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体外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体外细胞培养条件和基本技术●体外细胞培养●体外培养物的生长生物学●细胞系和细胞株●培养物的冷冻与复苏●培养物的污染、检测和排除●一、体外细胞培养条件和基本技术体外细胞培养的优缺点优点:简化细胞的生长环境,方便施加实验因素,便于观测实验结果,便于获得均一细胞群,能够进行大规模生物制品的生产。
体外细胞培养不足之处:培养对象脱离了机体的整体支配和调控,细胞间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组织联系及相互作用。
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与在体时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分析实验结果时必须考虑这种差异。
一、体外细胞培养条件(一)、体外培养实验室1. 准备室2. 培养室:基本条件要求:清洁、无菌、干燥、不通风,并具有适宜的光线。
空气调节用中央空调或分体式空调机。
室顶安装紫外灯等消毒装置。
3. 缓冲室4. 其他实验室(二)、体外培养的设备和器具设备:1. 超静工作台,生物安全柜,净化室 2. 培养箱:温度,湿度,pH值3. 倒置显微镜4. 水净化装置:去离子水净化装置,石英玻璃蒸馏器,超纯水装置 5. 冰箱 6. 离心机7. 冷冻保存装置8. 高压蒸汽消毒装置:电热干燥箱,pH计,天平培养器具:1. 过滤除菌装置:Zeiss 滤器,抽滤式玻璃简易型滤器,针头式加压塑料小滤器2. 培养器皿:(1)溶液瓶(2)培养瓶(3)培养皿(4)多孔培养板(5)离心管3. 移液器4.筛网:金属筛网(不锈钢网、铜网),尼龙筛网(三)培养用液•水和平衡盐溶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 BSS)水:离子交换水,蒸馏水平衡盐溶液:主要成分:无机盐和葡萄糖常用BSS: PBS ,Ringer Earle ,D-Hanks,Hanks •培养液:1.天然培养液:1)血清:小牛血清,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 FBS),马血清,2)水解乳蛋白,3)胚胎渗出液2.合成培养液:合成培养基的种类MEM,RPMI 1640,McCoy 5A,HAM F12等3.无血清培养基:干粉型培养基的配制:1). 制备高质量的去离子水(玻璃三蒸馏水)或超纯水2). 加温水至15-30℃之间3). 加干粉入水中,搅拌令之溶解4). 加NaHCO3 5). 加水至最终量6). 必要时用1N HCl或1N NaOH调节pH,因滤过时pH 可能受影响7). 用0.22um或小于此微孔滤膜滤过消毒•其他用液:消化液等1.消化液:胰蛋白酶、EDTA溶液2.pH 调整液:NaHCO3溶液、HEPES溶液3.抗生素液:青链霉素常用的生长培养液:基本培养基80-90%血清(多用小牛血清) 10-20 %抗生素(多用青霉素100单位/毫升和链霉素100微克/毫升一、细胞体外培养的其它条件一)、无污染的气、液相环境:1、O2 (5%CO2 + 95% 空气,O2: 21%)2、CO2- pH3、液相环境-渗透压二)、温度三)、生长基质1、多聚赖氨酸:0.05mg/ml 2、纤维连接蛋白:1mg/ml 3、胶原:1~3mg/ml 4、层粘连蛋白:5~10 g/ml一、清洗和消毒1.1玻璃器皿的清洗:浸泡→刷洗→酸浸→冲洗浸酸液:强液:63克重铬酸钾,1000毫升浓硫酸,200毫升蒸馏水。
次强液:120克重铬酸钾,200毫升浓硫酸,1000毫升蒸馏水。
弱液:100克重铬酸钾,100毫升浓硫酸,1000毫升蒸馏水。
