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北美概述[教学目标]1、通过读北美地区图,使学生了解北美地区的范围、位置,掌握北美的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本地区居民的特点。
2、通过读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各种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通过讲述本区居民的来源、组成、印地安人的遭遇等问题,使学生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种族和民族问题。
了解地大物博的加拿大概况。
[教学重点]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和以温带大陆性为主的气候。
[教学难点]本区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北美地形教学挂图,本区气候图及投影片(北美大陆横剖面图、北美地形对北美天气变化的影响图、有关景观图)。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大家读东西半球图,观察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有哪两个大洲主要在西半球?(习惯上用西经20°和东经160°两条经线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主体部分位于西半球的有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前我们学习的几个大洲主体部分位于东半球,现在我们开始学习主体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今天我们先学习美洲的北部地区,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
【读图提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北美位置和政区图”,根据我们学习过的知识,请大家概括一下该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该地区主要有哪两个国家?阅读课文思考它们为什么是以英语为主的国家?(提示:该地区大致位于哪两条重要的纬线之间?从华盛顿一直向北,如果方向不变,可以到达中国吗?该地区濒临哪些大洋和海湾?)【学生回答】该地区位于中、高纬度,主要介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
从华盛顿向北只能到达北极,从北极再往前飞就变为向南了,才能到达中国。
该地区濒临的大洋有: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墨西哥湾。
自从北美被发现以后,欧洲殖民主义者就开始了对美洲的掠夺。
加拿大和美国都曾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
目前,在这里生活的英国移民的后裔比较多,因此它们都是以英语为主的国家。
【板书】第十六章北美第一节概述一、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北美洲北部地区读图、阅读课文并提问:读课本“外来移民的来源”图、文字“外来移民的大汇集”和以美国为例的人种比例表美国主要人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1995年)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其他% 83.4 12.4 3.6 0.6思考:①北美地区的居民构成有哪些突出特点?②居民以哪些人为主?他们主要来自哪些地方?③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有哪些?他们属于哪个人种?他们主要居住在哪些地方?有什么特殊的生活习性?【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北美地区的居民来自世界上许多国家,是这些国家的移民及其后裔大汇集的地区。
其中欧洲移民就占80%以上,主要为英国、法国的后裔。
此外,还有来自非洲、亚洲以及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大陆的移民和后裔。
当地原来的居民主要是印地安人和因纽特人,他们都属黄色人种,是亚洲人的后裔,他们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和西部山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民大多是19世纪美、加两国建筑太平洋沿岸铁路和开采金矿,从广东一带招募来的劳工。
现在许多大城市中都有华人的分布。
【板书】二、外来移民的大汇集【转承】北美地区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大洲,他们居住在北美的不同地区。
那么北美的地形又是如何分布的哪?【读图回答】让我们来看北美地形图,根据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要求,我们应先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颜色差异看出主要有哪些地形区?这些地形区又是如何分布的?回忆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板块知识,看一看北美大陆西岸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的?会产生什么地形?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高程表看出它们大约海拔高度是多少?现在请同学们读图并参照课本上的美国大陆横剖面示意图,来回答北美大陆的地形特点。
【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本地区西部为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许多山峰高于4 000米,山脉之间有较为宽广的盆地和高原。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科迪勒拉山系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而成。
该山系纵贯美洲大陆,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全长1.5万千米,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地势低平。
东部是低缓的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地,这些高原、山地比较古老,久经侵蚀,海拔多在1 000米左右。
可以看出北美地区的地形明显的分为西、中、东三部分,并且呈南北纵向分布。
【板书】三、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教师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美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居民的组成以及北美地形的分布等内容。
其中重点在地形的分布,因为它对北美气候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第二课时【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美的地形特点,其中北美地形区的中部地势低平,发育了巨大的河湖水系,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就位于中部平原的北部。
【引导读图】读课本“北美的五大湖图”和下图“北美五大湖剖面图”。
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①淡水湖群由哪五大湖泊组成?其中最大的是哪个?全部位于美国的是哪个?②五大湖中蓄水量最多的是哪一个?最少的是哪一个?③哪一个湖的深度最大?哪一个最小?各深多少米?④在哪两个湖之间易形成落差很大的瀑布?大约落差有多少米?【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五大湖位于中部大平原的美、加两国交界处,其中密歇根湖全部位于美国境内,其余为美、加两国共有。
五大湖中苏必利尔湖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比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还大22倍。
五大湖的总面积有24.5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鄱阳湖面积的61倍。
其总蓄水量达2.3万立方千米,同比它大一倍的欧洲波罗的海相当。
