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

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

《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事实命题 1.沟通网络 2.非正式组织 3.增加部下法则 4.价值命题 5.合理化合法化组织-6.帕金森定律7..“市场企业”结构-8操作定义9.“互惠重配”结构10.-“神秘化的组织”11.概念工具。

12..“集市有限市场”结构13-.“新公共行政学”14社会要素15.企业家政府指16.二、简答题: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协调思想的基本内容。

1.古利克认为政府的作用有哪些? 2.行政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3.古利克是如何解决政治与行政二分的? 4.巴纳德的组织决策论 5.福莱特思想在行政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6.林德布洛姆是如何批判全面理性决策模式的?7.简述认知资源理论的主要命题的内容。

8.厄威克是如何总结古典管理原则的?9.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10.厄威克管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11.巴纳德对组织构成要素的理解。

12.简述西蒙的组织平衡理论。

13.福莱特认为处理冲突的最好办法是什么?14.组织中信息交流的几条原则15.沃尔多对现代组织理论的评价16.三、论述题:政府失败及其根源。

1.威尔逊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想的基本内容。

2.试述巴纳德对组织本质的认识。

3.试述德罗尔应付逆境的对策。

4.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和特点 5.试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别论述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分。

6.试论西蒙决策概念的提出对行政学的影响。

7.试论沃尔多对传统行政学的总结与批判。

8.试论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的区别。

9.论官僚制。

10.论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价值观1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事实命题:是关于客观世界中可观察的事物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

事实命题是否正确。

1.取决于它是否与事实相符;事实命题不能以任何推理从价值命题中引出。

沟通网络:包括社会的文化水平、适用语言的状况、社会舆论的力量以及通讯和交通的 2.状况等使整修社会互相“沟通”的手段。

认为,一个国家的沟通网络是否畅通,对其公共行政具有重要影响。

非正式组织:无正式的组织结构、无自觉的共同目标。

只是具有一定的通过与工作有关 3.的接触而产生的习惯、规范和情感因素等特点。

增加部下的法则:当官员对他们自己的工作量感到过重时,想增加的是下级而不是对手。

4.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组织中的竞争对手。

同时增加部下也可以提高该官员自己的地位。

价值命题:价值命题是关于偏好的表达。

一个价值命题是否正确,则是基于人的专断, 5.即基于人的主观价值。

价值命题不能直接从经验(事实)中产生。

合理化合法化组织:这类组织权威建立在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的基础上的组织,人们权 6.-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

这种类型的组织是以官僚组织的形式出现。

而韦伯则把它看作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

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7.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

认为“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时可资利用的时间。

”这就是所谓的帕金森定律。

“市场企业”结构: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

在这经济结构中,社会经济遵循价值8.-规律进行运作,根据“功利”与“理性”的市场原则进行交换,力图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操作定义:是指名词的定义是与实证观察的事实或情况相一致的。

操作定义的主张显然9.依据的是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所倡导的那种建立在实证主义精神之上的操作主义。

“互惠重配”结构:是指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

互惠泛指国家或地区之间互赠国-10.产,地方官吏向国王“纳贡”以及民间以物易物、互补不足的交易形式。

这种交易主要是基于情感的、宗教的或者主仆的关系而进行的,它不同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赢利为目的的商品交换。

“神秘化的组织”: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

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11.信为基础。

典型的“神秘化的组织”是以宗教或政治形式出现的小规模的革命运动。

概念工具:概念工具通常都是一组相关的概念。

对一组概念的相互关系所做的说明就是12.一种理论。

就一组概念来研究一个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称为“概念探究”。

“集市有限市场”结构:这是介于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之间的过渡社会的经-13.济结构。

在这种过渡社会中,尽管已经有了市场化的“集市”,有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行为。

但是社会经济并未完全商品化,政治的、社会的、宗教的以及个人地位等因素仍然强烈地影响着经济行为。

“新公共行政学”:是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学”而言的。

新公共行政学不仅认为公共14.行政应当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而且更强调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所追求的目标。

社会要素:主要是指各种社会组织。

包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自然团体,如家庭、15.家族。

以利益关系为纽带结成的人为团体,例如,教会、政党、工会、商会等,他将此通称为社团。

企业家政府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

试图把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些成功方法移植到政16.府中来。

使政府这类公共组织能像私人企业那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行政效率。

二、简答题: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协调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政治与行政是所有政府具有的两种基本 1.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

第二,政府之间的分工具有不明确性。

第三,政治与行政的协调:首先,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

其次,行政的适度集权化。

古利克认为政府的作用有哪些?首先,政府工作的目的在于对过度的自由行为施加必要 2.的控制并提供合作的社区服务。

其次,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计划。

第三,政府不应该单方面地发挥作用。

第四,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

行政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第一,“行政国家”的出现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要求。

