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暗槽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主暗槽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主暗槽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156主暗槽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一、工程概况五里堠主斜井明槽段已经施工完毕,工程量24.5m,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

进入风化暗槽段为了加强支护,依据甲方及监理单位的会议纪要要及提出设计变更要求,进行架设U29型棚+单层钢筋+网片+浇注混凝土联合支护。

为保证安全施工,特编本措施。

二、技术特征1、五里堠主斜井暗槽半园拱断面,掘进宽度6500mm,净宽5400mm,掘高5750mm,净高4200m,掘进断面32.833㎡,净断面19.545㎡,原设计永久支护形式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变更后永久支护为U型钢支架+单层钢筋+网片+浇注混凝土联合支护,棚外铺网密闭,半径放大50mm。

2、支架支护:29U型钢支护,棚距800mm,搭接采用卡扣连接,U型钢棚的拉杆采用φ20螺纹钢加工,长度为670㎜,棚外铺金属网;网紧贴U型支架并固定,金属网采用φ6.5mm圆钢加工,规格900㎜×1600㎜,网格100×100mm,网搭茬100mm。

U型钢棚加工尺寸1-1断面宽6400mm×高5700mm。

3、壁后充填用木背板或方木充填,接实顶帮。

4、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岩石的情况适当的调整支护形式及金属棚的间距。

三、施工方法1、施工方法及顺序1、1施工前由测量给出中线及腰线,技术员画出轮廓线,用风锤在轮廓线打眼,眼间距300mm,眼深1.7m。

在依次在眼内安装创帖1寸管子。

人工风镐刷拱,待拱部达到设计尺寸后,架设拱部U29型钢架敷设金属网,将棚梁固定在创帖1寸管子上。

人工风镐刷底部,待底部达到设计尺寸后,开始进行敷设墙部金属网,栽棚腿将棚腿固定在创帖1寸管子上。

1、2排矸:采用小松PC56-7液压挖掘机运至井口,在由柳工300铲车装至华川农用自卸车内,运至排矸场地。

1、3送料:柳工300铲车运至井口,人工运至工作面。

1、4采用前探梁做临时支护。

前探梁选用Φ108mm钢管,长度6m,壁厚不小于3mm,每组3根,间距1~1.5m,用吊环和钢棚固定。

吊环用直径Φ20mm钢筋制作加工,形式为半圆型,圆弧朝下,每根前探梁用3个吊环。

吊环螺母必须和钢棚配套,吊环必须上满丝且至少露丝2~3丝。

前探梁与顶板间前端用木背板和小木楔塞紧,后端用大木楔楔紧。

临时支护必须紧跟工作面,前探梁至工作面不大于200mm。

2、架棚工艺流程安全检查→打眼→安装管子→拱部掘进→敷设拱部金属网→放棚梁接顶→下部掘进→敷设墙部金属网→架棚腿→扎内层钢筋→浇注基础→架设碹股→整体浇注成巷。

四、架棚支护质量标准倾斜巷道支架迎山角项目角度巷道倾角5°-10°10°-15°15°-20°20°-25°支架迎山角1°-2°2°-3°3°-4°4°-5°支架架设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主要巷道一般巷道1支架梁水平度≤40≤502支架梁扭矩≤50≤803支架间距±50±504立柱斜度≤1°≤1°5棚梁接口离合错位≤5五、辅助系统1、通风系统风量计算:按工作面人数计算Q=4N=4×20=80m³mm式中: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³/min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N=20人按风速计算:Q=60VS=60×0.15×32.833=295.5m³/min式中:V—风速,岩巷最低风速为0.15m/sS—掘进巷道的断面积m²型号为FBDN7.1/2×37矿用隔爆型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可提供风量750-420m³/min。

安装在主斜井井口,可满足生产需要。

2、供风系统压风由地面1台矿用螺杆式移动空气压缩机,型号:MLGF20/7.5-110G,安装在主、副斜井井口之间,从压风机出风口至工作面敷设一路Ø40mm供风管,迎头用ø40mm胶管与Ø25m m胶管联结向风动工具供风。

3、供电系统(1)由地面变电所,接向型号:KBSGZY-650/10R矿用隔爆型移动变压器,再通过DW80-350型真空磁力起动器直供井下DW80-350真空磁力起动器,然后,再分支到备用电设备的CZ839-80真空磁力起动器。

