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与同学交流自 己对龙文化的了解。 学生从教学中展示的各种龙的资料中 汲取养分丰富自己制作的龙。 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分工合作完成插 接、装饰龙体的任务,锻炼协作能力。 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做的龙,并发 挥想象讲述小故事或民间传闻,强化对龙的 感受。在共同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 协作精神,培养集体主义
教师活动:把《龙的传人》的乐曲作 为课的开始,用来烘托气氛,以达到突出主
-8-
初中美术教案
备课人:周婷婷
题的目的。 教师通过讲授利用龙的来历、演变和发 展,以及图片介绍龙的形象特点和与龙有关 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鼓励同学集体创作分组完成龙的制作, 体现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在集体创作和动 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同时,体现 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对集体主义精 神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1.把《龙的传人》的乐曲作为课的开 始,用来烘托气氛,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 同时用音乐来导出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很快 地进入情绪,引人《大家动手做条龙》的具 体内容和方法中,使学生的情绪一直处在兴 奋的状态下,便于课程进展得更顺利、更流 畅,也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以及制 作的欲望。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一直播放着 《龙的传人》的乐曲,以增强效果。采用合 作学习的方法完成龙的制作。 2.利用龙的来历、演变和发展,以及 图片介绍龙的形象特点和与龙有关的活动,
-4-
初中美术教案
备课人:周婷婷
互动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九色鹿” “ 尸 毗 王 ”、“ 经 变 ”、“ 本 身 ”“ 佛 传 ” 故 事。) 教师可通过课堂调查的形式引导个别学生 给大家将与之相关的故事,但要注意把握时 间。 教师在讲述中要注意选择造型生动、故事性、 趣味性较强的作品,使学生易于接受,且易 于比较,避免面面具到。 教师活动:幻灯展示典型图片,讲解升华。 答惑。 学生活动:讲自己知道的相关故事或聆听他 人讲故事,并把自己不懂得或者不理解的地 方与大家分享。 5、藏经阁的发现和失窃历程。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 的责任感。) 三、教师小结: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古代美术的重要宝藏之 一,也是世界佛教的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 明珠,早在 1987 年 12 月,甘肃敦煌莫高窟 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相信在历史的
-3-
初中美术教案
备课人:周婷婷
的大型石窟寺。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与准备材料,进行探讨 交流和总结。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验证学生 们的探究结果。 2、分析讨论:敦煌艺术中建筑、壁画、雕 塑的整体特点,升华对传统艺术的情感。 (师生互动完成) 3、结合欣赏归纳几个重要时期的主要艺术 特色, 理解敦煌艺术,全面认识和学习石窟 艺术。 (强化对祖国优秀传统美术作品的热爱,深 化爱国思想。) 教师活动:用幻灯片出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同 一类敦煌艺术形式(以壁画、雕塑为主),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尝试归纳其艺术 特色。 学生活动:讨论、探究不同时期敦煌艺术的 特色。 4、敦煌艺术中彩塑艺术及壁画艺术的赏析。 (丰富学生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美术传统的 艺术特色的理解。结合讲解有关故事,创设
2、可以替代的材料:去了粒的玉米芯、
-7-
初中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案
备课人:周婷婷
高粱、玉米的秸秆、木棍及树枝、竹子、可 利用的蔬菜(黄瓜、茄子、萝卜等)。 3、自制材料:课前或课上用比较硬的 纸作成纸筒,把它作为做龙的材料。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激发兴趣、讲授制作方法。 学习制作方法,分组合作、锻炼协作能 力。 展示、体验、交流。
-5-
初中美术教案
备课人:周婷婷
长河中,它将会一直闪烁着绚丽夺目的光彩。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 感,还要珍爱和学习我国传统艺术,并立志 保护和发扬我国传统艺术。让我们从现在做 起,刻苦学习,为振兴我们伟大祖国而努力 奋斗。
教学后记:
-6-
初中美术教案
备课人:周婷婷
初中美术教案
课题: 大家动手做条龙
第课
第 课时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总序号: 批注:
了解龙的来历发展与造型特点,可以陶
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共
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参与文化传
承的意识,并在欣赏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
美术传统的热爱,激发爱国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的制作过
程,和分组活动之中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初中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备课人:周婷婷
初中美术教案
课题:敦煌莫高窟
第课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课型:欣赏课
总序号: 批注:
、知识目标:了解敦煌艺术所处的地理位置,
初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
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
2、能力目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
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能对敦煌石窟有代表
强调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并在展示作品的
过程中展现集体的智慧和才华,突出集体竞
争的气氛。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
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学习构成知识,并把它应用到设计和制
作中。
课前准备:
1、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易拉罐、胶卷
盒、牙膏盒、土豆片筒、装羽毛球的筒、药
盒、药瓶、矿泉水瓶及其他饮料瓶。
性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情感目标: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
大成就及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艺术价值。
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
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组织教学,诱导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中国 的四大石窟艺术。 2、学生回答后播放幻灯片,让学生对石窟 中彩塑和壁画作品有一个初步的直观感受。 教师提问:你看了以上作品后谈谈你对它们 初步感受(考查直观感悟的能力)、欣赏、
-2-
初中美术教案
备课人:周婷婷
评述。 学生回答:纷纷对彩塑的外在形象谈看法。 如身姿显得较丰腴。耳垂都较大,神色都较 慈祥等,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比较流畅。 3、幻灯出示课题——敦煌莫高窟 二、新授 1、学生自主探究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发展过程和艺术特色。 (通过学生自主的整理归纳,让学生在自主 探究中感悟佛教与石窟艺术的关系,以及石 窟艺术的时代背景及发展过程。) 此环节学生掌握敦煌莫高窟如下知识信息: A、地理位置:敦煌在今甘肃省西北角,莫 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 25 公里处鸣沙山东麓 断崖上,前临宕泉河,南北长 1680 米,高 50 米。 B、发展过程: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 366 年)(引入乐傅和尚的故事),莫高窟现存有 壁画和雕塑的 492 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 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C、艺术特色: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 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