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A+C最后五套题一》

《2013年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A+C最后五套题一》

2013年同濟大學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A+C模拟题一
A部分:普通化学(75分)
一、填空题(25分):
1、状态函数的两种重要性质:(1);(2)。

2、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3、根据胶体的特点,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胶体的聚沉,其中主要有:、等。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之间存在一种共轭关系,可以互相转化:酸给出质子后,就成了其,而碱结合质子后,就成为其。

5、人们常利用,仔细控制外加试剂的量,使溶液中几种相似离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先后沉淀,而不相互干扰,这种现象称为。

6、甘汞电极分两种:和。

写出其中一种的电极反应:。

7、由同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

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

8、塑料按其用途可分为、等。

9、高分子合成材料通常指、和三大类。

10、C2H2分子中有()个西格玛键,另外有()键。

11、[Co(CN)6]-(原子序数Co27),已知其磁矩为零,其杂化轨道属于()类型,空间构型为()。

12、原子序数为42的元素,其外层电子构型为(),属()区元素。

二、简答题(25分)
1、简述热力学中的重要物理量焓。

(5分)
2、溶胶为什么能稳定?如何使溶胶聚沉?(5分)
3、简述电极电位的应用。

(5分)
4、简述多电子原子处于基态状态时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原则。

(5分)
5、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理念是如何阐述发展与环境间的辩证关系的?(5分)
三、计算题(25分)
1、在容积为10.00dm3的容器中装有等物质的量的PCl3(g)和Cl2(g)。

已知在523K发生以下反应:
PCl3(g)+Cl2(g)=PCl5(g)
达平衡时,PCl5(g)=100kPa,K0=0.57。

求:
(1)开始装入的PCl3(g)和Cl2(g)的物质的量;
(2)Cl2(g)的平衡转化率。

(例1-7)
2、向浓度为0.30mol.dm-3的HCl溶液中,通入H2S达饱和(此时H2S的浓度为0.10 mol.dm-3),求此溶液的pH和S2-离子的浓度。

(课后习题:3—18)
3、由标准钴电极和标准氯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得其电动势为1.64V,此时钴电极为负极。

已知氯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为1.36V,试求:
(1)写出该电池的反应方程式。

(2)计算钴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

(3)当氯气压力增大时,电池的电动势是增大还是减小。

(4)当c(Co2+)=0.01mol.dm-3时,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课后习题3-35)
C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45分)&固体废物管理(30分)
一、简答题:(60分)
1、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黏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改善微气泡与颗粒的黏附性能?
2、从气体传递的双膜理论,分析氧传递的主要影响因素。

3、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工艺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4、试分析废金属的回收利用率远高于废塑料的原因。

5、试讨论“社会成本论”原理在环境经济政策决策中的应用。

6、分析为何作建材利用是许多原料生产行业所生产废物的主要综合利用途径。

二、计算题:(15分)
1、设在完全混合反应器内进行了连续流微生物生长实验,反应温度为20℃,实验结果如下表,试定出饱和常数Ks和微生物最大比增长速度μmax值,以及μ—ps关系式。

μ—ps表
μ(h-1)(mg/L)
0.66 20.0
0.50 10.0
0.40 6.6
0.33 5.0
0.28 4.0
2、某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1600m3/d,经预处理沉淀后BOD5为200mg/L,希望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出水BOD5小于20mg/L。

要求设计曝气池的体积、剩余污泥量和需氧量。

相关参数可按下列条件选取:
(1)曝气池污水温度为20℃;
(2)曝气池中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与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之比为0.8;
(3)回流污泥悬浮固体浓度取10000mg/L;
(4)曝气池中的MLSS取3000 mg/L;
(5)污泥泥龄取10d;
(6)二沉池出水中含有12 mg/L总悬浮固体(TSS),其中VSS 占65%;
(7)污水中含有足够的生化反应所需的氮、磷和其他微量元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