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说明:1.本试题分I、II两卷,请将答案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题卡上;2.全卷共两大题4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共64分)一、单选题:(1-36每题1.5分,37-41每题2分,共64分)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均可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水解C.较弱光照条件下,因与光反应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减小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药剂后会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2.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该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

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3.如图甲表示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时,乙图中的e点不变,d点右移B.H2O2量增加时,乙图中的e点上升,d点左移C.最适温度下,pH=c时,乙图中e点的值为0D.最适温度下,pH=a时,乙图中e点下移,d点左移4.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D.ATP含有核糖,而所有的酶均不含核糖5.如图从左到右表示ATP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生成ADP的过程中断裂了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B.能量1在动物体内可以来自细胞呼吸,在植物体内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C.能量2可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例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分子的过程D.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发生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成CO2,只是生成量不同B.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细菌等原核生物中有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7.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部分物质代谢过程。

对这一示意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人体内,①②过程可在同一细胞中完成B.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③⑤过程所需的酶C.在乳酸菌体内,当④过程加强时,⑤过程会减弱D.在生物细胞内发生的④过程不需要H2O作反应物8.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铁钉扎脚形成较深的伤口,应保持通气,以满足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B.稻田定期排水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避免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C.啤酒、果醋的制作是利用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D.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利于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避免肌细胞积累过多的乳酸9.韭菜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合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

提取并分离韭黄叶片色素,与正常韭菜叶相比,层析带只有上端两条色素带。

下列对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用无水乙醇溶解、提取色素B.提取色素加入二氧化硅增强研磨效果C.分离色素用纸层析法D.韭黄色素溶解度比叶绿素低10.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下列关于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F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B.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10 ℃C.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为30D.H、J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2倍11.下列有关叶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与线粒体相同B.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酶都分布在基质中C.叶绿体的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D.线粒体产生的CO2被叶绿体利用至少需要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1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C.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 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13.某生物的体细胞内有8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目依次是()A.32、32、32 B.0、16、32 C.16、16、32 D.32、16、3214.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②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体之间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③c、d两段都要消耗ATP④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5.如图所示,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的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所处分裂时期是后期C.图4中的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1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以及凋亡都是对生物体有利的过程B.同一个体的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完全不同C.衰老细胞内基因难于表达与其染色质收缩、有关酶的活性下降有关D.致癌病毒的基因组能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上,从而诱发细胞癌变17.大豆的白花和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①红花×红花→红花②红花×红花→301株红花+101株白花③红花×白花→红花④红花×白花→98株红花+102株白花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18.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19.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籽粒及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褐色,而糯性籽粒及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碳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不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褐色,1/4呈红褐色D.F1测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20.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21.豌豆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将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矮茎除去,让高茎自交,产生F3。

问F3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是()A.3:1 B.5:1 C.8:1 D.9:122.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

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者比例为9:6:1,对子二代中的圆形南瓜做测交,则后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为()A.2:0:1 B.0:2:1 C.5:0:1 D.0:5:123.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

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24.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然后让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A.1:1B. 2:1C. 3:1D. 1:225.下图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

以下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是()A.图甲和图丙 B.图甲和图丁 C.图乙和图丙 D.图乙和图丁26.用小球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提供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可以使用①④或②⑤B.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需要使用装置③C.从②号袋中随机取出小球,模拟F1等位基因分离产生配子的过程D.从②和④两个袋中各取一个小球记录字母组合,可得9种组合方式27.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 对同源染色体28.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同源染色体联会 B.交叉互换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着丝点分裂29.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重要意义B.精卵细胞相互识别,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30.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⑤3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B.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32.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