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悬挑外脚手架搭设方案

高层悬挑外脚手架搭设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1号楼、3号楼、5号楼为28层、2号楼为24层的高层住宅楼,。

1-4层采用钢管搭设落地脚手架,4层以上采用钢管悬挑脚手架。

挑架采用16号工字钢承重。

特编制以下外架方案,现场施工根据方案进行施工,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

二、材质控制1、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每批钢管进场时,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2、钢管选用Φ48×3.5㎜的焊接钢管。

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5m,小横杆长度1.5m。

3、根据《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

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4、悬挑脚手架用型钢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用于固定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中HPB235级钢筋的规定。

5、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6、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7、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8、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9、脚手架立杆顶端栏杆宜高出女儿墙上端1m,宜高出檐口上端1.5m。

三、悬挑式脚手架设计1、悬挑梁采用16#工字钢,间距1.5m,外伸1.5m,伸入屋内锚固4.5m,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步距1.8m,内立杆距外墙面300mm。

在立杆与外墙300mm 处采取二步一隔离,脚手钢管采用Φ48×3.5㎜钢管,脚手片采用毛竹脚手片,20cm 高挡脚板,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脚手架连接体为二步三跨设置,采用短钢管与预埋铁件联接。

2、悬挑梁伸出主体结构外1.5m,内锚固4.5m,锚固采用U型钢筋拉环(前后二道与楼板钢筋绑扎在一起混凝土浇捣预埋)牢固,立杆套于工字钢预焊管上(Φ25钢筋电焊于槽钢上预埋)使立杆基部稳定不发生位移。

3、在阳台转角处、主体结构转交处、悬挑斜梁前端增加二根水平梁(16#工字钢)电焊在悬挑梁前端,确保脚手架转角贯通,并在悬挑斜梁的上部剪力墙内预埋拉环,采用拉钢丝绳与脚手架加固。

4、悬挑脚手架每层满铺竹笆板,外挂密目网,每施工层及挑排外设踢脚板。

5、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

纵向水平杆接长用对接扣件连接。

上下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错开不小于2m,同一步内外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也应该错开,并且不在同一跨内。

6、脚手架外立面用斜杆搭成剪刀撑(即脚手架外立面不大于50平方米面积内有一剪刀撑),连续设置斜杆用长钢管与脚手架底部成450-600夹角,斜杆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横向水平杆扣牢,斜撑应采用搭接方法,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并用两只转向扣件锁紧,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7、脚手架与主体结构必须采用刚性连接(钢管一端同主体结构预埋件铁板电焊,另一端用扣件与立杆扣牢。

连接杆应与墙垂直或架体端向下倾斜3%,不允许采用一顶一拉的柔性连接,连接杆与预埋件连接时,主体结构砼强度不宜低于15N/mm2。

8、因施工脚手架主要用于结构阶段施工,其均布荷载一般不会超过3.0KN/m2,现柱距且为1.8m,可以不必进行纵向水平杆的抗弯和刚度验算9、在结构施工至5层顶时,开始进行第一道工字钢的铺设,在结构进行到6层顶时,从下到上完成顺次拆除脚手架。

四、悬挑脚手架验算(一)、设计计算依据:1、本计算根据中国建筑出版社《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2、施工中不允许超过设计荷载。

3、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是传递垂直荷载的主要构件。

而剪力撑、斜撑和连墙件主要保证脚手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的。

并且加强抵抗垂直和水平作用的能力。

而连墙件则承受全部的风荷载。

扣件则是架子组成整体的联结件和传力件。

4、采用本方案取最大搭设高度16.8m 进行验算;(二)、悬挑脚手架计算一、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6.8 m,立杆采用单立杆;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 1.5m,立杆的横距为1.05m,横杆的步距为1.8 m;内排架距离墙宽度为0.30 m;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 4 根;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mm;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连墙件布置取二步三跨,竖向间距 3.6 m,水平间距4.5 m,采用扣件连接;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2.活荷载参数脚手架附件荷载(kN/m2):0.6施工均布荷载(kN/m2):3.000;脚手架用途:结构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 层;本工程地处上海,基本风压0.55 kN/m2;,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0.92,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取0.74,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0.21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3.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荷载标准值(kN/m):0.249;;4.水平悬挑支撑梁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号工字钢,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5m,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 3 m。

锚固压点压环钢筋直径(mm):16.00;楼板混凝土标号:C30;悬挑水平钢梁采用钢丝绳与建筑物拉结,钢丝绳作为附加安全措施,在悬挑钢梁受力计算时不考虑其作用。

二、大横杆的计算: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0.038 kN/m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3×1.05/(4+1)=0.063 kN/m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活荷载标准值: Q=3×1.05/(4+1)=0.63 kN/m;静荷载的设计值: q=1.2×0.038+1.2×0.063=0.122 kN/m;1=1.4×0.63=0.882 kN/m;活荷载的设计值: q2图1 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图2 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强度验算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M1max = 0.08q1l2 + 0.10q2l2跨中最大弯距为 M1max=0.08×0.122×1.52+0.10×0.882×1.52 =0.22 kN·m;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M2max = -0.10q1l2 - 0.117q2l2支座最大弯距为 M2max= -0.10×0.122×1.52-0.117×0.882×1.52=-0.26 kN·m;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σ =Max(0.22×106,0.26×106)/5080=51.181 N/mm2;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σ = 51.181 N/mm2小于大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νmax = (0.677q1l4 + 0.990q2l4)/100EI其中:静荷载标准值: q1= P1+P2=0.038+0.063=0.101 kN/m;活荷载标准值: q2= Q =0.63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为:ν = 0.677×0.101×15004/(100×2.06×105×121900)+0.990×0.63×15004/(100×2.06×105×121900) = 1.396 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 1.396 mm 小于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500/150 mm与10 mm,满足要求!三、小横杆的计算:根据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 0.038×1.5 = 0.058 kN;1=0.3×1.05×1.5/(4+1)=0.095 kN;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活荷载标准值:Q=3×1.05×1.5/(4+1) =0.945 kN;集中荷载的设计值: P=1.2×(0.058+0.094)+1.4 ×0.945 = 1.506 kN;小横杆计算简图2.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ql2/8MqmaxM= 1.2×0.038×1.052/8 = 0.006 kN·m;qmax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 0.6PlpmaxMpmax= 1.506×1.05×0.6 = 0.948 kN·m ;最大弯矩 M = Mqmax + Mpmax= 0.955 kN·m;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M / W = 0.955×106/5080=187.958 N/mm2;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σ =187.958 N/mm2小于小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qmax= 5ql4/384EIνqmax=5×0.038×10504/(384×2.06×105×121900) = 0.024 mm ;大横杆传递荷载 P = p1 + p2+ Q = 0.058+0.094+0.945 = 1.097 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pmax= 3.024Pl3/48EIνpmax= 3.024×1097.1×10503/(48 ×2.06×105×121900) = 3.186 mm ;最大挠度和ν = νqmax + νpmax= 0.024+3.186 = 3.21 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为 3.21 mm 小于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050/150=7与10 mm,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力的计算: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