(2)由KSG-4照明变压器以127V电压等级,提供井下照明用电,4、供水系统:水源来自井口水窖,供水管路为Ø108mm和管子,采用快速接头连接。

管路架设位于主斜井扶手上方。

六、施工技术安全措施1、加强顶板管理,严禁空顶作业,架棚支护必须坚持使用创帖。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开工前,支护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安全情况进行安全检查,清除迎头浮矸、危岩确认安全后,方准进入工作面工作。

3、找顶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找顶工作应有2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和退路.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面,并保证退路畅通。

②找顶应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后帮,依次进行,找顶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③用长把工具找顶时,应防止煤矸顺杆而下伤人。

④顶帮遇有大块断裂煤矸或煤矸离层时,应首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再顺着裂隙、层理慢慢找下,不得硬刨强挖。

4、每班应安排专人对支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支架连接处重新检查拧固。

5、棚梁放置后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加固,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施工中若发生冒落顶板,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安排有经验的工人处理,处理冒顶前应先备足材料,清理好退路,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看护顶板,保证退路畅通。

7、冒顶前预兆:发出声响、片帮、掉渣、出现裂隙、漏顶、脱层等。

8、架棚前在地面必须对U型钢支架逐架校核尺寸,并用油漆标定,防止有误。

9、架棚前应对中腰线及控制点进行校核,第一架棚应校正,准确控制第一架棚位置。

10、棚腿柱窝挖到设计深度,落至实底。

11、U型支架架设后不得出现里出、外进等现象。

12、架棚支护必须采用拉杆,其数量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到齐全有效。

13、装卸金属棚时,应抓紧握牢,轻装轻卸,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并有专人指挥。

14、壁后充填采用木背板、方木及砼充填,接实顶帮。

15、掘进工作面主斜井,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汇报处理。

16、设瓦斯监测断电仪,在工作面5m内布置一个,回风流内设置一个。

瓦斯探头断电报警仪要符合《煤矿建设安全规定》,并做好CH4记录,记录要做到准确清楚。

17、瓦斯探头要垂直悬挂,距顶板300mm,距巷道侧壁200mm。

18、安检员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指导并检查各队安检人员的工作,参加安全检查和工程质量验收,参加安全办公会和生产调度会,提出生产过程中存在隐患,并督促有关单位解决。

19、安检员发生事故时,负责向项目,领导和上级安监部门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抢救工作,监督检查防范措施贯彻落实。

20、安检员规范地遵守规章,敢于制止和批评一切“三违”行为。

21、安检员定期向项目领导和上级安监部门汇报安全生产工作。

22.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所管辖范围内的瓦斯浓度、温度及“一通三防”设施的运行情况。

23.必须熟悉矿井通风系统和所管辖范围内的通风、瓦斯、防尘、防灭火设施。

24.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通风、瓦斯等的规定,会填写瓦斯检查记录手册、牌板及有关报表。

25.当井下局部地区瓦斯超限时,在浓度小于3%时,能及时处理;发现“一通三防”中的隐患时,能立即采取措施,并应向通风调度汇报。

26.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7.瓦斯检查员应携带瓦检仪、检查棍、胶皮管、温度计、记录表格。

28.在领取瓦检仪时应检查药品、电路、气密性、条纹是否符合要求;领取一氧化碳检定器时应检查气密性和螺栓。

七、机电技术安全措施1、电气设备化提供“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安标志”和设备“全名牌”。

2、入中前,经机电部防爆检查员,签发“入井证”。

3、电气设备的接线由专职电工执行、并执行“潞安防爆五十条标准”。

4、通风机供电实现“三专两闭锁”要求。

5、照明使用煤矿井下照明保护。

八、文明施工1、巷道内保持清洁、及时的防尘。

2、巷道内工具材料要分类码放,摆放整齐并挂标识牌。

3、巷道底板平整、无淤泥,无积水无杂物,浮矸不超过永久地坪面。

4、施工图板内容齐全,图文清晰,保护完好,悬挂位置合理。

本措施未尽事宜按《五里堠煤矿主斜井暗槽掘进作业规程》及《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