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要播种与育苗技术简介

主要播种与育苗技术简介

主要播种与育苗技术简介一、营养块播种与育苗技术营养块播种与育苗技术与营养钵播种与育苗技术相似。

一般按棉田面积10%左右的比例,在大田附近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土壤作苗床。

育苗前,将土壤翻耕13∽17 cm深,然后拾尽草根、石砾,再将土地整细整平,做成1.2∽1.5 m宽的苗床,并在两苗床间留走道30∽50 cm。

同时,在床土中加入腐熟、过筛的优质堆肥、厩肥和适量速效磷肥,整细拌匀,泼水至表层浸透后,用锄或齿耙轻拌,使1∽1.3 cm深的土层稍现泥浆为止,然后将床面收浆紧皮,泥不粘刀时,随即用划格器(或刀、锹等)划成5∽8 cm见方的营养块,划口深约3∽5 cm。

在趁土湿润时,每个方格中播入精选棉子1∽2粒,盖细土约2 cm厚,并加盖塑料薄膜保温育苗,移栽时,用铁铲从棉苗根下底部5cm平铲起苗。

每公顷大田宜制45000个以上的营养块。

二、营养钵播种与育苗技术(1)苗床准备苗床位置应在先年冬季确定,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和靠近棉田的地方,表土层必须肥沃,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的比例一般为l : 15 ,苗床宽约为1.2m 。

苗床地块不能年年连用。

在制钵前15∽20d,将苗床表土挖松,每10m2苗床施优质土杂肥45kg,腐熟人畜粪水约60kg,氯化钾0.3kg,过磷酸钙0.3kg,或施入相应养分含量的复合肥或棉花苗床专用肥,浅锄,将肥土混匀用薄膜覆盖备用。

人工制钵用直径7∽8cm 的制钵器制钵,先将土用水调至手捏成团,距地面1.2m 高落地自然散开为宜。

将制好的钵子整齐排列于苗床上,苗床四周用细土或细砂填平围好。

随后播种,或用薄膜盖好备用。

棉花营养钵育苗机械化制钵,采用冲压式制钵机制钵,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喂入料斗后,由冲头在钵筒内冲压成型,再由冲杆将钵体推出钵筒,经输送带送出。

湖北宜昌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ZB-45型轻便制钵机,钵体直径45mm,高60cm,种孔深13mm,与1.3千瓦的单机电机或柴油机配套,每小时可制钵6000个。

每公顷大田宜制45000个以上的营养钵。

(2)播种与覆膜在播种前按大田每公顷准备5250∽6000g适宜本地种植的棉种。

未开包的新种子,农户不需晒种、选种和消毒处理。

营养钵苗床育苗时,每钵下子2粒,大多出来2苗,为节省种子和定苗用工,多采用一钵一粒的方法。

采取湿钵、干籽、湿砂(或细土)播种,盖土1.5∽2cm ,然后盖膜,且覆膜育苗方式不断改进。

根据覆膜育苗方式,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

表1 播种日期(3)苗床管理主要是抓住保温、保湿、炼苗、除草和病虫防治。

①保温保湿 a.地膜平铺覆盖育苗。

出苗后随即揭膜,随后的管理与露地育苗相同。

b.棚架覆盖育苗。

在用竹、木或钢筋搭成的半圆形拱棚上盖膜,播种至出苗阶段密封保温,出苗后至第一片真叶前,膜内保持20~25℃,阴、雨天白天揭开两头的膜,晴天昼揭夜盖,保温散湿。

二片真叶后,雨天盖顶防雨,并逐渐过渡到全天揭膜炼苗;三片真叶后,全天揭膜,若遇寒潮则应盖膜保温,做到苗床苗不见“天水”,“苗不移栽,膜不离床”。

C.双膜覆盖育苗。

播种后随即地膜平铺覆盖,再架拱棚盖薄膜。

出苗后揭去地膜。

留拱棚盖膜保温育苗。

d.塑料大棚(或温室)育苗,由于其增温保湿效果好,便于管理操作,是培育早壮苗的理想方式,能为高产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实现集约化工厂育苗的途径之一。

②除草苗床中的杂草既消耗肥料,又占用了棉苗生长的空间,使棉苗素质下降,且取苗时容易弄破钵体浪费健苗。

“床草净”既具有苗床除草作用,又能控制棉苗长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除草剂。

在播种覆土后,用床草净1支( 2 ml)兑水1kg均匀喷施15 m2左右床面(不可重复使用),可以起到除草、缩短棉苗子叶节以下茎秆的高度、叶片增绿增厚、增加抗逆性的作用。

