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No.6,2012General.No.1302012年第6期(总第130期)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具有几千年的历史。
现代绘画艺术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时代的艺术特征,并融进时代的美术观念和表现意识,使形式更加多样性,画面不受空间、时间限制,重视剪裁和组合,讲究虚实关系,注重意境表达,以及线条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更加适合当代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
艺术家一方面要研究旧的传统,另一方面也要接受新的东西,艺术要创新,要有时代感。
时代是前进的,要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更要表达出这个时代的内心感触,才能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表明,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的不断抗争与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认知方式,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民族心理结构和民族文化结构。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中,把种种自然现象与文化现象加以比对而成为人类认识事物的习惯思维方式,同时也给艺术创造加以莫大想象空间。
以“天人合一”为依据,生发出原始的图腾、文字等诸多符号,成为了华夏民族间情感表现与交流的语言工具,成为构建物质社会和精神社会的基本元素。
“物我为一”的和谐观也体现在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审美取向上,“道乃万物生成的本原”。
一切艺术主题、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必然与“自然之道”相吻合。
并借助于内心感触,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自然表达,赋予形象、语言以新的传达方式,达到“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实现与自然的沟通,获取心灵的慰藉。
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各种绘画形式越来越强调个人体验和内在精神的意象表述,凭借一定的艺术形态去叙述内在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
中国传统绘画受“道”、“儒”、“释”三种思想的影响,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天人合一,阴阳相合生万物,弥盖天地,古今传承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中国视觉思维的意象思维习惯。
使这种中国式的意象视觉思维具有一种全息性、中权性和包容性。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意在笔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似与不似之间”等,并融入很多生活理想、生活情趣,给人提供丰富联想和生活寄托。
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远离了现实形式法则,而有了请求意向的思想和表现方法,强调主观心性的发挥。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画在意境,意境高远已经是中国绘画的灵魂,是特殊的心、物关系的结合。
宗炳提出“含道应物”,这就与原始的感情有了本质的区别。
就会用哲学的、完整的、主观审美意识去理解和表现自然。
自然景物要服从了创作者主观的审美意识。
这就是用主观的“神”、“意”替代了原始自然之貌,之所谓“意主宰形”。
中国传统绘画已经是心化的自然。
想象力是其重要素质,它所描绘的世界,不仅与宇宙自然有关,更与内心感悟有关。
人与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张海龙(齐齐哈尔市群众艺术馆,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绘画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将中国传统绘画与时代精神融合到一起,这样的融合对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不但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与精神,更能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使中国绘画艺术不断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传统绘画;现代绘画艺术;传统水墨;写意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958(2012)06-0077-02Chines e traditional painting to the modern painting art effectsZHANGHai-long(QigiharcitymassesMuseumofart,HeilongjiangQigihar161000,China)Abstract:Chinesetraditionalpaintingtothemodernpaintingarthasfar-reachinginfluence,thetraditionalChinesepaintingandthespiritofthetimestogether,suchthatthefusionofpaintingarthasgreatsignificanceto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paintingartdevel-opment,notonlyhastheChinesetraditionalpaintingtheoryandspirit,canpresentabrand-newappearance,makeChinatheartofpaint-ingthecontinuousprogressanddevelopment.Keywords:traditionalpainting;modernart;traditionalinkpaintingfreehandbrushwork;收稿日期:2012-10-13作者简介:张海龙(1971———),黑龙江省克山人,齐齐哈尔市群众艺术馆美术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77——□编辑/赵忠军自然同化,人成为自然的灵魂,“山性即我行,山情即我情”、“诗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便都是想象力的具体体现,这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
唐代张彦远把中国绘画分为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
