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液位检测方法与装置20 引言液位检测在许多控制领域已经较为常见, 按原理分为浮子式[ 1 ] 、压力式[ 2] 、电容式[ 3 ] 、光纤式[ 4 ] 等。
这些检测方法和装置均有各自的原理、特殊结构、适用场合。
在一些测量中, 需避免测量仪器与被测液体直接接触, 此时这些方法便不适用。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液位检测方法[ 5~ 7] , 是将液位的变化转换为光信号的变化, 无需与被测液体直接接触, 可以满足上述场合。
但如果待测液体的液面有气泡, 光线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会由于液面气泡的干扰而偏离其理论上的传播路径, 导致结果不准确。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光电传感器和动态阈值的液位检测方法与装置, 可以很好地克服测量中由于气泡引起的干扰, 得到较好的液位控制精度。
1 原理本检测装置的光电传感器位置如图1 所示, 包括设置于透明玻璃管一侧的上下2 个特性一致的L E D 光源, 对应的水平放置的2 个特性一致的光电管, 两对传感器相应设有高度比液面厚度稍大的通光孔。
假设待测液体成分以水为主, 折射率n 约为1 . 33 3, 弯曲液面的边缘与玻璃管的接触角约为38 . 5[ 8] 。
光由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 当入射角大于某一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由折射率公式n = 1 / s in C , 可求得临界角C 为4 8. 6。
图1 光电传感器位置Fig 1 Position of optoele c t r o n i c se n so r测量过程中, 入射光线的入射角随着待测液体液面的上升逐渐增大, 当入射角大于48 . 6时发生全反射现象; 而通光孔处入射光发生全反射区域的面积达到最大时, 光电管所能接收到的光线光强达到最小, 因此, 待测液体的液面一次通过光电管对应一个最小光强值。
由于液面在上升过程中, 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故两对光电管在一次测量中测得收稿日期: 2009 03 19的最小值理论上相等。
以低液位测得的最小值为阈值, 对比阈值和目标控制液位的值即可以控制目标液位。
图 2 为弯曲液面经过传感器所采集的电压波形图。
图2 弯曲液面的电压曲线Fig 2 Vol tage c u rv e of c u r v ed li qu i d s u r f a ce2 硬件设计装置的总体电路框图主要部分如图3 所示, 包括光源1, 光源2 , 光电管1 , 光电管2 , A/ D 转换模块、单片机模块。
其中, 发光器件为L E D, 光电管为光敏二极管, A / D 转换采用M A XIM 公司的12 位A / D 芯片M A X12 46 , 单片机为S i l i c o n L ab s的C80 51 F3 40 。
图3 总体电路框图Fi g 3 Block dia gram of total ci r c u i t光源部分采用特性一致的两光电对管, 用精密电压调节器T L 43 1组成恒流电路驱动两L E D产生相同的光强。
恒流电路图如图4 所示, T L 43 1的RE F端恒定为2 . 5 V , 经R4 转换为恒定电流1 m A, 2 个L E D通过单片机的端口L1 ,L 2 被单片机控制分时点亮。
图5 检测程序流程图Fig 5 Fl ow chart of de t e c ti ve p r og r a m粘度等方面因素。
4 实验4. 1 测试条件玻璃管内径为10 m m ; 弯曲液面厚度为2 m m ; 光敏管与L E D 均为 5 m m 器件, 水平相对并分别位于玻璃管横切面轴线两侧, 光敏管与L E D 放置在遮光部件上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对应的通光孔宽为 2. 0 m m, 高为2. 8 mm ; 玻璃管与游标卡尺( 精度为0. 05 m m) 的活动端相连, 游标卡尺的另一端固定于铁架台上; 待测液体为V eidu o 全血质控液。
4. 2 测试方法使用本装置进行自动液位检测, 完成检测后移动游标卡尺活动端使液面到达预先设置的目标液位位置, 则游标卡尺读数为实际检测的液位与目标液位之间的高度偏差。
4. 3 实验结果分别用双光电传感器、动态阈值的方法和单光电传感器、固定阈值的方法重复测试 1 0 次待测液体液面有大量气泡情况下实测液位与目标的液位之间的偏差h1 与h2 , 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液位检测的偏差数据Tab 1 E r r o r of l iquid level dete c t i n g图4 恒流源电路图Fi g 4 C i r c uit d i a g r a m of constant current so u r ce3 软件设计检测方法的单片机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 5 所示。
首先, 用液面先到达的光电管 1 测得一最小值, 并作为阈值存储起来, 然后, 用待控制液面处的光电管2 测得的值与该阈值比较, 当二者相差最小时的液面位置为所要控制的液面位置。
此最小值为预设程序中的预设值, 设置该值时, 应考虑所需控制的液体注入速度、液面上升速度、液体实测液位与目标的液位的偏差( mm )h1 0. 05 0. 30 0. 05 0.150.300.400.000.250.350.30h2 2. 45 0. 95 3. 75 5.051.902.753.954.853.254.30经计算双光电传感、动态阈值方法测试结果平均误差为0 . 22 mm , 标准差为0. 14 mm ; 而普通的单传感器、固定阈值方法[5 ]的测试结果, 平均误差为3 . 32 m m,标准差为1. 32 mm 。
其他的一些透射式或者反射式光电液面检测装置由于所用方法的局限性也无法在有气泡干扰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准确性。