③化学调控视苗情而定,棉苗旺,出第2片真叶前喷一次壮苗素或缩节胺,移栽前一天喷一次2000~3000倍的“802”液。

④病虫害防治湖南省棉花苗床期的主要害虫有棉蚜虫、棉蓟马、棉红蜘蛛地老虎、蜗牛等。

防治棉蚜、棉蓟马用10%比虫啉3 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用2 0%螨灵(俗名螨净)2 500倍液喷雾。

对地老虎,可选用25%掘地龙,或25%土狼1 000倍液灌根或于傍晚喷雾;对蜗牛,可选晴天傍晚用6%蜗克星颗粒剂撒施棉苗根部;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叶斑病等,常用药剂有波尔多液、万家丰、托布津等。

一般苗床期,视病虫危害程度,喷2~3次杀虫(病)药剂。

⑤施肥送嫁肥是苗床施大田起作用的肥。

一般在栽前2~5d追施,每10m2苗床用尿素1kg、磷酸二氢钾0.2kg对水100kg或用稀薄人畜粪100~150kg浇施苗床,其作用是缩短缓苗期,促进早发。

注意施用时间不能超过移栽前5d,超过了反而会使缓苗时间延长。

(4)搬钵蹲苗由于苗钵营养状况好,精心的培管,生长速度快,而移栽到大田后,棉花搬动,根系受到破坏,环境变差,这样在大田里就有了一个缓苗阶段,如遇上高温干旱会有10~15 d的停滞生长而不能早发。

为了克服这个矛盾,在苗床实行搬钵蹲苗是个最好的办法。

通过搬钵可以达到苗矮壮,减轻病害,起到调节人力矛盾。

缩短大田缓苗期的作用。

一般棉苗长到二叶期前后或移栽前10~15d选择晴天进行搬钵。

搬钵时注意大小苗要分开,以促进棉苗平衡生长。

搬钵后要做到“三补一增”,即补土、补水、看苗补肥和盖膜增温。

补土、补水可防干晒失水而形成僵苗;看苗补肥即土肥苗旺可不施肥,反之土瘦苗弱应及时补肥,方法是每I 2~1 5m长苗床用尿素I00~150g结合补水进行喷施或浇施;随后盖膜增温(气温高时两头保持通风)。

另外,对生长过旺棉苗可提倡应用化控蹲苗,选用25%助壮素ImL加水12~14kg快速喷雾。

三、露地直播育苗技术露地直播棉指大田直接播种,不覆盖地膜。

由于无保温保湿覆盖,因此,力争一播全苗,做到早苗、齐苗、匀苗、壮苗是高产栽培基本要求。

湖南主产棉区大部分实现了育苗移栽,但近年来发展直接播种,而且分散棉区,一般采用露地直播或套播棉。

1.种子处理:播种前,将棉种进行复选,选择健壮、饱满无病虫的种子。

方法有浸泡水选、人工粒选等。

然后将选用的种子复晒,脱绒、包衣。

目前市场供应的杂交棉种已对棉种进行脱绒、消毒、精选、包衣等处理,种子质量高,可直接用于生产。

2.整地与除草:直播棉地,要求冬前翻耕,播种前整地。

开好垄沟和围沟。

整地要求表层细碎,上虚下实。

除草时可使用除草剂,应用较多的是草甘膦,移栽前2~7天,抢晴天,每亩用0.5~1千克,兑水喷施。

有前作的棉地除草,如中晚熟油菜、小麦地,应在护理前作的基础上,将预留棉行杂草清除干净后进行点播或条播。

但应注意,草甘膦是灭生性的除草剂,喷施时不能伤及前作物。

3.播种期:适时播种,是争取一播全苗的关键。

湖南棉花播种期间寒流频繁,气温极不稳定。

因此,应注意天气预报,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4℃时,抢晴爽土播种。

湖南棉区直播棉,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

4.施肥:播种前应在播种沟或穴内的一侧施好基肥。

基肥以速氮肥和磷肥、有机肥混施为好。

一般每公顷用碳酸氢铵40千克,过磷酸钙450~750千克,土杂肥7500~15000千克。

然后在另一侧根据计划密度播种,盖种。

5.播种技术:播种质量要求播种行直、行距一致;下子均匀,无漏播、重播;深浅适当,覆土匀细紧密。

(1)播种量根据种子质量和留苗密度而定,一般播种粒数约为留苗数的5倍,条播每米内应有成实饱满种子25~30粒,每公顷播种75~90kg精选种子,点播约每公顷45kg,每穴3~4粒。

