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演变ppt

汉字演变ppt

汉字字形演变
五年级2班 段怡帆小组
a
1
汉 字 的 起 源
仓颉(jaie)造字
2
a
3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战国文字
发 展
(四)小篆
历 史
(五)隶书
(六a )楷书
4
甲骨文
• 甲骨文距今约4000年,是刻在龟甲兽骨上 的文字,简称“契文”、“卜辞”、“龟甲 文字”、“殷墟文字”。
• 特点:
a
15
楷书《岳阳楼记》
a
16
草 书
a
17
行 书
a
18
小结
汉字的演变,是一个复 杂的过程,同学们可以阅读 《说文解字》加以了解。
a
19
a
20
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练好自己 的字,学好知识,努力奋斗吧!
a
21
a
11
a
12
隶书
• 隶书,在周末已产生于民间。秦时,由于 公务繁杂,对文字进行简化非常必要,于 是隶书大兴。
• “隶书”,又称“左书”,由篆文简化而 来。隶书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分界线。 它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 基础。
• 使汉字脱离了象形,成了纯粹的符号。
a
13
小篆和隶书的区别








《小篆》
《隶书立轴》
a
14
楷书、草书、行书
•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萌芽 于汉代,兴于魏晋,盛于六朝。晋代称其 为“楷书”(取可作楷模之义)。当时的 人称之为“今隶”。
• 草书——秦草难认,没有流传下来。
• 章草:汉章帝时,史游创制,章帝受之, 是以流传。
• 行书——行书和草书难以辨认,是东汉刘 德升所创。
• 吉金文字,简称“易吉金”、“择
其吉金”
a
7Leabharlann 笔划较粗,多繁笔、圆笔。 笔划结构简单,与甲骨文没有大的区别。 形声字比甲骨文多(形声字在甲骨文中占20%左 右,在金文中占50%左右),异体字比甲骨文少。
这种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铭文,也叫钟鼎文。
a
8
战国文字
• 大篆,是战国时秦体系的文字,又称“籀 (zhou)文”、“籀书”。旧说这种文字命 名源于周宣王时太史籀《史籀篇》第一句: “太史籀书”。
• 与大篆同时的战国文字还有“六国古文”, 主要刻写在简帛、金石、泉布、陶胚、金 印上。
• 因为附着物多样,故以时代命名。
a
9
• (1)笔划线条化、离图画更远了。 • (2)字形复杂化。 • (3)异体字多。
a
10
• 线条化
小篆
• 简单化
• 定型化:出现固定的偏旁部首。如:《说 文解字》分540部排列,就是用小篆。
• 笔划瘦、细长,为刻写方便,常改曲笔为直 笔。仍有较强的图画性。
• 字体尚未定形,不拘笔画,不拘向背,不论 形象。
• 异字同形,用一个形体代表两个既无孳乳关
系也无假借关系的字。a
5
甲骨文
a
6
金文
• 金文始于夏商,盛于西周,延续至 秦汉。金文作为一个时代风格的字 体,主要指鼎盛时期的西周金文。
• 金文,源于甲骨文,代表周朝文字, 又称“钟鼎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