由测试结果可见, 一般的方法在多气泡干扰情况下结果不稳定, 精度不高; 而本文提出的液位检测方法与装置性能稳定, 检测精度在多气泡干扰情况下仍可达0 . 2 mm。
( 下转第7 8页)实时的连续定位。
图 3 系统软件流程图Fig 3 Flowc h art of sy stem sof t w a r e参考文献:[ 1] 潘琢金. C 8051F 020/ 1/ 2/ 3 混合信号 ISP F L A SH 微控制器数据手册[ D B/ OL ] . [ 2007 07 22] . ht t p: w w w. x hl. c o m. c n/ sjsc / sjsc d et ail . as p? sid= 22.[ 2] P N I C o rp o rat i o n. S E N - S65 m a g net o - induct i v e se ns o r [ DB/OL ] . [ 2008 04 25 ] . ht t p: ww w . pnic o rp. c o m/ pr o duc t s/ all / sen - x y - a k a - se n - r# spe c i f i cat i o n s . [ 3]P N I C o r p o r a t ion . 3- a x i s m a g n et o - induct i v e se n s o r dri v e r a n dc o n t r o l le r w ith SPI serial inte r f ace [ DB/ O L ] . [ 2008 04 25] . ht - t p: ww w . pnic o r p. c o m / pr od uc t s / all / sen - x y - a k a - s en - r # spec i f ic a t i o n s.[ 4] Fr ee sca le Sem ic o nduct o r In c. 1. 5 g n ~ 6 g n t h ree ax is l o w - g nm icr o m a c hin ed ac c el er o m e t er[ DB/ O L ] . [ 2008 05 30] . ht t p: w w w . f re e sc a l e. c o m / w eba p p/ s ea r ch/ S erp. jsp? S el ect e - d A s set = D o c u m e n t at i o n .[ 5] S ie m ens. M C 55 s ie m e n s cel lula r e n g i ne [ DB / O L ] . [ 2005 0429] . ht tp: w w w . sie m en s. c o m / w m.[ 6] 孙 鑫, 余安萍. V C+ + 深 入详解[ M ] . 北 京: 电子 工业出 版社, 2006: 523- 556.[ 7] 刘 骜. 流 量计远 程维 护系 统的 设计 [ D ] . 杭 州: 浙 江大 学,5 结 论图 4 定位结果Fig 4 Position r e s u l t2007: 38- 47.[ 8] 陈建春. V i sual C+ + 开发 G IS 系统[ M ] .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1- 614.[ 9] 马 亮. 车载定位系统中电子地 图的制作及地图 匹配计[ D ] .本文设计了一 种基 于 S O C 的 组合 定位 终端 器。
该 系 统具有体积小、重量 轻、功 耗 低、无 盲 区等 特 点, 通过 采用 GPS 和数字指南针组合定位, 系统消除了单一 GPS 定位存 在 的定位盲区等缺点, 而且, 系统的定位精度也得到了提高。
武汉: 武汉科技大学, 2008: 14- 38.作者简介:龚 敏( 1985- ) , 男, 湖 南益阳人, 研究 生, 研究方向为 控制理 论与控制工程。
( 上接第 7 4 页) 5 结 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双光电传感器和动 态阈值的液位检测方法 与装置, 可以 很好地 克服测量 中气 泡引起的干扰。
由测试结 果可见, 本液 位检测 装置性 能稳 定, 检测精度在多气泡干扰情况下仍可达 0. 2 m m 。
对于本 设计尚可在做以下改进: 采用 规格更 小的传 感器提高 系统 的分辨率; 提高装置配 套的器 材的精 度进一 步减少系 统固 有误差; 优化单片机程序等。
参考文献:[ 1] 杨建春, 陈伟民. 连 通式光 电液位 传感器 在桥梁 饶度检 测中的应用[ J ] .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6, 25( 8) : 79- 81.[ 2] 孙慧 卿, 郭 志友. 液位测 量仪 的研 制. 传 感器 与微 系统 [ J] .2002, 21( 8) : 26- 28.[ 3] 隋修武, 谢 望, 樊 玉铭, 等. 电容 式液位 传感器 的有限 元计算与误差分析[ J] .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8, 27( 6) : 53- 58. [ 4] 骆宇锋, 高应俊, 刘志 麟, 等. 新型光 纤液位 传感器 及其系 统研究[ J] .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5, 24( 5) : 19- 24.[ 5] 王 红, 李孔宁, 韩伟民. 光电式液面传 感器设计的 研究[ J ]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1996( 4) : 7- 9.[ 6] 史建军, 史红军, 史永基. 光学液位传感 器( 上) [ J ] . 传感 器世界, 2002( 9) : 15- 20.[ 7] 王伊卿, 赵万华, 施乐 平, 等. 光固化 快速成 型高分 辨率激 光液位检测系统的开发[ J] . 西安 交通大学 学报, 2008, 42 ( 11) :1394- 1397.[ 8] 苗润才, 朱 峰, 罗道斌. 激光反射法测 量弯曲液面 特性[ J ] .光子学报, 2007, 36( 10) : 35- 37.作者简介:田学隆( 1957- ) , 男, 重庆人, 教授, 主要研究方 向为生物 医学 检测与仪器、生物芯片与检测、生物物理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