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如何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如何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又一次学习了《韶关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手册》及其相关的内容,自己的心灵再一次受到洗礼,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动,与此同时,也深刻的反省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的一句话:“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

” 这句话足以道出了教师的重要性。

这不仅因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更因为教师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形象与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

老师们都说,做一名教师容易,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却非常之难。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教师提出几点希望:希望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并特别强调:“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的确,因为做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拥有比普通教师更高的要求。

在此,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素质及条件:1、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爱。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温总理讲过,“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人,都应该有一颗同情心、一颗爱心。

同情和爱心是道德的基础。

”教师的爱心,既是激励学生成长、学习的催化剂,更是一颗种子,把同样的爱心播撒、扎根在每个学生的心中。

同样,只有充满爱心的人,才会懂得教师存在的价值,乐于做教师并享受教师生活的乐趣。

只有热爱学生,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老师不仅要爱那些优等生,更要偏爱那些差生,让每位同学都体会到老师的爱不仅是无私的,更是公平的。

所以,老师的爱,将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更是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良方。

什么是对学生的爱?是充分的理解,有选择的信任,有边界的宽容,无条件的帮助。

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名同学,无关他成绩的优劣等。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给他们营造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学习环境,严慈相济,恩威并重,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2、要爱岗敬业,有责任感用一句话来讲,教师,应该是责任、爱心和求知者的化身!把关乎国家、民族兴衰的教育作为终身的事业,甘愿为此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和青春,这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热爱自己的工作。

一名优秀教师要爱岗敬业,有责任感,也就是要很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

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尽管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平淡的,然而在这平凡与平淡的背后,却蕴含着无限的艰辛以及丰富的内涵,这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进行持久不懈的探索,这需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需要凭良心做事,要有职业责任感,对教师这个职业怀有深挚的爱。

不论是遇到挫折还是险阻,都决不放手,决不回头。

优秀的教师大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才成就其毕生追求并甘愿为之付出一切的教育事业,这中间最可贵的就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这种热爱最先是想把工作做好的朴素的愿望,然后慢慢地演变成一种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后发展成为一种融入个人生命价值系统的专业情感。

这样的专业情感使这群教师的自我追求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与特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之间发生持续的、积极的、动态的相互作用。

正如一位教师分析自己成长动因时说的一段话:“我觉得我的个性与教师职业有一定的吻合度,当老师的过程是我把自己的个性发挥出来的过程,我喜欢看学生是怎样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喜欢去研究怎样才能推动他们一点点成长”。

只有热爱,才会全身心投入;只有热爱,才能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握教育真谛;只有热爱,才能担负起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重任,一个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人,很难想象他在这一领域会取得什么成就。

同样,一个不热爱教师这个岗位的从教者,要想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也只是痴人说梦话而已。

因此,要做一名自我负责的人,热爱并且胜任自己的工作,而不是为了金钱或者名利而工作。

因为在当好一名老师,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就是一种对社会的回报。

自我负责,是工作的需要,更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有了当一名好教师的责任感,实际上就是给了自我成长的机会,努力去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并努力去做得更好。

而没有责任感的老师决不会是一名好老师,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任何动力去做一名好老师,他们只会机械地做事,所以从来也不会把份内的事做得完美,马马虎虎可以交差就了事。

如果交不了差,就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敷衍塞责。

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是当不了一名好老师的。

所以我应当学会不要找任何借口,学会把责任放在自己的肩头,这样可以促使自己振奋起精神,努力争取去做一名好教师。

3、加强师德修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随令不从”。

要时刻做学生的表率,就必须作到以下几点:(1)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学校的三个基本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目的、方向);怎样培养人(方法、手段);培养的人怎么样(规格、成效)。

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做什么样的人。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

教育,不仅要言教,还要身教;不仅要立己,还要立人。

” 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

一个老师的道德修养和其教育效果是成正比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

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去施加影响。

”因此,教师事事处处、一言一行,都要严格自律,用自己崇高的人格去影响学生。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

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

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学生最初的崇拜是盲目的,只有当老师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深折服时,他们才会找到人生起步的坐标点。

自尊而不自负、自爱而不自封、自强而不蛮干、自信而不盲动,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正是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因此,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2)要有一身过硬的专业本领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知识丰富的教师讲课,好像直接诉诸学生的智慧和心灵……他不是把真理当成说教,而是跟学生一起讨论,向学生提供他们思考的问题,请他们一起动脑筋解决问题。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好像有一种默契,双方的思想能水乳交融。

”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在这个说法对现在和将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

因为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大大降低。

所以,当教师要有过硬的本领,首先必须“学问”高,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

这既包括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广泛而渊博的非专业知识(注:在这一点上我还相差很多呢)。

这不仅是我们能够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能够树立威信、赢得学生与同事敬重的必要条件。

这既在于我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更在于从教之后的学习与进修。

虽然知识无穷,我们所掌握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我们还是要尽量地多掌握一些,这一点我相信对于你来说是有些多虑了。

其次,“教学能力”高,这是优秀教师的生命。

教学工作出色的教师,大都是“学问高”的教师,但“学问高”,并不能决定教学工作就一定出色,这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种较常见的现象。

我就见过一些这样的教师,他们满腹才华,却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反倒是有些知识很平平,甚至“贫乏”的老师,教学成绩却很优秀。

这应该是由于“教”和“学”两种工作之间的不同所造成的。

而要想获得优秀的教学能力,就需要学习如何教学,研究并有选择地尝试各种教学思想与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念、方法,从而最终形成有着自己特色的教学。

(3)要爱学习,勤于研究,善于创新教师也是一个求知者,应该追求的职业精神是:发展学生,也发展自己。

教师既要掌握广博的文理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教育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在学习中逐步养成各种能力,包括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如备课、上课、评课和评价学生、班级管理、教学研究等能力。

而对于师范生来说最关键的,正如温总理所讲,“一般大学的学生学习重点在于知识本身的研究,为学问而学;而师范大学的学生学习还包括知识关系的研究,为教育而学。

”实际上,就是要“为今后所教学生而学”。

教学与教育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不是知识加方法、理论的简单拼凑。

当今的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如果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这个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深有体会,每当忽略专业知识学习,就会有紧迫感,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

教师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不仅能提高自身修养,还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教师要用学习来不断武装自己,强化自己。

对于我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要学会请教别人,更需要结合相关知识、理念进行深入地研究。

凡事只有研究才能明白,也只有研究才能找到通向成功的科学道路。

而创新则是把知识、方法、理念融会贯通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是一种知识的升华,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境界。

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自己有特色、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

(4)要有独立意识,有判断力和洞察力如今的教学理念非常繁多,甚至有些是相互抵触的。

而如今的教育更不缺乏外行指导内行的教育主管。

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只是为别人所“牵引”。

为了保证自己不走入“执拗”的歧途,就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对各种外在因素进行判断、正确地进行取舍,保障自己能够“健康”地成长。

而所谓“洞察力”,是指我们要从一些表面现象领悟到其内在的实质,这对我们的学生管理和教师间的交流学习极为重要。

尤其是教师间的交流学习,比如听课吧,就应该从一节课教学方法与细节中领悟到其真谛——即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

(5)要有工作的热情与激情夸美纽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有许多人把教师比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蜡烛成灰泪始干)、“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根”“粉笔”、“园丁”等,都是赞美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确实要想干好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热情,执着的追求。

只要真正投入进去,也有很多的乐趣。

对学生而言,对工作充满热情的教师总是充满了自信、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他们所教的科目实用,充满乐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