胶塞清洗:胶塞入水中浸泡→2%Na0H煮沸10-20分钟→自来水冲洗→1%稀盐酸浸泡30分钟→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漂洗2-3次,晾干备用1.2塑料器皿的清洗:2.包装:局部包装;全包装3.消毒:紫外线,干热消毒,湿热消毒,滤过消毒,射线消毒,消毒剂的使用二、体外细胞培养体外细胞培养类型:原代培养,继代培养一)、基本流程:1mm3的植块→植块培养原代培养:↗动物器官或大组织块→洗去血污→剔除多余成分↙组织剪碎→蛋白酶消化→机械吹打→铜网过滤→离心→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数→分离细胞培养二)、实验要点:1、常用实验材料的取材:胚胎、组织、人体手术或活检材料2、分散细胞的方法:1). 机械解离细胞法:吸管吹打法,过筛法,单细胞分离器2). 蛋白酶学处理法: 胰蛋白酶, 胶原酶3). 螯合剂解离细胞法: EDTA , 柠檬酸钠3、接种和培养过程::1). 植块培养:接种与培养:优点:比较简单,保留了在体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在体外培养时,植块内细胞容易存活和生长。
2).分散细胞培养:操作过程:优点:解除了植块内部细胞间的组织关系,从而可以反映出单个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可实现对单一细胞类型进行细胞生物学研究。
4、讨论和注意事项⏹相对于植块内的细胞,分离散细胞在体外更难以存活和生长。
⏹对于大多数贴壁依赖型细胞来说,如何尽快让接种的细胞贴壁,是决定培养物生长快慢的关键步骤。
可选用生长基质表面;降低浮力。
⏹细胞密度:105个/ml左右,对大多数动物细胞是比较适中的。
三)、原代细胞培养的注意事项1、培养液:培养基的选择,添加剂,培养液的酸碱度,换液。
2、培养的空间:通常培养液与液面上空间的体积比以1:10为宜。
一、原代培养物需要传代的指标:继代培养1、植块培养;2、分离细胞培养物;3、悬浮细胞培养物二、传代的过程1、主要材料:(1)蛋白酶消化液;(2)培养器皿;(3)培养液及平衡盐溶液2、方法:(1)贴壁生长细胞培养物的传代:吸去旧培养液→PBS 或D-Hanks洗→酶消化解离细胞→终止消化→吹打培养器皿底部→收集细胞、洗涤、调整细胞数→接种(2)悬浮培养物的传代:培养物移入离心管→离心、去上清→培养液重悬→接种培养皿→补加培养液三、传代培养的注意事项1、传代的时机与再培养的细胞密度2、传代数与培养物的生长●三、体外培养物的生长生物学一、培养细胞的生长与增殖⏹原代培养期:细胞性状与体内原组织相似性大,异质性。
⏹传代培养期:细胞增殖旺盛(潜伏期、指数生长期、停滞期),逐渐趋向同质化,正常细胞约可传30-50代,应及早冻存。
⏹衰退期:细胞增殖减慢,直至死亡。
二、体外细胞培养物的生长类型::(黏附型细胞;悬浮型细胞)1、黏附型细胞1)多数培养细胞贴附生长,属贴壁依赖性细胞。
2)体内:粘附全方位,外形具有复杂的立体特征。
体外:多数情况,细胞只有一个附着平面,外形一般与体内时明显不同。
成纤维细胞型:梭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多角形,胞体一般铺展很开,成群细胞呈现放射状、旋涡状等走行形式。
起源于中胚层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一般表现为此型,如成纤维细胞、肌肉细胞、骨与软骨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等。
上皮细胞型:扁平、多角形,细胞间相互衔接或呈镶嵌状紧密排列,呈“铺路石样”,形成单层膜。
起源于内、外胚层的细胞体外培养时可能呈现此型,如皮肤表皮及其衍生物、消化管上皮、肝胰、肺泡上皮等。
游走细胞型:细胞相互分散,一般不形成集落;在器皿壁上生长位置不固定,经常处于较活跃的变形和游走状态,因此外形不规则且不断变化。
主要是具有吞噬作用的单核巨噬细胞细胞系统的细胞,如颗粒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某些肿瘤细胞。
多形细胞型:形态不规则,一般分为胞体和胞突两部分。
胞突为细长形,似丝状伪足。
胞体虽略呈多角形。
主要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2、悬浮型细胞细胞在培养时不粘附于支持物上,而是呈悬浮生长状态,如某些癌细胞和血液白细胞。