(2)种子出苗的好坏与播种深度关系密切。

棉花的两片子叶肥大,出苗阻力较大,播种不宜太深。

因此,播种时要求“浅沟、毛底、匀子、薄盖土”,盖种“深不过寸(不超过 3.0cm,以2cm左右最好,丘陵干旱区不超过5cm。

),浅不露子”。

6.合理密植:湖南中等肥力的棉田一般定苗3500株左右。

棉花齐苗后及时进行间苗定苗是取得壮苗的关键。

只有早定苗才能促苗健壮,从而防止病苗、减少死苗。

如定苗过晚,往往造成苗挤苗,相互争光、争水、争肥,易形成小苗、弱苗、高脚苗,而且许多棉苗挤在一起出,增加了病菌侵染和扩散的机会,常常会出现死苗“一窝窝、一串串”的现象。

棉花齐苗后就要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虫害苗,做到叶不搭叶。

如遇气候低温阴雨,要推迟间苗,也可进行二次间苗,按预定密度加倍留苗。

穴播棉田,棉花出苗更加拥挤,更要注意及早间苗,每穴留苗2~3棵。

棉花定苗是按预定密度规定的株距进行留苗,一般为了促使棉苗生长健壮,也应及早进行,定苗时间一般在2~3片真叶时为宜。

如果气候正常,棉苗生长良好,在劳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节省用工,也可进行一次性定苗。

定苗时,也不要把株距扣得太死,远近可适当调节,以留壮苗去弱苗为原则。

7.播种后田间管理:播种后,应检查是否有漏播或播后烂种现象;若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室内温水(60℃)催芽,进行补种。

棉苗出土前遇雨土壤板结,要抓紧中耕松土。

有前作的棉田,风、雨后应及时护理前作,改善棉行的温、光条件,清沟排水,确保无明涝、暗渍。

齐苗后,如遇到寒流来临,需预先喷施波尔多液、多菌灵等药剂,防治棉苗发病。

四、地膜覆盖直播育苗技术1.整地与施基肥地膜覆盖棉田对整地质量要求严格,只有整地精细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覆盖。

整地要求,底墒足,表墒好,上虚下实,平整细碎,无洼坑,无秸秆、残茬和杂草。

地膜覆盖后,前期不便破膜施肥,但根系从土壤中吸肥多、转化快、消耗大,故要增加基肥比例。

地膜棉基肥施用量以占总施肥量的1/3为宜。

每公顷施农家肥30~37.5t,氮、磷、钾复混肥料225~300kg。

于播种前半个月开沟深施,以利促壮防倒。

2.覆盖与播种地膜的种类较多,棉田可选用普通地膜(厚度0.014~0.016mm )、高密膜(厚度0.007~0.009mm)、线性膜(厚度0.01mm)和光解膜。

覆盖方式有:行间覆盖,包括隔行行间覆盖和单行行间覆盖以及根侧覆盖;根区覆盖,又可分为单行根区覆盖和双行根区覆盖两种。

地膜覆盖的播种方式可分先播种后覆盖和先覆盖后播种两种。

先播种后覆盖,保温效果好,但要适时放苗,较费工。

先覆盖后打孔播种,保墒效果较好,但穴口易板结。

地膜棉播种期一般比露地直播早5~7d。

湖南两熟棉区,播种期在4月5~20日范围内。

中等肥力棉田每亩2500株左右。

在覆膜前,土面喷洒除草剂。

如25%除草醚每公顷 4 . 5 ~6 .0kg ,或40 %氟乐灵2.25kg , 或40 %拉索,或25 %敌草隆 1.5~3.0kg ,对水750~900kg ,或用其他复配除草剂。

3.播种后田间管理①检查覆膜质量覆膜后为防地膜被风吹破,可在畦上每隔2~3m压一小土堆,并经常检查,发现破损及时封堵②及时放苗出膜、疏苗定苗当棉苗出土,子叶展平,变绿,且晚霜已过,要及时破膜放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