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知识点486时间:2011-8-10 18:04:44 点击:、大多数的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氮)等主要1生物化学一、填空题核心提示:折、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形式是(a-螺旋)、(B-元素组成的,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2(疏3、维行蛋白质的空间结稳定的化学键主要有(氢键)、(盐键)、叠)(B-转角)(无规则卷曲)。
...水键)、(范德华力)等生物化学一、填空题、大多数的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氮)等主要元素组成的,组成蛋白1 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转角)(无规则卷曲)。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形式是(a-螺旋)、(B-折叠)(B-2、维行蛋白质的空间结稳定的化学键主要有(氢键)、(盐键)、(疏水键)、(范德华3 力)等非共价键和(二硫键)。
、使蛋白质沉淀常用的方法有(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某些酸类沉淀法)、4 (重金属盐沉淀法)。
、核酸分(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
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5 核酸彻底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碳酸)、(戊糖)、(含氮碱),此即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
)、CA)和(鸟嘌呤B)两种,嘧啶碱主要有(胞嘧啶6、核酸中嘌呤碱主要有(腺嘌呤)和(胸腺嘧啶T)三种。
(尿嘧啶U、酶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能够在体内外起催化作用的生物催化剂),酶所催化的反应称7 为(酶促反应),酶的活性是指(酶的催化能力)。
8、酶促反应的特点有(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酶促反应速度受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9 )、(激活剂)、(抑制剂)(PH),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糖的消化吸收)、3.9-6.1mmol/L10、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浓度为((肝糖原的分解)、(糖异生作用),糖的正常去路有(氧化供能)、(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等),异常去路有(尿糖)。
,反应在(线12)分子ATP411、三羧酸循环中有(2)次脱羧()次脱氧反应,共生成(酮戊二酸脱氢酶粒)中进行,三种关键酶是(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a- 系)。
、由于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乳酸),因此,机体在严重缺氧情况下,会发生(乳酸)中12 毒。
、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其次是(构成组织细胞的成分),人类食物中的13 糖主要是(淀粉)。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可引起(持续)性(高血糖),14 1甚至出现(糖尿)),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生H2O、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生成(CO2)和(15 物氧化),又称为(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两FADH2、体内重要的两条呼吸链是(NADH氧化呼吸链)和(16 2ATP)。
条呼吸链ATP的生成数分别是(3ATP)和()H2O17、氧化磷酸化作用是指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的传递交给(氧)生成(ATP)的过程相(偶联)的作用。
的过程与(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主要方式为(氧化磷酸化),其次是(底物水平磷酸化)。
18、体内生成脱a-CO2是通过(有机物)的脱羧反应生成的,根据脱羧的位置不同,可分为(19、体内脱羧)。
羧)和(B-氧化过程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个步每一次B-20、脂酰CoA )。
)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辅酶A骤。
生成一分子(乙酰辅酶A )四种。
LDL)、(HDL21、血浆脂蛋白密度分类法分(CM)、(VLDL)、(、LDL由(蛋白质)、(脂肪)、(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四种成分组成。
22、氮平衡是指(人体每天摄入氮量与排出氮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其类型有(氮的部平23衡)、(氮的正平衡)和(氮的负平衡),健康成年人应维持氮的(总)平衡,而生长期儿童应为氮的(正)平衡。
、机体氨基酸脱氨基方式有(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24酮酸)和(氨)两a-三种,其中以(联合脱氨基作用)方式为主,氨基酸脱氨基后产物有((氧化供能),(生成非必需氨基酸)、种,前者在体内的代谢去路有(转变成糖及脂肪)、后者在体内的代谢去路有(生成尿素)、(合成谷氨酰胺)、(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含氮化合物)。
、尿素的合成实质上是机体对氨的一种(解毒)方式,尿素的合成部位是(肝脏),尿25)分子二氧12)分子氨和(素的合成途径是(鸟氨酸循环)。
每合成一分子尿素可消耗(化碳,合成的尿素可经(肾脏)排泄。
))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在反转录酶催化下,合成(DNA26、反转录是以(RNA 的过程。
)合成时的中间产物。
27、冈崎片段是(DNA)三种,它们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主要功rRNAtRNA)和()、(28、RNA有(mRNA(活化和转运氨基酸的工具)和(蛋白质生物合能分别是(合成蛋白质肽链的直接模板)、成的场所)。
),血浆占体),其中细胞外液占体重的(百分之2029、正常人体液占体重的(百分之60 重的(百分之5)。
离子对心肌的兴奋性有(增强)作用。
离子对心肌的兴奋性有(抑制)作用,30、KCa 31、血钙在体内以(扩散钙)和(非扩散钙)两种形式存在。
、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血液的缓冲对)、(肺的调节)、(肾的调节)三32 方面的作用。
2作用)的重吸收)、(尿液的酸化)、(泌NH333、肾调节酸碱平衡,是通过(NaHCO3 三方面来实现的。
、剧烈呕吐丢失大量胃液,可能发生(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泄时可能发生(代谢性34 酸)中毒。
、生物转化的第一相反应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第二相反应35 是(结合反应)。
、主要在肝进行的物质代谢有(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维生素36 代谢)、(激素代谢)。