细胞悬浮生长时胞体为圆形。
适于大量繁殖。
三、培养细胞的生长状况观察一)常规观察1培养液:颜色、透明度等;2细胞生长概况及形态变化:细胞轮廓、折光性、胞内颗粒等;3微生物污染状况:二)细胞生长状况观察1. 细胞计数:细胞计数仪;细胞计数板制备细胞悬液,稀释成合适的浓度;加至细胞计数板中央凹槽处,显微镜下计算四角大方格内细胞总数;按照公式计算悬液中细胞密度。
2. 细胞生长曲线细胞生长曲线是衡量细胞增殖快慢的重要指标。
细胞计数法:MTT(CCK-8)法潜伏期:细胞有生长话动而无细胞分裂。
潜伏期一般为6~24小时。
对数生长期:细胞数随时间成倍增长,活力最佳,最适合进行实验研究。
停止期(平台期):细胞长满瓶壁后,虽有活力但基本不再分裂。
3. 细胞分裂指数(mitotic index, MI)培养物中分裂相数量占全部细胞数量的百分比,统计时,每瓶至少需计数1000个细胞。
一般细胞的MI约为0.1-0.5%。
原代培养物的MI比继代培养物低。
连续细胞系和肿瘤细胞高,可达3%-5%。
4. 细胞周期流式细胞仪测定;同位素标记测定:3H-TdR 掺入法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培养物中细胞数量翻倍的平均时间。
群体倍增时间通常长于单个细胞周期。
四、细胞活力的检测方法1、台盼蓝排斥试验台盼蓝(Trypan blue)染色使死细胞呈蓝色,活细胞不着色。
计数法得到活细胞比例。
此法简单快速。
注意及时检测,时间过长部分活细胞亦被染色2、克隆(集落)形成试验测定单个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率高者独立生存能力强。
平板克隆形成试验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多用于检测肿瘤细胞或转化细胞。
利用肿瘤细胞的非锚着生长依赖性,将其悬浮培养于软琼脂内。
可根据其克隆形成率判断细胞的恶性程度,亦可用此法进行亚克隆分离3. 3H-TdR 掺入法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在DNA复制时掺入至新合成的DNA链中,从而使子细胞被3H标记,测定3H的放射性脉冲数即可比较细胞增殖活性。
4. 细胞活力测定的MTT比色法⏹MTT(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是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底物,在活细胞中MTT能被其线粒体脱氢酶还原为formazan颗粒,溶于异丙醇或DMSO之后,溶液颜色深浅与所含的formazan量成正比,因此根据呈现的OD值可反应细胞的代谢水平。
死细胞无此酶活性。
⏹MTT 法简单快速、准确,广泛应用于新药筛选、细胞毒牲试验、肿瘤放射敏感性实验等。
⏹亦常用于测定生长曲线。
●四、细胞系和细胞株一、基本概念细胞系(cell line):从原代培养物经传代后得来的一群不均一的细胞。
由原先组成原代培养物的所有细胞类型组成,但一般以某种细胞为主。
细胞株(cell strain):通过选择或克隆化培养,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遗传、生化性质或特异标记的细胞群。
如一定标记染色体、对某种病毒的敏感性或抗性、特殊的抗原性等,这些特性在以后的培养中必须持续存在。
有限细胞株(finite cell strain)连续细胞株(continuous cell strain二、建立细胞系(株)的档案1、培养细胞的来源交代细胞供体所属物种、年龄、性别、器官或组织来源。
对肿瘤组织,应说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组织来源、病例号等。
说明培养基、血清等的使用条件。
2、细胞生物学特性说明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性结构、生长曲线与分裂指数、倍增时间、集落形成率、染色体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