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形态解剖学

植物形态解剖学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分子生物学兴起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Watson and Crick)用X射线衍射法得 出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1961 年尼伦堡(Nirenberg)等通过研究,确定了一种氨基酸的 “密码”。 分子生物学的成就,使细胞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实验细胞学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细胞学家与所有实验生物学家合作。由于 互相合作,互相渗透,发现了很多新问题,纠正了一些错误 认识。例如,生化细胞学得到发展。1924年孚尔根(Feulgen) 等首次介绍了DNA反应的方法。本斯莱(Bensley,1934)等用 超速离心机将细胞内线粒体分离出来。
㈡ 植物细胞的大小
1.显微镜的分辨率和细胞大小的计量单位
细胞大小的计量单位: 1㎜=1000μm(微米) 1 μm=1000nm(毫微米或纳米) 1nm=10埃 1mm=103 μm=106nm=107埃
光学水平下多用“微米”,电镜下多用“纳米”。埃已经达 到原子水平,在生物学中应用不多。
分辨率:能区别二点间的最小距离。人眼分辩率为0.1mm;光 学显微镜为0.2-0.3 μm;电镜为0.25nm。
于植物体各部的储藏细胞中。 功能:为淀粉和脂肪的合成中心,储藏淀粉的称淀粉体,形 成油滴的则称为造油体。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质体的发育(图示)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质——⑵细胞器
2.线粒体: 形态结构:光学显微镜下呈球状、棒状或线 状颗粒,直径0.5-1 μm,长度1-2μm。电镜 下,由双层膜包裹着,内膜内折,形成许多 隔板或管状突起,称为嵴,在二层被膜之间 及中心腔内为基质。 功能: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是细胞能量代谢中心。
细胞质——⑵细胞器
有色体:
无叶绿素,仅含胡萝卜素类色素的质体为有色体。因此,多 呈黄色、橙色或橙红色。有色体多存在于果实、花瓣或植物体 的其他部分,如胡萝卜的根、西红柿、红辣椒及一些花瓣。
功能:积聚淀粉和脂类,在花和果实中具有吸引昆虫和其他 动物传粉及传播果实、种子的作用。
白色体:不含色素的质体。为无色颗粒状,不形成基粒。存在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⑴ 质膜
质膜的功能: 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信息传递 抵抗病原物的侵入 参与细胞间识别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质——⑵细胞器
⑵ 细胞器 定义:散布于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 能的原生质微结构或微器官。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某些细胞器的外部 形态,但所有细胞的内部结构均属亚显 微结构。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㈠ 植物细胞的形状
单细胞植物体及游离细胞:近球形。 多细胞植物体:
未分化或初步分化的细胞(主要是分生组织细胞)多为十四 面体。 已分化成熟的细胞(成熟组织细胞),因行使功能的不同而 呈各种形状。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核结构示意图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核
② 细胞核的组成
示:DNA、染色质 与染色体的关系。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核
③ 细胞核功能: 储存和传送遗传信息,在遗 传上,核内遗传物质的遗传 占主导地位。 控制整个细胞的生命活动。
2020/12/13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2.植物细胞的大小
植物细胞一般都很小: 细菌:一般为0.5 μm 种子植物:一般为10-100 μm
▪ 生物细胞一般都需在显微镜下才能分辨,但也有直径超过人 眼分辩率(0.1 μm )的,如棉种皮纤维、桔肉细胞、西瓜果 肉细胞等。 极端的如苎麻韧皮纤维,其长可达550mm。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4.细胞全能性
一个完整的活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植物体的潜能。即为细胞全 能性。
细胞全能性是现代生物学中许多领域的理论基础。如胚胎理 论和技术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克隆技术等等。 细胞全能性的理论基础:一个生物体上任一活细胞均携带有 该种生物所有的遗传信息。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核
② 细胞核的组成: 核质:核膜以内除核仁以外的部分。 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 式,电镜下为网状细丝状结构。其主要成 分是DNA和组蛋白。当细胞分裂开始时, 其结构进行螺旋化而转变为光学显微镜可 分辨的染色体状态。 核液:核内没有明显结构的基质,化学成 分尚未完全弄清,现已知含有蛋白质、 RNA和多种酶。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植物细胞微小的原因
