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选择题知识点及训练一、化学用语的判断(一)元素符号意义:宏观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微观)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如果在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只表示微观,不表示宏观。
如: 3 Fe。
(二)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电荷数及电性,数字前正负号后,如:铁离子三个镁离子“ 1”省略硫酸根离子。
(三)化合价( 1)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正上方标注,正负号前数字后,“ 1”不可省略。
( 2)默写化合价的常见元素符号1 价2 价。
3452、32、 4;2、 4、6都齐全常见原子团(化学反应中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
( 3)化合价规律①在化合物里,氢元素通常为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氧元素通常为价;价,非金属元素在跟金属或氢元素化合时,通常显价;③在化合物里,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化合价的应用①判断化学式的正误②求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③书写化学式(四)化学式(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如铁、固态非金属单质(碘除外)如碳和稀有气体如氦。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双原子分子):气态非金属单质如氧气、氮气、氢气、氯气等。
其它:如:臭氧O3、 C60等。
(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元素(原子团)写在,负价元素(原子团)写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注适当的数字使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步骤:一写顺序,二标价,三交叉,四化简( 3)化学式的意义(如: C2H5OH Cu)宏观;宏观;微观;微观;(五)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例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2H 2O: 2 个水分子B . SO4:硫酸根离子C. N 2: 2 个氮原子 D .:镁离子例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 O5N 2B.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钙离子: Ca+2D.2 个氮分子: 2N 21.钛( Ti)和铁( Fe)都是具有广泛用途的金属,我国四川省攀枝花市产钛铁矿.钛铁矿中钛的化合价为+4 价,铁为+2 价,则钛铁矿的化学式为()A . FeTiO 3B. FeTiO4C. Fe2TiO 3 D . FeTi2O42. 下列五种物质所含氮元素的化合价按一定顺序排列:①NH 3、② N2、③ NO 、④ X 、⑤HNO 3.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 可能是()A.NO2B.N2O C. N2O5D. NaNO 3二、给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或原子结构示意图考点:(1)求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2)化学性质判断-易得到电子或易失去电子(3)对应离子的表达方式及离子对应的核外电子数考点突破:两个等式——原子与离子的关系——例 1.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信息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4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 个电子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克1.锰( 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锰原子核内有25 个质子,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是54.94gB. 图 2 表示的锰离子,锰原子核外有23 个电子C. MnO 2属于氧化物,在H2O2分解制 O2的实验中做反应物D. KMnO 4为紫黑色固体,易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2.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
下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碘是一种金属元素B.碘原子的核外有7 个电子层C.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三、给定某一具体化学式(常为有机物)考点:( 1)该物质的组成(由⋯⋯元素组成)(2)该物质的构成(由⋯⋯分子够成,或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3)组成该物质的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例 1.乙烯( C2H 4)气体可用于催熟香蕉,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C 、H 元素的质量比为6:1B 一个乙烯分子由 2 个碳原子、 2 个氢分子构成C.属于有机物 D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CO2和 H2O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乳酸( C3 H6O3)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物质质量比是6:1: 8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C. NaCl 溶液中少量的NaNO 3杂质,可用适量AgNO 3溶液除去D. 3% 的 NaCl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 100例 3.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 x 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B. 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 1C.丙氨酸化学式中 x=7D. 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四、微观示意图考点:( 1)判断反应类型(2)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种类及参与反应的分子(原子)个数(3)判断某两特定反应物或生成物参与反应的量的关系(4)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物质的区分;方法:(1)若反应前、后出现了同一物质,表示未参与反应,第一时间应该同时删去物质;( 2)写出化学方程式(无具体原子,用字母表示,有具体原子,用具体的反应物表示);(3)根据反应方程式回答:反应前后分子总量变化情况;(4)根据配平情况推断某一物质的具体化学式;根据题目给出的物质质量变化,判断两物质参与反应对应的质量关系;例 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 2C.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D. D 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例 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表示混合物 B.图中只含有 2 种分子 C.表示单质 D. 表示 6 个CO 分子1. 已知某反映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5:2C、该反应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D、该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改变2.如图 3 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其中和表示两种原子,甲、乙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高温A.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 该反应可表示为2H 2O === 2H 2↑ + O2↑C. 甲中所有物质都是化合物D.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3. 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参加反应的“”分子的个数比是2︰ 1 C.该反应有 2 种生成物 D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3 个原子构成4“.催化转化器” 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D. 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5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 2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参加反应的分子总数大于生成物的分子总数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是7:11五、实验操作高频考点( 1)浓硫酸的稀释()( 2)物质的称量(1、普通固体用2、易吸水易腐蚀的物质用3、精度)( 3)量筒的使用(只用于称量液体,绝不用于其他:稀释或反应容器等,精度)( 4)试管装液体用量(不加热加热时)( 5)滴管的使用()( 6)过滤装置(注意事项:一二三玻璃仪器:)( 7)蒸馏装置()( 8)玻璃棒的作用(过滤时:溶解时:蒸发时:)( 9)净水——净化程度由低到高及对应的净化效果:( 10)可燃气体的验纯()( 11)溶液的 pH 测量例 1.下列实验操作基本正确的是()....例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例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检验电解水的产物,可判断水的组成元素B.将 pH 试纸用水湿润后,测定柠檬汁的pHC.凡是无色的、均一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硫在 O2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SO31、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部合理的是()A. 分离 H 2O2和 MnO 2制 O2后的固液混合物B.除去 CO 中的 CO2气体C.区分 NaCl 、 NH4NO 3、 NaOH 三种固体D.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2、下列有关“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错误的是()A.在称量食盐的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减少药品B.称取氯化钠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质量相同的纸片C.移动游码使其右侧对齐3g 的刻度线,然后将氯化钠加到天平的右盘上D.取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3、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 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C.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D.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重4、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 5℅的小苏打溶液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六、实验设计及探究(注意严格控制变量)(1)燃烧条件的探究(2)生锈条件的探究(3)几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5)是否存在某种离子的实验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否唯一,是否存在其他离子的干扰)(6)物质的酸碱性实验探究(7)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洗气瓶 -长进短出 )除杂( HCl ——)(CO2--)(H2O—)(8)某物质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即检验对应的变质后的产物是否存在。
(9)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a 固体加水溶解型:配制100g 5%的NaClb 液体加水稀释型:配制9.8%的硫酸例 1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铁钉很快生锈能用来检测空气中O2的含量C.白磷能燃烧例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D .乙厂只排出)Na2SO4A. a 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棕色B, 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 b 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CO有毒,通常在 c 处将其点燃或用气囊收集以防止污染空气D. 该实验可验证CO 的还原性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检验电解水的产物,可判断水的组成元素B. 将 pH 试纸用水湿润后,测定柠檬汁的pHC.凡是无色的、均一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硫在 O2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SO32. 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①干燥氢气B .②检验氧气是否集满C.③检验 X 溶液中是否含有2-D .④验证 Zn、 Fe、Cu 的活动性强弱SO4七、物质的除杂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选择除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