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弘扬民族精神》教案

《弘扬民族精神》教案

《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解。
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
2003年抗非典精神
2008年抗震救灾精神、
近几年的载人航天精神
3、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看书勾画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
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睦邻友好、和平共处
我国对外交往的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教学内容
弘扬民族精神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爱国的情感,努力为国家做贡献
能力:掌握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
知识:历史昭示的道理,民族精神的内涵、作用。
教学重点
历史昭示的道理,民族精神的内涵、作用
教学难点
中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学情简析
中华民族之魂知之甚少
突破重难点策略
阅读理解
课程资源出处
课程资源库的视频、图片和相关资料
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知道近代百年中国的沧桑史,更感知中华儿女的抗争历史,那这些近代史昭示了哪些道理呢?
揭题:历史的昭示
新课:
齐读鲁迅的名言,想一想,脊梁指的是什么?(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青少年要弘扬民族精神.那到底什么是民族精神呢?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同意\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那民族精神有什么作用呢?
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1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在讲课时可以用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之争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①含义:千百年来对于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最真挚的情感。②表现:对祖国以及家乡的眷念;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对国家尊严和主权的坚决捍卫;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
2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教学后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国中宣部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的4月作为民族精神宣传月。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每年中考都有涉及,因此平时教学应高度重视此知识点。
从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可以印证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国家。1971年中国加入及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
拓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国中宣部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的4月作为民族精神宣传月。那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弘扬它呢?角度:理想、艰苦奋斗、学习、实践和创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