中国传统绘画所体现的“自然”的理念是画家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并要摆脱矫揉造作低俗浮华的匠气。
作品应在自然、酣畅的表现中,随机生发,天真质朴,妙造自然之美。
简约的特点使中国传统绘画对复杂的客观意识“天地造物,随之剪裁,阴阳大化,任其分合”。
是客观世界与主观情思交融后构成的超越表象的艺术境界。
它的价值在于虚胜于实、无胜于有、简胜于繁。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是以“传神”和“气韵生动”作为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
黄宾虹总结说,执笔落纸,是人的身体形态、精神形态、文化修养、执笔方法综合而成的瞬间表现。
绘画实际也是一种思考方式,“格物、致和”是为了“诚意、正心”。
这就决定了中国绘画不是特别看重形象的视觉真实,而是借景物表达人的意念。
梅花凌寒而开、冲寒斗雪,竹子四季常青、虚心劲节、直竿凌云,松树挺拔常绿,寿若金石等。
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兴、借等手法,去表现自然和人类情感的推移。
使、社会、自然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远远超出了画面本身,是对自然的深邃体察,最终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从顾恺之论述中的“神气”、“以形写神”、“骨法”、“远近”,到谢赫被继承发展并以“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予以概述的“六法”,是中国古代绘画实路的系统总结。
是将形象为对象和如何通过绘画形式将其表现出来的一种理论。
“传神”是一个总体目标,“骨法”是具体的方法和要素。
通过艺术化处理突出客体的主要方面。
这与“逸格”论中的“写意”完全不同,“写意”是将客体不似而写主观的“意”、文人画的典型就在于这一点。
所以在文人画论中,即“逸格”兴起的时候,“神格”理论仍然在生效,刘道醇的“六要”就是对“六法”的再发挥和延伸。
“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一也,格制倶老二也,变异合理三也,彩绘有泽四也,去来自然五也,师学舍短六也”。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自然造境、意象、气格、神韵的领悟,强调表现形式的写意性与精神的内涵。
中国传统绘画思想的直接来源,自古以来都是对于笔墨的追求,这种对笔墨精神独有的情致发展到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表现气韵的精神本质。
“笔墨”贯穿在整个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过程中,作为独有特色,在整个东方艺术的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传统绘画中的“十八描”就是古代艺术家仔细观察生活并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
“笔墨”二字一直是一个很难准确释译的词汇,利用毛笔水墨作为工具在宣纸上所表现出来的变化效果。
这种效果,包括笔墨在宣纸上产生笔迹的方圆、粗细、刚柔、疾缓、疏密、穿插和浓淡、干湿、涨、渍、破等,也包括这些笔迹所表达出来的画家的修养、气质以及感情、心绪等,还有对中国写意画源流的理解及表现艺术境界所把握的层次,都决定着最后完成绘画艺术创作的作品风格。
笔墨的运用是创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艺术创作中的意外效果又是一种艺术家创作心灵的感悟、艺术的和谐。
中国传统绘画是以水墨为主,色彩为辅。
它强调自然,不拘形式,讲究写意,让水墨流动的特性与丰富的墨色层次充分发挥,表现独特意境。
笔法的顿挫、水墨的意态情趣都隐含着不同的水墨语境,。
以气,韵,势,致的笔调体现了中国水墨艺术“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原理,水墨艺术重视自身独特的魅力,讲究虚实相生,以形写神,气韵生动,以形延意的思维意趣与所表现的本质生命相沟通。
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一种古老文化的抽象符号,是中国水墨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的充分结合,从古至今都对人们产生了一定潜移默化影响,并且有着相当高的亲和力、接受度、融入性和持续性。
在古今中外艺术创作中具有无法替代的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观。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现代绘画艺术正经受着新旧价值观、新旧思维方式和中西方文化观念的碰撞、融合。
现代绘画出现了空前的创作自由以及丰富的艺术形式,多种艺术形式并存。
更加注重表现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在观念上,形式上,艺术语言上都有全新的突破。
我国现代绘画艺术与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既有传承、借鉴,也有所区别。
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理解现代绘画应该抓住两点,其一是不能放开它的时间性、空间性,它属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也是我们所生活的历史阶段,我们从艺术史的角度看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现代绘画”;其二,从艺术样式角度看“现代绘画”有一种特定的样式和特殊的风格。
比如受新媒体、新观念影响现代绘画艺术的全新面貌。
在现代绘画中,表现的多是当前社会人的精神状态,这显然是当代性。
当代艺术家更贴近生活、社会和群众,从意识和情感上融进当代文化环境中,与时代相适应,在当代中国文化中,展现出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精神价值。
用当代的审美形式和当代的精神结合,作品才有生命和创造力,才会迎合当代人的创作理念,才能使作品文化符号、历史和当代相融合。
任何一种文化和艺术的演变,都不会是孤立成形,而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背景逐渐催化而成。
现代绘画群体中涌现出的一批年轻艺术家,在创作方面更多转向了关注人类的现实生存环境与状态,采用客观的写实技法来描绘社会上多种的题材,使现代绘画变得更加多元化。
如新表现主义,超级写实主义,艳俗艺术,抽象艺术、新古典主义艺术等等。
从思维和感情上历史潮流与时代相适应,使现代绘画在当代中国文化中展现出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精神价值。
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中西方绘画艺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将传统绘画与时代精神融合到一起,这样的融合对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不但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与精神,更能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使中国绘画艺术不断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