、粪便的颜色主要来源是(粪胆素),尿的颜色主要来自(尿胆素),尿三胆是指(尿37 中胆红素)、(胆素原)、(尿胆素)生物化学名词、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即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从分子水平探讨1 生命现象的科学。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它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
)-CONH-氨基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学键(肽键: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3、称为肽键。
溶液时,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所带正、负电荷数、等电点:蛋白质在某一PH4 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相等,成为兼性离子(两性离子)。
此时溶液的PH射线、超超波及强烈震荡)或、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如高温、高压、紫外线、X5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有机溶剂)作用下,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降低以至丧失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6、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能够在体内外起催化作用的生物催化剂。
7、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8、酶的必需基团:酶分子中,与酶活性相关的化学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
、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在酶的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形成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区域,9 能与底物特异性地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酶原的激活: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在合适的条件下和特定的部位,无活性的10 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其实质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同工酶:是指催化同一化学反应,但酶原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特征等不11 同的一组酶。
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的12 无氧氧化,由于此过程与酵母菌使糖的发酵过程相似,故又称为糖酵解。
并释放能量的H2O和13、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生成CO2 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
时称为高血糖。
当血糖浓度高于7.22mmol/L14、糖尿: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高于 3 ,超过了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能力(称为肾糖阈)时,尿中可出现葡萄糖,称8.89mmol/L 为糖尿。
、生物氧化(细胞呼吸或组织呼吸):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彻底15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由于此过程与细胞利用氧和生成H2OCO2和氧化生成CO2有关,故又称为细胞呼吸或组织呼吸。
、呼吸链:线粒体是物质进行彻底氧化的重要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排列着一系列传递16)通过一个连续进行的链式反应逐步传递给氧生成2H体,能将代谢物脱下的一对氢原子(水,由于此过程与细胞的摄氧有密切关系,因此称为呼吸链。
、甘油三酯: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脱水缩合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
17脂肪动员:当饥饿或运动时贮存在人体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18此过程称为脂肪动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释放入血液,并运往全身各处组织细胞氧化利用,员。
脂肪酶、DG)脂肪酶、甘油二酯(19、激素的敏感性脂肪酶:脂肪水解是在甘油三酯(TG))脂肪酶的作用下完成,其中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肪动员的限速酶,其活性甘油一酯(MG 受多种激素的调控,因此称它为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脂解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能激活甘油三酯20 脂肪酶,促进脂肪动员,这些激素称为脂解激素。
21、抗脂解激素:胰岛素可降低甘油三酯脂肪酶的活性,所以称它为抗脂解激素。
、酮血症:如果长期饥饿、严重糖尿病时,体内脂肪动员加强,肝内生成的酮体超过肝22可引起酮症酸中毒,酮体是酸性物质,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导致血中酮体升高称酮血症。
丙酮量增多经肺呼出,病人呼出的气味有酮味,即烂苹果味。
23、氮平衡:人体每天摄入氮量与排出氮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氮平衡。
时,尿酸盐晶体易沉积于关节、软组织、0.48mmol/L24、痛风症:当血浆中尿酸含量高于软骨及肾等处,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肾疾病原,临床上称为痛风症。
临床上用嘌呤醇治疗痛风症。
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归纳为遗传学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年Crick25、中心法则:1958 蛋白质(翻译)的流动方向。
DNA-RNA转录,再由RNA-信息从DNA-DNA 复制,或从的一条链,另DNA、半保留复制:在每个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中,一条链保留了亲代26 一条链是重新合成的,故将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片段DNA27、冈崎片段:随从链是在分段合成引物的基础上非连续合成的,这些不连续的最先是由日本科学家冈崎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称为冈崎片段。
的方向,每3'5'-四种核苷酸,从、分子中含有mRNAA、GC、U、遗传密码或密码子:28 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称为遗传密码或密码子。
29、生物转化:各类非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代谢转变过程我为生物转化。
、黄疸:各种病因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升高,可引起皮肤、黏膜、巩膜的黄染现象称30 为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