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孙宏道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8期
摘要:历史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初中学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时,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难度,教学时如果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非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还会造成学生的排斥心理,影响整个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历史教师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教学历史教学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历史的书写,从结绳记事到二十四史的延续,历史一直被官方所重视。

铭记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拓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会议中强调历史的重要性。

对于个人而言,学习历史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

鉴于此,笔者就从陶冶学生情感、推动教学进程、培养自主探究三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进行探讨。

一、创设语言情境,陶冶学生情感
历史是一门具有很强人文性的学科,而语言作为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学传输方式,教师应注重其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用引人入胜的语言来解读历史学科中的人物和事件,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的历史了解,并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因此,我们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发挥语言的魅力,使之能为课堂教学增添无限色彩。

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笔者在课堂开始做了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今日的繁荣昌盛,是由无数炎黄子孙的血泪堆积而成的。

重重灾害叠加,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更是一部中华人民不屈奋斗的血泪史。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屈辱的历史,但在同时,我们也有许多为之反抗与奋斗的民族英雄。

下面就让我们根据历史,回到1894年,一起来缅怀一下我们的民族英雄。

”学生的情绪仿佛都被感染了,都认真聆听着。

笔者也趁机引入本课所要讲的内容,开展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

如此,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就能很好的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就能很好的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情感基础。

二、有效问题驱动,推动教学进程
问题是知识的有效载体,问题的提出不仅是教学互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借以激发学生思维、推动教学进程的重要武器。

所以说,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需要结合历史教学的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