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片区立面整治可研报告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商业街片区及东城根街沿线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编制单位:成都晨越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三月商业街片区及东城根街沿线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编制人:审核人:编制单位:成都晨越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5)第二章项目建设及背景必要性 (8)第三章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12)第四章建设规模与内容 (16)第五章工程实施方案 (17)第六章节能....................................... .. (63)第七章工程建设管理方案 (66)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0)第九章工程实施进度计划 (72)第十章建设项目招投标 (75)第十一章环境影响及评价 (79)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资金筹措 (84)第十三章社会效益评价 (86)第十四章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87)第十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93)附件:1、成都市青羊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商业街片区及东城根街沿线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成青发改审批[2015]107号)。
2、区政府《研究商业街和督院街片区提升改造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成青府阅【2015】35号)3、商业街片区及东城根街沿线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工程费用估算表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基本情况及项目业主(一)项目名称:商业街片区及东城根街沿线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工程(二)项目性质:改建项目(三)项目地点:商业街片区及东城根街地处少城区域东部,包括商业街、商业后街、黄瓦街、长发街、长顺街和东城根街,其中东城根街起于八宝街口,止于金盾路口(四)项目业主:成都市青羊区建设和交通局单位详细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奎星楼街1号二、编制依据及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可研报告主要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编制办法》;2、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4、《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5、市政府、计委、规划建设局有关文件及指导意见;6、成都市青羊区自然、社会、经济、城镇建设相关基础资料;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出版);8、《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2015年);10、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11、项目周边地区类似工程的建设投资指标。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研究商业街片区及东城根街沿线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工程区域概况、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方案、工程建设管理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评价等。
三、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与建议(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该项目建设作为片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之一,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对城市面貌的要求2、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空间扩展的要求3、项目建设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改造工程包括以下建设内容及规模:对商业街、商业后街、黄瓦街、长发街、长顺街和东城根街(起于八宝街口,止于金盾路口)沿线建筑以及道路两侧的部分围墙、大门等进行改造,改造建筑约76栋。
建筑立面面积约30万平米。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建筑外立面整治、围墙、大门改造、店招整治及广告清理等。
(三)项目施工进度安排本项目建设期为13个月(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经测算该工程总投资为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万元,第三部分预备费万元。
资金筹集方案为:资金筹集方案为:整治建筑属居民住宅的,整治经费由市政府承担40%,区政府承担60%,整治建筑属非居民住宅的,整治经费由业主承担65%,市、区政府各承担%。
(五)、结论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发达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心,在中西部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成都市连续被评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最佳森林城市和全国统筹城乡改革配套试点城市,使成都在全国的经济和战略地位越来越明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对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承载水平、增加城市容量和发展后劲、发挥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稳定协调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商业街片区及东城根街沿线位于成都的心脏地带的天府广场旁,该道路两侧老旧建筑较多,立面破损严重,与周边环境严重不符,特别是蜀都大道西段及宽窄巷子周边进行整治以后,该路段的打造更是迫在眉睫。
为提升成都市城市形象和品位,改善城市环境,市、区相关文件的要求,打造出另一条亮丽风景线,与蜀都大道西段、天府广场连成一片。
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建设内容与规模适当,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
