 丽江老君山
• 3. 西双版纳 • 4. 梅里雪山
• 5. 普洱 • 6. 高黎贡山
问题
• 目的:获得经济收入和利润是保持所有权 的主要目的或动力;
• 结果:服务设施的安排和土地使用目的都 会被任意地改变。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私人保护区中的狩猎旅游
①北美国家: ②大洋洲国家: ③东、南非国家:纳米比亚、肯尼亚 ④高加索共和国: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中国的狩猎旅游
青海省都兰国际狩猎场 山西霍州东方国际狩猎场 广东韶关南水狩猎场 哈尔滨玉泉冬季狩猎场 北京蒲洼狩猎场 …….
和最简单的宿营活动;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二类和三类保护区
① 设置目标: 次一级水平的环境保护, 休闲和科普活动
② 吸引对象: 严格的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 ③ 设施及活动: 游客中心,食宿设施,展览
馆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活动。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四类、五类和六类保护区
① 吸引对象:大量的一般生态旅游者和其他 类型的旅游者。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 游
2020/12/11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保护区概述
• 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指为环境保护和维持生物 多样性而划定的一块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它是纯 自然环境的或是与文化资源相联系的,并通过法律 或其他有效措施来进行管理。(IUCN)
•
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云南省主要的自然保护区
• 1.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 • 2.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 3. 南华大中山自然保护区 • 4. 怒江自然保护区 • 5. 兰坪泸沽箐自然保护区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云南省主要的自然保护区
• 6. 迪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 7. 丽江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 • 8.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 • 9. 宁浪泸沽湖自然保护区 • 10. 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 • 11.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
• 对南美洲和非洲(亚撒哈拉地区)32个 私人保护区调查发现: 平均2/3的保护区 所产生的利润,都是通过旅游获得的。
•返回 下屏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对南美洲和非洲的32个私人保护区调查发 现: 平均2/3的保护区所产生的利润,都是 通过旅游获得的。
•生态旅 游
•狩猎 旅游
•其他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7. 南滚河 • 8. 大围山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Ⅳ 生境/物种保护管理区 • 通过积极的人工管理能够达到维持生境和满足
特殊物种需要的区域。
Ⅴ 陆地和海洋景观保护区 • 通过人与自然的长期相互作用,已产生了突出
的特色,如重要的美学、文化价值,通常具有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区域。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瑞士]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保护区概述
最早成立时间 19世纪70年代
(1872,美国 黄石公园)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保护区概述
• 比例最高的国家集中在欧洲、拉丁美洲; • 北美洲、大洋洲国家处于居中的位置; • 中东、北非地区的国家仅有极少的正规
31.5
28.3
•C、占国土面积比例最低的国家: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 长 国、也门、巴布亚新几内亚(0.0)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云南省主要的自然保护区
• 截止2010年底,云南省已建自然保护区 158处,其中国家级16处,省级44处,州 市县级保护区98处,总面积295.74万公顷, 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5%,位居全国自然 保护区数量第6位,总面积第9位。
公墓山等)——加拿大沃特卢市 • ②都市中残留的一些野生动物栖息地—— • 澳大达尔文市 • ③城市周边水湿条件好的、茂密的绿色带。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三、人工湿地
• 通过人类的恰当管理,人工湿地(泻湖、水库、 牛轭湖等)可以最终建立起一个自然的、不被干 扰的、复杂的生境。
• 这一发展不仅给了试图在已改变的环境中发展生 态旅游业的人们鼓励,也暗示了对生态旅游更恰 当的描述可能是“以自然为基础”而不是“自 然”。
②设施及活动: 特殊管理的多种娱乐、服务 设施项目。
③ 此类保护区对一般生态旅游有着非常高的 潜力。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A、提供更多的服务; • B、与自然相融合的“文
化” ; • C、更丰富的体验; • D、累计占地面积大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高
适 应 性
低
•(IUCN)各类保护区对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适应性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1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的 等级越高,可 接受的环境改 变和人工干扰 的程度越低。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四)不同类别保护区的生态旅游适应性
1.一类保护区 2.二类和三类保护区 3.四类、五类和六保护区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类保护区
① 设置目标:提供最高水平的环境保护 ② 吸引对象:科学研究者、严格的生态旅游者 ③活 动: 丛林巡走,野生动物观察,探险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公共保护区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
1. 公共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为生态旅游提供了 适合的物质基础;
2. 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同使公共保护区成为生 态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公共保护区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
3、保护区对基础和服务设施的投资有利于 刺激生态旅游者人数的增长;
4、自然景观地的缩减,更加强化了保护区 作为重要的生态旅游活动区的地位。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二)公共保护区的分类体系及类别
公共保护区的类型(IUCN)
类型
名称
Ⅰa 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Ⅰb 野生动物保护区
Ⅱ
国家公园
Ⅲ
自然纪念地
Ⅳ
生境/物种保护管理区
Ⅴ
陆地和海洋景观保护区
Ⅵ
资源管理保护区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四、人工暗礁
构成物
位置 伴随物
•人工暗礁的类型比较
无意固物质 随机分布
有燃料等伴随的致污物
残余的飞行器、沉没的 油轮、水泥平台等 有固定的位置
污物已被清除
对海洋环境 有
的破坏
无或很少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承载力的测定是关键点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环境影响的定量测度
• 环境承载力测定(TECC) • 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技术(LAC) • 环境影响评估(EIA) • 旅游生态足迹分析(TEF)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控制环境问题的其他主要途径:
◆ 法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 ◆ 经济(门票、资源税) ◆ 技术(规划) ◆ 管理(行为准则、排队管理等) ◆ 教育(行为指南)
Ⅵ 资源管理保护区
• 保存有占优势的、干扰较少的自然生态系 统,对其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生物多样性的 长期维持,使其能持续地提供自然物产及 服务功能,以满足社区的需要。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公共保护区的类型(IUCN)
类型
Ⅰa Ⅰb
Ⅱ Ⅲ Ⅳ Ⅴ Ⅵ
名称 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保护区 国家公园 自然纪念地 生境/物种保护管理区 陆地和海洋景观保护区 资源管理保护区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C • 都兰国际狩猎场
A S
E• 1987年由国家农业部批准设立 • 青藏高原最大的狩猎场 ( 13000多公顷) • 1995—2005年 • 2006年后 • 2011年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五、 次生环境与生态旅游
• 次生环境: (指那些被耕种、放牧、居住、采伐、采
掘、战争等人类活动广泛改变过的区域, 甚至已退化的荒废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