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晴隆县大田中学:马纳
(100分 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如果1<x<2,化简│x-1│+│x-2│=________.
2.在△ABC中,已知两条边a=3,b=4,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3.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_______.
4.已知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一边等于5cm,另一边等于11cm,则周长是________.
5.方程3x-5y=17,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y=_______,当x=-1时,y=______.
6.若
21
18
x mx ny
y nx my
=-=
⎧⎧
⎨⎨
=+=
⎩⎩
是方程组的解,则m和n的值分别为________.
7.已知点P(2-4m,m-2)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8.把m个练习本分给n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0本;如果每人分5本,那么最后一个同学有练习本但不足5本,n的值为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9.在直角坐标中有两点M(a,b),N(a,-b),则这两点( )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
10.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P到x轴的距离是( )
A.a
B.b
C.-a
D.-b
11.下列各式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3x-2y=9
B.2x+y=6z;
C.1
x
+2=3y D.x-3=4y2
12.不等式2x+3<2的解集是( )
A.2x<-1
B.x<-2
C.x<-1
2
D.x<
1
2
13.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CD和BE分别是AB和AC边上的高,且CD和BE交于点P,若∠A=500,则∠BPC的度数是()
A.100
B. 120
C.130
D.150
14.如图,周长为34cm的长方形ABCD被分成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则长方形ABCD 的面积为()
A.49cm2 B.68cm2C.70cm2 D.74cm2
D
C
B
A
E
D
C
B A
F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5 B .6 C .7 D .8 16.如图,∠A +∠B +∠C +∠D +∠E +∠F 等于( )
A .180°
B .360°
C .540°
D .720°
17.一幅美丽的图案,在其顶点处由四个正多边形镶嵌而成,其中三个分别为正三角形、正
四边形、正六边形,则另一个为( )
A 、正三角形
B 、正四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横坐标是-3,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5,则点P•的坐标是( ). A .(5,-3)或(-5,-3) B .(-3,5)或(-3,-5) C .(-3,5) D .(-3,-3)
三、解答题:(19题5分,20、21各题6分,22、23、24题各7分,25题8分。
) 19.解下列方程组:
131,222;
x y x y ⎧-=⎪⎨⎪+=⎩
20.解不等式组⎩⎨
⎧+>+->-5
31122
573x x x x ,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1.(6分)如图,已知D 为△ABC 边BC 延长线上一点,DF ⊥AB 于F 交AC 于E,∠A=35°,•∠D=42°,求∠ACD 的度数
.
F
D
C B
E
A
22.(7分)如图所示,在△ABC 中,∠B=∠C ,∠BAD=40°,并且∠ADE=•∠AED ,•求∠CDE
的度数.
23、(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每一个方格的边长代表一个单位。
(1)线段CD 是线段AB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2)若C 点的坐标是(4,1),A 点的坐标是(-1,-2),
你能写出B, D 三点的坐标吗? (3)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4. (本题7分)有两块试验田,原来可产花生470千克,改用良种后共产花生532千克,已知第一块田的产量比原来增加16%,第二块田的产量比原来增加10%,问这两块试验田改用良种后,各增产花生多少千克?
25.(本题8分)3个小组计划在10天内生产500件产品(计划生产量相同),按原先的生产速度,不能完成任务;如果每个小组每天比原先多生产一件产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务。
每个小组原先每天生产多少件产品?
答案: 一、
1.1 提示:│x-1│+│x-2│=(x-1)+(2-x)=1.
2.1<c<7 提示: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7:6:5 提示:先求出3个内角的度数,再找对应外角度数及比值.
4.2m 提示: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5cm,11cm,11cm.
5.
3175x -;-4 6.3 m=2,n=33 7. 2
1
<m<2 8.41或42
二、9.A 10.D 提示:第四象限点的纵坐标为负. 11.A 12.C 13.C 14.C 15.C 16.B 17.B 18.B
三、19. 1,
21.x y ⎧
=⎪⎨⎪=⎩
20. 625<<-x
21.解:因为∠AFE=90°,所以∠AEF=90°-∠A=90°-35°=55°.
所以∠CED=•∠AEF=55°,
所以∠ACD=180°-∠CED-∠D=180°-55°-42=83°. 22.解:设∠DAE=x,则∠BAC=40°+x.
因为∠B=∠C,所以2∠2=180°-∠BAC,
∠C=90°-12∠BAC=90°-1
2
(40°+x). 同理∠AED=90°-12∠DAE=90°-1
2
x.
∠CDE=∠AED-∠C=(90°-12x)-[90°-1
2
(40°+x)]=20°.
23、(1)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1个单位,
(2)B (3,-2),D (0,1), (3)12。
24.解:设第一,二块原产量分别为x 千克,y 千克,得
470,16%10%532470.x y x y +=⎧⎨+=-⎩ 解得250,
220.x y =⎧⎨
=⎩
所以16%x=40,10%y=22.
答:第一块田增产40千克,第二块田增产22千克. 25. 设每个小组原先每天生产x 件产品,310500310(1)500x x ⨯⋅<⎧⎨⨯+>⎩
,解得350
347<<x , 所以x=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