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高中数学复习课
摘要高中数学复习教学往往气氛沉闷、效果欠佳,症结在于学生主体性缺乏。
本文据此切入,将“以学生为本”作为理论支柱,结合工作实例,在点燃学生热情、营造自主氛围、谋求合作效应、激发创新意识等方面,探索复习课精彩而高效的理想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热情自主合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113-02
要学好高中数学,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每到复习课,老师却很苦恼,唯恐复习不全面,遗漏题型。
学生痛苦,作业繁多且乏味。
作为教师,尽量涉及所有知识点、各种题型,用心良苦,但效果低下。
复习课的目标定位是整合知识点,查漏补缺,“温故知新”,题海战术行不通。
新课程理念也即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自主学习,造就能力。
复习课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绝活表演”的舞台。
怎样让复习课上得精彩而高效,应该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来寻找良策。
本文就此结合实践谈些粗浅认识。
一、点燃学生热情
怎样使复习课由苦役变为乐趣?关键在于点燃学生热情。
热情来自兴趣,兴趣来自需要,也来自教学设计的新意。
比如复习必修三中的《统计》,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1.创设背景。
考虑整个一章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结合生活实例,譬如一次数学考试的分数作为研究的总体。
据此编写研究报告。
当然由于复习内容不同,可能一个报告不能囊括整章内容,可以分解成多个实验报告。
2.明确目标。
由学生自己提出。
老师指定,则挫伤学生积极性,也有违初衷。
学生提出的目标,如分析班级学习情况、老师教学水平、评价个人学习水平等等,均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老师引导,也必不可少,引导得法,就能全面涵盖知识点,保证复习效率。
3.制定步骤。
比如,一个组的研究目的假定为分析全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他们实施的步骤:①确定样本容量;②采用系统抽样抽取一个研究的样本;③在系统抽样中对第一组的抽样时又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④将抽取的样本进行直观分析,如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折线图、茎叶图、总体分布密度曲线等等;⑤将样本进行特征数的分析,如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等等;⑥利用对样本的分析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这样基本涵盖了整个章节的知识点。
有学生对步骤②提出异议,认为文理学生有差异,适宜采用分层抽样。
这样既使统计更为精确、更切实际,又包容了所有抽样类型。
当然能否涵盖整个章节,不能强求。
这样的复习设计,来自学生需要,能激发热情,能贯通知识点联系,能产生良好效益。
二、营造自主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
”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就能改变复习课常见的沉闷乏味的情景。
必修一《函数》一
章涉及内容广,解题技巧多。
我就组织单元测试命题竞赛,明确各知识点比例及分值,老师进行必要指导,由学生组织评比,然后,展示优秀试卷。
学生为了出色完成命题,就得认真复习该章节知识,查阅大量课外书或通过网络搜集素材。
这样,学生扩大了视野,查漏补缺更具针对性;而竞争机制的引入,学生活力焕发,潜能最大限度地受到激励,化被动为主动,有所乐更有所获。
自主复习的应有之义:第一发挥主体作用,第二尊重个性差异。
而不少老师往往忽视后者。
一刀切地选择复习内容,整齐划一地提出复习要求,假设的重点难点没有区别,无疑会伤害学生的主体精神,这也是复习课让学生感到乏味而效果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谋求合作效应
学习需要记忆,而遗忘又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
学习需要能力,而个体的能力必然存在差异。
可是有的老师不顾这些,把复习课上成了“责骂课”,责骂学生不用功,课后复习不及时不到位。
老师必须面对现实,复习课的意义,老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方法去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学生中倡导互助精神,谋求合作效益。
无论平时教学还是复习教学,这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例如复习必修四《三角函数》,难点是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通常的做法,首先就是规定学生能熟练背诵三角函数的公式,抽背或者抽默,然后大量的解题练习。
我在上这堂复习课的时候,是先让学生自告奋勇上讲台背诵其记得的公式,加以表扬,然后叫他们介绍记忆技巧以及公式推导方法。
很多三角函数的
解题技巧源自公式的推导方法。
接着让有关同学自愿找适合自己的“小老师”,由“小老师”负责分组记忆、背诵公式,把握推导方法,这样降低了一部分学生的复习难度。
可以合作复习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可以组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应该努力促成学生的各种合作,以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这是教学策略,也是德育要求。
四、激活创新意识
对此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利用物理“竖直上抛运动”知识来求解,将数列的项看作物体运动过程中瞬时速度,将数列的前n项和看作位移。
当速度达到最小值,位移就取得最大值,即数列的项达到最小正值时,前n项和达到最大值。
将本学科与兄弟学科建立联系,在学科边缘之间寻找解题思路,是较高层次的创新品质,值得我们鼓励学生去尝试。
“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
如果我们老师用大量的练习去进行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那么只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扼杀学生热情。
保护学生热情的办法是设法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让学生产生一种现实需求。
温故而能知新,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复习内容的抉择,重点难点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忌贪多求全,复习不是“炒冷饭”,必须摒弃“注入式”“满堂灌”。
斯宾塞曾经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
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所有的教学活
动只有学生参与进来,才是最有效的。
要发挥学习集体的作用,让合作复习奏响最和谐的交响乐章,谋求合作学习的最大效应。
不能把复习定位于应付即将到来的考试上,应高扬创新的旗帜,让学生学得更扎实,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