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牛培训心得体会

蒙牛培训心得体会

蒙牛培训心得体会【篇一:赴蒙牛实习总结】赴蒙牛实习总结——蒙牛之行,一次成长的经历2006级新闻洪玉净新的实习模式,让我心动不已作为新闻院的学生,实习对我们来说已经算是家常便饭。

大一大二,我都去了新闻单位实习,但所做的无非是些跑腿打杂的事。

今年5月29日,方太模式实习团队在榆中校区c302举行了一场以“我们一起去实习”为主题的实习经验交流和项目推广会。

提出了一种新的实习模式,听起来五天的实习让他们收获颇丰,不仅接触的都是公司的上层,还接受了公司的培训。

听了他们的报告,让我也有了参和其中的欲望。

6月2日,方太模式在全校推广,招募团队。

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也报了名。

通过面试,我顺利的开始组团,招募队员。

一轮宣传,我的组成了报名最少的一个组。

当时觉得很受挫,但由于朋友们的宽慰,还是决定继续做下去。

通过面试,在报名的十几个人中确定了九人组团。

联系企业,困难重重团队成形后,我们随即开了个会,明确各自职责,制定策划书。

经过两天的商讨,我们确定了策划书,并交给这次活动的负责人贾尚斌同学。

得到的却是一顿批评,再次打击了我的自信心。

但团既然已经组成了,就不能让队员们失望。

所以还是决定定下心来再好好考虑一下我们的策划。

又经过了一轮讨论,加上借鉴其他队的策划,终于策划成形。

之后便开始了联系企业,在网上找到了蒙牛总部的电话。

电话打过去,一说我们想去实习,人家就一堆理由,不是太忙没时间接待,就是没地方安排住宿,诸如此类。

反正就是,想实习,没戏。

经过再三打电话请求,人家才勉强答应给我个邮箱,看看我们的策划。

但策划发过去之后,就再无音信。

之后就业办为我们开了一次会,了解了一下大家的进程。

当得知苏宁已经联系成功,而我们却无丝毫进展时,又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打击。

但这次会上也给了我不少启示:王老师用杨澜的一句话激励我们“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你就一定会做成这件事;如果你没有做成这件事,那只能说明你不够想!”。

针对我们存在的问题,她还提了一些建议。

比如住宿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和他们的职工住在一起,还可以向他们更多的了解公司的情况。

回来后,我们继续联系公司,但这次得到的回复是:公司实在忙不过来,没时间接待。

我们这么多天的努力打了水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蒙牛总部的直接拒绝,使我们不得不另辟蹊径。

经过大家商量,我们决定寻求老师的帮助。

于是我们把策划发给了穆建刚老师和管理院的一位老师,并得到了穆老师的大力支持。

最终联系到了蒙牛公司白银分公司的总经理徐胜利,确定了实习计划。

根据“方太模式”的要求,在团队的十个人中,只有五人能够最后参加实习。

所以根据队员的出勤及平常表现,有大家投票选出五人参加实习。

为使大家都能有机会实习,剩下的五人找管理院的老师联系奇正藏药。

两天的实习,让我在快乐中成长7月16日,我们前往蒙牛开始了我们的蒙牛之行。

第一天到蒙牛,和徐胜利总经理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座谈。

了解了公司的现状、产品销售、公司管理及用人原则等情况。

通过座谈我们才知道,原来蒙牛的人才招聘和其他公司并不相同,他们没有所谓的招聘,管理人员都是从基层选拔上去的。

这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策划未被接受的原因。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蒙牛的生产车间,和车间主任进一步了解了公司职工待遇、福利、奖惩等制度。

之后,又和徐总进行了一次座谈。

由于对公司现状了解不足,使实习只进行了两天。

但通过一个月的准备,队员们已经比较了解,所以整个实习过程大家相处的很好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蒙牛之行,历练之旅蒙牛之行,从申报、组团、联系企业到最后的实习,短短的一个多月,让我学会很多,也收获很多: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要学会坚强面对。

蒙牛之行的整个过程,困难重重,很多次我都有了放弃的念头,但朋友的鼓励、队友的期待,给了我勇气,让我学会坚强面对。

办法是有的,只是你还没想到。

有些问题需要我们换个角度、换个思维去看。

就像对于住宿问题,何必执着于自己住,和职工住在一起,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吗?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你就一定会做成这件事;如果你没有做成这件事,那只能说明你不够想!身边的资源,要学会利用。

这次团队的成功,一个关键因素是穆建刚老师的鼎力相助。

所以,你的亲友、老师都是你成功的有力帮手。

天之娇子,也要做好一切归零的准备。

蒙牛的用人原则就是:一切从基层做起。

如果你对下面的工作不了解,你拿什么来管理他们。

我们是天之娇子,但我们更应放低姿态、虚心学习。

朋友是永远的财富。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和队友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将是我一辈子的财富。

蒙牛实践总结蒙牛之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却给了我许多心灵的启发,也给我现在的寻找工作增添了几分思考,以前的我对于自己将来的就业充满了信心,也满怀憧憬,而且所持的姿态很高。