项目建设可以带动区域人居环境改善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显著。
总之,项目建设条件具备,项目建成后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建设本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城市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
城市基础设施既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又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承载水平、增加城市容量和发展后劲、发挥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
青羊区处于成都西部主城区,是《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的成都市重点向西发展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成都市建设西部新城的核心区域。
目前,青羊区按照“五区一带”的发展规划,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先进制造业等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特色支柱产业对项目和资金的集聚功能。
2007年6月以来,成都市全面部署并启动实施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革和社会事业四大领域37项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一)改造区域现状情况:商业街片区西侧与宽窄巷子文化街区相接,南侧通过东城根街与祠堂街片区相连。
片区内遗存的传统建筑也隐隐透出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
商业街片区东侧紧临东城根街,尤其是与东城根街交通上的密切联系也为该片区带来了现代城市的气息。
该区域位于成都市中心,常住人口较多,同时以小商业为主,但建筑年代差距较大,建筑风格分布不均衡,沿街也有高强度的开发,使得该片区的城市功能互相干扰,从而造成了城市空间秩序和城市风貌缺乏个性和协调,片区内老旧的建筑,缺乏统一规划,呈自我封闭状态,亟需重新统一改造。
(见下图)(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该片区位于四川成都的心脏地带的天府广场旁,该广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成都市中心地区,是成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是成都市的交通枢纽地带,历来是成都乃至四川的象征,更是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
该片区西侧与宽窄巷子文化街区相接,南侧通过东城根街与祠堂街片区相连。
片区内遗存的传统建筑也隐隐透出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
商业街片区东侧紧临东城根街,尤其是与东城根街交通上的密切联系也为该片区带来了现代城市的气息。
青羊区政府办公区(成都市第三办公区)位于该区域,为未来青羊区政治主要办公地点,四川省美术馆、成都市图书馆位于东城根街旁,另外,文物总店等重要建筑均位于此地。
这些重要建筑高端大气,特色鲜明,更加凸显沿街两侧立面建筑陈旧,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经本次改造后,通过综合整治及调整商业业态,成为成都市又一大亮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舒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商业街片区及东城根街沿线建筑立面建筑通过外立面改造,将原来旧楼房装修一新,对商铺统一规范,大大美化了环境,增加人该片区的吸引力,人流量会大大增加,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的同时,繁荣了该片区的经济发展。
项目建设将极大优化片区的城市形象和经济业态,为第三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业、商贸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的发展环境,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善区域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第三章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一)地理位置青羊区位于成都市区的中西部位,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区境东西向长约16公里,南北向宽约8公里,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
区域四至为,东与锦江区毗邻,南与武侯区相望相连,南西与双流县相望,西与温江区接壤,西北与高新区西区相望,北与金牛区相邻相望。
“成都原点”在其区域文武路与锣锅巷交叉路口的人行道上。
青羊区位于成都市平原地带中心部位,属成都市平原地质结构,其主要特征:一是由许多河流的冲积扇复合联缀而成,主要以岷江、锦江之南河、府河冲洪积扇;二是区域海拔高程均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平缓,且呈西北略向东南微倾斜,平均坡度为3—5‰,地表相对高差基本上在米以下;三是区域内平原冲积物沉淀深厚,腹心地带一般达250米左右,上部覆盖着1—3米厚的黑色或黄褐色粘土、亚粘土,耕作层好,土壤肥沃;四是平原上河谷发育,为全国著名的水网稠密地区之一。
(二)行政区划青羊区辖15个街道办事处(太升路、草市街、新华西路、少城、西御河、汪家拐、府南、草堂、光华、金沙、东坡、苏坡、文家、黄田坝、锦里路),74个社区居委会。
二、城市规模青羊区位于成都市区的中西部位,得名于区域内驰名中外的道观“青羊宫”。
全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辖14个街道办事处;年末总户数181139户,户籍总人口537401人,人口密度为8142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三、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青羊区位于成都市区的中西部位,东经104°03′,北纬30°41′,辖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区境东西向长约16公里,南北向宽约8公里,地形呈不规则的长条形。
区域四至为,东与锦江区毗邻,南与武侯区相望相连,南西与双流县相望,西与温江区接壤,西北与高新区西区相望,北与金牛区相邻相望。
“成都原点”在其区域文武路与锣锅巷交叉路口的人行道上。
2.气候条件青羊区域气候属东部季风区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其特征:一是冬季较暖少雨,无霜期较长;二是春季气温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回升早,天气变化不稳定,降水量偏少,春旱时有发生;三是夏天多暴雨、洪涝,时有干旱;四是秋季阴雨绵绵;五是阴天多,日照时数较少。
正常年景区域年平均气温为℃,年平均水量为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13小时,相对湿度为82%,年平均风速为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