第一、细胞核所能控制的体积有限。 第二、细胞体积越小,其比表面越大。
▪ 一般来说,生理活跃的细胞较小,而代谢活动弱的细胞体积较大。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
概述 ㈠ 原生质体 ㈡ 细胞壁
2020/12/13
单位膜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
定义 叶绿体 质体 有色体 线粒体 白色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核糖体 液泡 溶酶体 圆球体 微体 微管和微丝
九江学院 陈晔
㈠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的划分 原生质体结构的划分有三种观点: ▪ 分为质膜、细胞核和细胞质三部分。将 细胞质定义为: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 的原生质。 ▪ 分为质膜和细胞质二部分。细胞质定义 为:质膜以内所有原生质(包括细胞 核)。 ▪ 分为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定义为细 胞核以外,细胞壁以内所有原生质,包 括质膜、细胞器和胞基质。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质——⑵细胞器
叶绿体:
形态结构:光学显微镜下仅可识别其外部形态,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多呈球形、卵形或凸透镜形。 直径4-10μm,厚度1-2 μm.。电镜下可观察其 内部结构,表面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膜形成 的许多圆盘状的类囊体(基粒片层)相互重叠, 形成一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基粒之间由 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叶绿体的其余 空间为基质所充满。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原生质体的划分 1.细胞核
2.细胞质 3.内膜系统
2020/12/13
㈠ 原生质体
位置形状和大小 细胞核的组成 细胞核的功能
质膜 细胞器 胞基质
结构 性质及功能
核膜 核仁 核质
染色质 核液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核
细胞核
② 细胞核的组成: 核膜:为核最外的一层与细胞质分界的薄膜。 结构:由内外二层膜构成,膜上有许多小孔, 称核孔。 功能:核膜是核和细胞质之间的屏障和通道。 核孔和膜的非孔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通透性, 可以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 核仁:核内的球形结构,一般为1个或2个。是核 内合成和贮藏RNA的场所,其大小随细胞生理状 态而变化。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线粒体结构图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线粒体超微结构图(电镜照片)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质——⑵细胞器
单位膜模型:
单位膜模型示意图
暗带(厚约2nm,为蛋白质) 明带(厚约3.5nm,为类脂) 暗带(厚约2nm,为蛋白质)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质膜模型示意图
2.细胞质——⑴ 质膜——质膜的结构 流动镶嵌模型:相互平行排列的二层磷脂分子(脂双分子层) 构成质膜的骨架,每一层的磷脂分子间相互平行且均与膜垂直。 两层磷脂分子含磷酸的亲水的头部分别朝向膜的内、外方,由 脂肪酸的烃链所构成疏水的尾部朝向中间,二排分子尾尾相接, 构成一个包围细胞质的连续脂质分子层。在此基础上,各种蛋 白质以不同方式镶嵌其上。可以是包埋于其中,可以是贯穿于 脂双分子层,可以是附着于两面,可以是镶嵌于两面。而且这 一结构具有流动性。
这样,以脂双分子层为骨架,各种蛋白质以各种方式镶嵌其 上,具有流动性的质膜的结构模型,即为流动镶嵌模型。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质——⑴ 质膜
质膜的性质及功能 质膜的性质: 质膜最突出的特性是选择透性,选择透性 与膜蛋白有关,膜蛋白大多是特异的酶类,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具有“识别”、“捕 捉”和“释放”某些物质的能力,从而对 物质的透过起控制作用。 这种特性是生活的生物膜所特有的。一旦 细胞死亡,膜的选择透性便消失。物质便 能自由透过了。(死尸溢出水分原因在此)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㈠ 原生质体
1.细胞核
① 位置、形状和大小:
未成熟细胞:位于中央或接 近中央,近球形,核大(指 在细胞中所占比例大)。
成熟细胞:因中央液泡的形 成并占据细胞内绝大部分空 间,将细胞质连同细胞核挤 于边缘靠近壁的位置;核的 形状也多被挤扁;核小。
2020/12/13
2020/12/13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器
2020/12/13
微管
九江学院 陈晔
细胞质——⑵细胞器
1、质体: ▪ 质体为参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的有关细 胞器。为植物细胞特有结构,根据色素的有无 和种类的不同,可将质体分为叶绿体、有色体 (杂色体)和白色体(无色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