所以五大湖有“美洲大陆地中海”之称。
五大湖之间有水道相通,湖水汇入圣劳伦斯河,最终流入大西洋。
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各湖面的水位高低不同,由西向东逐级降低,其中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有将近100米的落差,还有一个断层陡岸,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引导观察尼亚加拉瀑布景观图)。
【板书】四、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承转】北美地区同亚洲的纬度位置差不多,特别是美国的纬度位置同我国差不多,那么,美、中两国的气候相同吗?让我们来看“北美气候图”,思考北美地区大部分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为什么?北美地区有哪些气候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气候类型?参照课本中芝加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思考:1月和7月的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它们相差多少度?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个月?最少的是哪一个月?两者相差多少毫米?你能概括一下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吗?【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北美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本区除了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外,还有其他气候类型,但是没有热带气候类型。
说明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仔细观察芝加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1月和7月的气温值,l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7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温年较差大。
从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各月降水量均只有几十毫米,全年降水量较少,气候比较干燥。
综合以上特点,可以总结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严寒,夏季暖热,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燥。
【板书】五、温带大陆性为主的气候【提问】北美地区西部与亚欧大陆的西部纬度位置大体相当,海陆位置也近似,但是气候类型却不相同。
你发现它有哪些差异?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本区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高山气候及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海陆轮廓、地形和洋流等方面的影响。
其中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最为显著。
【引导读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北美年降水量分布图”、“北美地形图”和“地形对北美天气变化的影响”示意图,找到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看地形是如何影响年降水量分布的?【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北美地区的地形呈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的高大山系,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温和湿润的西风,将西风的影响只限于山地以西的狭长的太平洋沿岸,使这里成为北美地区的多雨中心。
但是西风一过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骤减。
东部山地比较低缓,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可以越过东部低山进入内陆,使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东中部地区年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上,对农业生产有利。
北美地区中部的大平原南北贯通,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可长驱南下直抵墨西哥湾,使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并多寒潮天气。
夏季,来自南部海洋的暖湿气流可深入北部,使大部分地区夏季暖热,又多飓风。
这也是造成北美地区冬夏温差大,形成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气候特点的主要原因。
【板书】六、地形对北美气候和天气的影响【承转】北美地区的北部分布有世界上第二个面积最大的国家加拿大,我这里有一份加拿大的资料,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加拿大地广人稀,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1人/平方千米以下。
北冰洋沿岸地区,全年严寒,是无人定居区。
加拿大自然资源丰富,很多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
(你能说明其原因吗?)森林总面积361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世界森林面积的9%,人均约12.4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36%。
林木蓄积总量约230亿立方米,是我国人均林木蓄积量的100倍。
矿产资源种类多,蕴藏量大,有煤、石油、天然气、铁、镍、铀等,已开采60多种,是世界第三大矿产国。
由于河湖众多,水量丰富而稳定,水能资源蕴藏量大,加拿大水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0%。
海洋水产资源丰富。
东西两岸海域有辽阔的渔场,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之一。
加拿大是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国家。
它既是世界上重要的工业国,同时又拥有大规模的发达的农业。
木材加工工业:纸浆和新闻纸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采矿业;各种矿产产品大量出口,出口额占出口产品总额的1/5。
制造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以上,产品以汽车、电机、农业机械和矿山机械为主。
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实行专业生产,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中南部草原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和东南部。
小麦、肉、乳和水产品大量出口。
(加拿大是如何利用本国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加拿大幅员辽阔,90%的人口、主要城市和交通线都集中在靠近南部边界的宽约300千米的狭长地带,尤其集中在五大湖区和圣劳伦斯河流域。
(原因是什么?)我下面有一些词句,通过上文的阅读,请同学们加以讨论,从中选出与加拿大地理特征相符的词句组成一段文字,以概括加拿大地理环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气候温暖地大物博地广人稀人口稠密气候寒冷工农业发达煤、铁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森林密布交通便利交通不便城市集中城市分散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可以概括为:加拿大是一个地广人稀、地大物博、气候寒冷、矿产资源丰富、森林密布、城市集中、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