第二,3.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管理实践经验为行政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素材。

第三,政府行政管理实践提供了行政管理学发展所需的实际经验。

古利克是如何解决政治与行政二分的?通过测定与政治和政策的相关度,对政治家、被 4.任命的政务类官员、行政官员和技术专家的角色做出区分。

政治家的角色就是通过监控和调节专家、官僚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来保持整个系统的平衡;被任命的政务官员所充当的是中介人角色,他们在专家和公众之间作解释工作以幸相互的了解;而行政官员的角色则在于理解和协调政策并且向具体的行政工作机构解释和说明政策指令,不过他们对于当选官员的决策无疑是十分忠诚的。

最后技术专家一般只考虑“技术问题”。

行政官员应该将知识与技能同公众愿望、政治力量和常识融合起来,应该制定一套有结构的补救性行动步骤,并且应该采取具体行动确保权威的行使,这就必须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活动,并且将行政官员引入政策过程。

巴纳德的组织决策论:第一,组织中的决策种类。

第二,影响组织决策的客观因素。

第 5.三,组织中管理者的决策来源。

福莱特思想在行政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什么?第一,为早期正统行政管理理论向 6.行为主义行政学说的转变架起了桥梁。

第二,系统深入研究了行政管理中人的问题。

第三提出了全新的行政管理观念。

第四,理论观点有待系统化。

林德布洛姆是如何批判全面理性决策模式的?第一,认为,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7.的问题。

第二,认为决策分析并不是万能的。

第三,认为,决策受到价值观的影响。

简述认知资源理论的主要命题的内容。

第一,领导者的智能只有在其没有受到压抑的情8.况下才能促进团体功效。

第二,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领导者的指导性行为越强,其智能对团体功效的贡献就越大。

第三,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团体越是支持领导,指导型领导者的智能越能提高团体功效。

第四,如果领导者不具备强有力的指导行为,但团体支持他,那么团体成员的能力越强,团体功效就越好。

第五,领导和团体成员的能力对团体功效起促进作用,只是相对于团体任务需要的那些能力而言的。

第六,当压力很大时,出成绩靠的领导者的经验和技巧,而不是认识能力。

第七,领导者的指导性行为部分地依赖权变模式中的那些因素:值和情境控制程度。

第六,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第七,LPC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厄威克是如何总结古典管理原则的?关于管理过程是根据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即计划、9.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来展开的。

认为进行控制必然要运用指挥原则,即指导和监督下级的活动。

组织职能有着等级原则、授权和确定工作任务等三种派生职能。

总结了管理的间接目标,即秩序、稳定、主动性和集体精神。

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是混沌未分的,没有明确的、细致的社10.会分工。

行政行为与诸如立法、司法、军事、经济等其他的社会行为是混杂在一起的。

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

第二,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

第三,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第四,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家族和亲族主义色彩。

第五,流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

第六,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和经济上自成特殊的阶级。

第七,政府与民众较少沟通,而且同一阶级成员的交往也受到空间上的限制。

第八,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厄威克管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第一,目标原则。

第二,人员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原则。

11.第三,单头领导的原则。

第四,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共存原则。

第五,授权原则。

第六,责权相符原则。

第七,明确性原则。

第八,控制幅度原则。

巴纳德对组织构成要素的理解。

第一,协作的意愿;第二,共同的目标;第三,信息交12.流。

简述西蒙的组织平衡理论。

所谓“贡献”包括组织所需要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如13.立法机关的拨款、服务对象团体的支持、组织成员所提供的时间和精力、顾客对其服务所付的代价增色属“贡献”之列。

诱因是组织提供给成员的满足,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多种形式(分)。

组织的继续存在,有赖于确保贡献与满足的平衡。

4福莱特认为处理冲突的最好办法是什么?整合是处理冲突的一种创造性的方法,即把冲14.突双方的利益和愿望结合起来,结果能够使双方都得到充分的满足,任何一方都无须牺牲任何东西。

整合的办法具有许多优点:整合可以导致新思想的产生和新局面的出现。

整合可以通过对问题深入系统的分析,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进而找出使冲突双方利益结合起来的解决办法,从而彻底地解决冲突问题。

认为冲突不仅仅只具有消极作用。

组织中信息交流的几条原则:第一,信息交流的渠道要为组织成员所了解并成为惯例。

15.第二,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明确、正式的信息交流渠道。

第三,正式信息交流的线路必须尽可能地直接和短捷,减少层次。

第四,信息传递应利用完整的信息交流线路的每一个层次。

第五,作为信息交流中心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称职。

第六,信息交流的路线不能中断。

第七,每一个信息都必须具有权威性。

沃尔多对现代组织理论的评价16.第一,现代组织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反个人的”,它“阻碍人的发育,使他丧失人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