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一满意工作总结工作总结_2三好一满意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篇一:"三好一满意"活动总结1年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总结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卫生计生委关于深入持久开展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精神,依据年=省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内容和量化指标,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了=医院年"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在上一年活动基础上,我院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新举措、新办法,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现将我院开展"三好一满意"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管理,落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三好一满意"活动顺利开展,实现预期目标,我院成立"三好一满意"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与党的群众路线活动相结合,与"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相结合,落实重点任务,我院管理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持续改进措施的落实,对全院各科室、各部门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评。
二、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努力做到"服务好"1、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为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我院在门诊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在医院一楼大厅公示预约电话"024-=",公示预约专家的专业特点,对预约患者就诊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
实行家庭病房预约服务、手机短信预约诊疗、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等,拓宽预约诊疗服务的途径,为广大社区群众就医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据统计年1-11月开展电话预约293人次;手机短信预约262人次;现场预约2964人次;出院复诊预约205人次。
2、优化门(急)诊环境和流程:采取措施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即时办理入、出院手续。
特殊情况实行"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项目。
在急诊就诊高峰时间安排科室导诊护士进行科内导诊,以缓解患者就诊高峰时间段大量患者涌入科室现象。
合理调整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做好节假日、午休及夜间的正常开诊,包括临床检验、医学影像、药局等辅助科室,确保门诊医疗服务365天全年开诊。
把原来常规检验30分钟出结果、出报告单缩短到15分钟,减少患者就诊、取药等候时间,力争来院1小时内为患者做出正确诊断。
制定门诊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有确保应急预案启动、快速实施和程序与措施。
年7月,投资2万元,为门诊输液室更换沙发坐椅,改变患者就医环境,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3、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在门诊大厅设导诊台,配备导诊员,为患者提供问询专业的咨询服务,导诊台和急诊室备有轮椅、平车为行动不便者使用。
同时还为患者提供笔、便签、热水、花镜等。
认真执行低保及低保边缘患者免挂号费、CT、彩超、床费、手术费、诊查费等"六减六免"的优惠政策。
使特困群体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今年1-10月份,我院共为低保特困患者减免医药费37600余元,实实在在解决了这部分患者的看病就医费用问题,满足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4、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协调与落实全院各部门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年在全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制定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分级护理标准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护理人员分级管理,病房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责任护士照片公示上墙,并醒目注明当日值班责任护士,以便患者知晓和监督。
各班护士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责任制护理措施。
实行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分工模式,每个病区根据实际开放床位设23个责任小组,每组有责任护士23人,其中组长1名,每个责任护士负责护理58名患者,对分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程无缝隙的整体护理。
为更好地贯彻"三好一满意"实施方案,推进我院优质护理工作,院长亲临一线,检查督导护理工作,并对全院40岁以下护士进行专业技术考核。
年我院在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门急诊设立满意护士评比栏和满意护士投票箱,评比出当月满意护士并与绩效挂钩,体现优质护理示范服务。
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制定紧急状态下调配护理人力资源预案,建立护士储备库17人,占全院护士总数16.6%,护理部对储备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年5月护理部修订了绩效考核制度,依据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工作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绩效考评细则,每月护理绩效考核落实到位,并将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实现多劳多得,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设立各项护理常规疾病健康宣传册,对输液观察患者和老年患者给予重点健康,根据不同季节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集中进行健康宣教。
加强护理人员分层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每两个月一次由护理部组织各科护士长轮流用课件授课;每单月一次技能培训和考核。
每双月一次理论培训考核。
坚持业务查房,科室每月一次,护理部每季度一次;每周三以科室为单位组织业务学_,同时选派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_,不断提升我院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护理安全管理: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患者姓名、年龄、床号等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对患者有创诊疗活动前进行告知记录,护理部对查对制度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整改记录。
5、推行同级医院检查、检验互认工作:我院积极参加全市互认的实验室报告单,并在互认报告单显著位置上有标注,促进合理检查,降低了广大患者的就诊费用。
医务科对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进行培训。
6、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我院在党支部、团支部的组织下成立了"志愿者服务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党办制定"志愿者服务活动"工作方案,年志愿者服务总数105人;服务小时数达1618小时年;服务人次达4655人次年。
7、继续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年由医务科负责对全院卫生技术人员进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二次,参加培训人数65%。
制定反、防灾害等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演练;后勤保卫人员加强值班值宿、巡逻巡查,后勤保卫人员24小时值班,并有巡查记录。
每周对全院的消防设施进行了认真检查、保养维修工作,年更换已到期的灭火器192个。
年9月,医院对重点部位安装监控系统44个点位。
年对食堂煤气储藏室进行了改造。
安装了放射线隔断,使生产安全进一步规范化,完成人防工程修缮。
严格毒麻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使用、保管等环节规范管理,医务科、药剂科每月进行监督管理,有记录;后勤保卫部门每周对毒麻药品储存、保管、运输进行巡视监控,每周记录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年沈河区卫生局专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项检查中名列第一名,通报表扬。
三、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努力做到"质量好"1、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按照年度沈阳市医疗质量控制评价考核细则,逐项落实医疗质控工作,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
执行核心制度: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重危患者抢救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医务科在内科、外科组织全院性规范查房二次;特殊病例讨论二次;为篇二:三好一满意活动工作总结三好一满意活动总结我院根据省卫计委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年工作方案和相关工作评价标准的通知、年广州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工作方案及广州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三好一满意"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组织全院职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德医风,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医者德为先,良好的医德是和谐关系的前提。
我院注重理论灌输,培养良好的医德意识。
医务人员的医德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下,通过外部灌输和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的主观修养而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
我院结合实际,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学_和,把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与提高业务水平放在同样的位置,赢得患者和社会的信任,使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
结合工作实际,我院坚持廉洁行医,充分利用群众举报等有效线索手段,对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收受或变相索要红包、回扣等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医院形象的不不良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充分发挥惩治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促进我院服务行为的规范和良好行业风气的形成。
大力推行"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工作规范,加强培训,转变我院医疗服务观念,建立以医德医风、服务质量、社会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做到少花钱、看好病,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医改带来的实惠。
规范开展医患沟通工作。
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
我院在综合楼一楼醒目位置设立了意见箱,以便及时解决患者的困难。
另外,我院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全体职工进行医德医风考核,并与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等结合起来,坚决不搞形式主义。
(二)、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服务好"是医疗卫生工作宗旨和作风的体现。
医疗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温馨的服务。
一、是改进服务态度,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要求广大医务人员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细心、耐心和真心。
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加强了护患沟通,医护沟通,提升了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为落实优质服务,锻炼护理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实行双休日及节假日开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等利民措施,为群众和患者提供了方便、价廉、优质服务。
努力做到服务态度良好,积极倡导服务文明用语,坚决杜绝服务禁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切实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提供温情的服务和技巧。
二、是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