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艺术(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
例题:下面这首诗从哪些角度入手,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答案:从题目(秋思)、意象(枯藤……夕阳……)、关键词句(断肠人在天涯)体会到了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
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的答题步骤] 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题型示例]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解题步骤]:(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答题格式】——词(或——字) 好,有——之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诗句有三种
类型:1
情浓、景淡。
如果是写景,用了xxx的写景方法,描绘了xx的优美景致等;景致优美,让人心怡;如果是抒情,思考抒情方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色彩与思想感情等;情真意浓,格调高亢。
如果是哲理,思考理-趣的融合、哲理给人的启示和思考等。
蕴含哲理,启人心智。
A、本诗在描写上成功的运用了……描写,写出了……
(诗句解说即字面含义),烘托了诗人……感情。
B、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这句话运用了……抒情手法,全诗主要写出了……(诗
句内容解说),抒发了……情感,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抒发得……(用术语)。
本句或本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地写
出了……(诗句解说即字面含义),表达了诗人……情感。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
[题目形式](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应对策略]
写作
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运用典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
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
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
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题目形式】(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回答思路】:借助题目、词前小序、关键词、注释、作者的生平、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找诗歌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文后附录一: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描述画面其实就是创造性地合理想象的翻译句子。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根据诗歌的语境,抓住主要景象或形象并概括出这一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分析出诗歌表达了诗人xxx的思想情感或给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注意: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回答要具体:比如不能只说“表达了感伤的情怀,应回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文后附录二: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题型示例]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
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理解词语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结构上作用:从词语在诗歌中的位置入手,结合诗词具体内容理解。
诗歌的结构特点:开篇的铺垫、烘托;中间的过渡、照应;结尾的深化、升华主题等。
内容上的作用:即词语在诗词表达的内容或诗人表达的情感中起到的作用。
首先要理解词语本身的意义,在结合全诗内容解释词语的作用。
文后附录一: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思亲念友;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孟浩然《过故人
庄》;、刘禹锡《乌衣巷》;
?昨
夜雨疏风骤》、苏轼《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如:王维《渭城曲》;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诗歌按内容分类及其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人的思念。
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文后附录二: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明月: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夕阳、暮色: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流水、落花:常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对于死亡的焦虑、
忧伤。
•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子规、猿啼: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折杨柳:送别、留恋、伤感。
•篱笆、鸡啼、犬吠:田园的闲适、悠然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