总以为自己是重点大学里的热门专业毕业生,将来找工作一定会有很多的好单位供自己挑选,而且自己是本科中的佼佼者,那些一般大学的毕业生和自己基本没法比,他们找到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工作,甚至比自己好的,总会觉得差异,心里总有一种不平衡,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毕业生的心态。

当我和蒙牛分公司的一个液态奶生产车间主任交谈后,我几乎无法再提出预先准备好的问题。

这个和我年纪相仿的主任是总公司所在地的一所专科院校毕业的,可他的手下还有几个本科毕业的员工,而我们还了解到,蒙牛公司招聘的大部分员工都是来源于各地的技术专科学校,当我们问到为什么不招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时,他反问了我一句“把你招来让你搬运成品牛来装车,你愿意不?”我立即回答这当然不是我干的,他立马又问“那你觉得你能干什么?”我一时语塞。

说实话,上了近四年的大学,我还真没认真想过我能干什么!现在面临着就业了,已经去了好几场面试,但是效果都让人很失望,也让我们很多人感到伤心。

“你觉得你为什么适合这个岗位?” 、“你觉得你比别人更适合这个岗位的优势在哪儿?”??面试官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回答的都很泛泛,根本说不到他们想要的点子上,当问到一些专业问题时,我以前学的几乎都还给老师了,面对一问三不知的人,面试官会做什么感想!我们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但是这不是骄傲的资本,更不是面试的筹码,企业要的不是这个名,这对于他们没有一点的用处,他们关心的是你能替他们做什么,创造多少价值!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吗?不能!高楼大厦平地起,想当车间主任吗?先去当搬运工!我觉得重点大学的优势在于你接受的教育更全面、系统,在未来的岗位上会比别人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that’s all!一次一次想象于现实的冲撞,让我明白了这个世界知识不等于能力,能运用知识的才是一种能力,有能力胜任的无论你是什么科毕业的一个字“上”!虽然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很多在毕业是都已经过时,但是他代表着你的学习能力,而很多企业就看重的是这点,无论在大学中觉得所学的东西多么的没有用,耐着性子学吧!等到机会来的时候他一定能用的上,等到用时再去学很多时候都来不及了。

报告人:王涛暑期社会实践感想在蒙牛白银分公司,徐总和我们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交谈,我们收获很多,懂得了做事情要踏踏实实的从基层做起,不能心高气傲,这些正是我们大学生所要学习的。

另外,徐总还讲到了我们大学生要放正心态,把握好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徐总通过了一些举例让我们了解其话中的深层意思,这些对于我们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过来人对我们的一种警示和关心,好让我们在步入社会时尽可能的少走一些弯路。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和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哲学社会学院2005级王艳2008 年9月23日兰州大学“方太模式”就业实习赴白银益多多有限公司(蒙牛分公司)实习汇报准备阶段因为付出,所以成功2008年6月,出于对未来就业形式的担忧以及锻炼自己的目的,我发送电子简历参加了就业指导中心开展的暑期“方太模式”就业实习的活动。

经过电子简历的一番筛选和一轮以无领导小组讨论模式为主要内容的面试,很荣幸地我从60多人中脱颖而出加入了赴蒙牛实习的10人团队。

接下来的20多天里,顶着同时要准备测试的压力,我们10人几乎天天讨论。

由于是遵循方太模式,所以一切的联系细节全部由我们自己讨论而定。

就业指导中心方面只是在宏观上略微适时的进行指导。

最后我们初步决定,先给蒙牛方面发致牛根生董事长的一封信、致蒙牛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的一封信以及赴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实习策划书三个电子版文件。

在进过多天的字字斟酌后,我们分别从每个人写的初稿中提炼精华完成了最后的定稿(见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发给蒙牛方面并进行电话联络。

然而好事多谋,一开始我们得到的答复是由于最近事务繁忙,总部要到九、十月才有空,然而我们必须在暑期完成此次实习。

这时候期末测试已经开始两天了,我们抽出时间又打了很多电话,答复还是相同的。

无奈之下,我们转而联系蒙牛在白银的分公司。

7月7日,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一定的人际关系后,我们终于联系成功,该分公司负责人徐总亲自拍板!兴奋之余,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篇二:蒙牛实习心得】蒙牛实习心得食检101班张鹤010*******摘要:在中国企业界,“蒙牛速度”是这几年最吸引眼球的经济名词之一。

之后,蒙牛进军冰淇淋市场,并且使得冰淇淋也成为了蒙牛的利润增长点。

蒙牛集团是我国乳制品产业最耀眼的一颗新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小地方的无名私企到影响整个乳制品行业的首屈一指企业。

2012年4月1日至6月1日我有幸作为蒙牛乳业马鞍山分公司冰淇淋事业部的实习业务员,在半个月的营销终端业务实习中,我大致地了解了蒙牛集团的企业文化。

通过实践我们也学习了终端运作原理及制作工艺,并且也发现了企业的一些问题,集合所学,提出一些意见。

一、企业简介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属中外合资企业。

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拥有总资产100多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

到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2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等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创业10年,该集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2007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3亿元,年均递增121%;成为全国首家收入超200亿元的乳品企业,利润实现10.87亿元,年均增速159%,税收实现10.35亿元,年均增速13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