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降排水技术交底.

基坑降排水技术交底.


效降水,管井布置在基坑中部,为方便土方开挖,管井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基坑开挖时注意降水井保护,确保整个开挖过程基坑有效降水。
做好降水井施工安排,基坑降水应在基坑开挖前 20 天开始,确保开挖时土体含水
较小,土体干燥。
5.2 施工工艺
下图为井管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8

参加单位

xxxx

地道施工队
5

参加单位

xxxx

地道施工队
参加人员(签名)
编号: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xxxx
部位名称
井管降水
工序名称
井管降水
交底日期
交底单位
项目部
交底人
接收单位
地道施工队
接收人
交底提要:
一、工程概况;二、适用范围;三、施工前准备;四、基坑降排水布置;五、基坑降水;六、降
水井验收质量标准;七、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八、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3
水坑一个。在作底板垫层混凝土时,水沟和积水井应用细石混凝土回填。 ⑶坡脚积水坑应稍大,并可以具备多台水泵抽水条件,采用竹筐或铁丝滤网等隔离
杂物,防止水泵堵塞。 ⑷应急发电机正常运转,在暴雨停电时发挥作用,供基坑排水使用。
会 签 栏
编号:
工程名称 工序名称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xxxx
参加单位
地道施工队
பைடு நூலகம்
工技术交底记录
参加人员(签名)
xxxx
井管降水 项目部 地道施工队
部位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人 接收人
4
井管降水
交底提要: 一、工程概况;二、适用范围;三、施工前准备;四、基坑降排水布置;五、基坑降水;六、降 水井验收质量标准;七、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八、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基坑开挖前 20 天开始基坑坑内降水,基坑开挖期间随开挖逐步降低地下水位,基 坑外不降水。基坑降水期间要始终保持降水深度低于基坑开挖面 0.5m,待顶板覆土完 成后方可停止降水。管井所抽地下水排入基坑外侧排水沟中,经三级沉淀池沉淀后排入 集水井或周边市政雨污水管网中。
(2)准备空压机抽水,用于洗井,吹出管底沉淤,直至水清不含砂为止。
(3)预制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隙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管前必须测量
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下井管。
(4)潜水泵及其配套设施共34套,用于降水。
1

参加单位

xxxxx

地道施工队
参加人员(签名)
2
编号: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6
集水井井壁用滤水管等透水材料,坑内集水用水泵排至地面市政雨、污水系统中;雨季 施工必须加强排水措施,及时引排水,确保工程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用,做到大雨后能 立即复工。
4.2.2、基坑外排水 水沟根据设计图纸采取砖砌的形式,先切割路面,开挖沟槽砖砌后用水泥砂浆抹光。 排水沟的宽度深度均为 0.3m,沟底设置 0.2%的坡度,水沟每 50m 设置一处集水 井。过路的水沟上部制作盖板,不准堆物且须保持清洁畅通,排水沟经过南北端大门一 侧三级沉淀池后(三级沉淀池设置见已审批的临建方案),将水排入下水道。
地道施工队
接收人
交底提要:
一、工程概况;二、适用范围;三、施工前准备;四、基坑降排水布置;五、基坑降水;六、降
水井验收质量标准;七、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八、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五、基坑降水
5.1、降水施工
按设计要求,基坑采用管井降水,沿基坑纵向布置 34 口管井,布置间距 10-15m ,为有
图 4.1-1 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4.2、基坑排水 4.2.1、基坑内排水 基坑分层分步开挖,注意保持土体临时边坡的稳定并加强排水,基坑内分级设排水 明沟及集水井。基坑内排水沟设于基坑内四周坡脚处,其边缘距离基坑围护结构内壁不 小于0.5m,沟底宽度不小于0.3m,纵向坡度不小于0.2%,沟底应比基坑开挖底低约 0.5m; 在基坑的四角及基坑边每隔 50m 左右设一集水井,集水井井底应比排水沟底低约 1.0m,
(1)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可分为空隙潜水和微承压水。
(2)土层使用一排共 34 口降水井对本基坑进行降水,降水井标准间距为 10~
15m,布置在基坑中线上。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 xxxxxx,基坑降、排水施工。
三、施工前准备 (1)成孔施工机械选用GPS-10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直径为600mm。
编号: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xxxx
部位名称
井管降水
工序名称
井管降水
交底日期
交底单位
项目部
交底人
接收单位
地道施工队
接收人
交底提要:
一、工程概况;二、适用范围;三、施工前准备;四、基坑降排水布置;五、基坑降水;六、降
水井验收质量标准;七、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八、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图 5.2.2-1 施工场地周围排水示意图
同时在冠梁边缘修筑宽为 15cm、高为 20cm 的钢筋混凝土挡水坎,防止地表水倒 灌入基坑内。
会 签 栏
编号:
xxxx
参加单位
地道施工队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参加人员(签名)
7
工程名称
xxxx
部位名称
井管降水
工序名称
井管降水
交底日期
交底单位
项目部
交底人
接收单位
坑内土体稳定,降低地基承载力,对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造成影响。 4.1、基坑降水
在基坑内设置34口降水井,综合考虑各个区域的降水要求、地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
护深度布置,坑内地下水位应低于开挖深度1~2m,暗埋段平均降水深度为10m,泵房
位置降水最深为14m。坑内排水主要采取在坡脚或结构施工与土方开挖交接处设置积水 沟槽、积水井等方式,在暴雨天气为防止开挖土体冲刷后不稳定,用彩条布等覆盖土坡,
参加人员(签名)
工程名称
xxxx
部位名称
井管降水
工序名称
井管降水
交底日期
交底单位
项目部
交底人
接收单位
地道施工队
接收人
交底提要:
一、工程概况;二、适用范围;三、施工前准备;四、基坑降排水布置;五、基坑降水;六、降
水井验收质量标准;七、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八、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四、基坑降排水布置
地道施工应做好防排水工作,避免场内地表水和基坑内滞水,造成基坑泡水,破坏
将水汇至坡脚积水沟槽用大功率水泵及时排出基坑外。具体要求如下:
⑴汇水沟底于基坑坡底面,沟深0.3~0.5m,底宽0.5m,或方形明沟,用细石混凝
土铺底,沟底设置0.2%~0.5%的纵坡,使水流不致于阻塞,沟槽低点设置积水坑放置
水泵抽水。
⑵汇水沟设置于基坑两侧,距围护墙1m左右,每2层土坡脚设置横向水沟一条、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