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馆设计
楼梯
中厅的楼梯,小踢步 与大踢步的区分不明 显,下楼时易形成错 觉,应在材料或颜色 上加强区别
空间利用
阳台式的空 间,在立面 上增加了变 化,但通透 的空间缺少 私密性,会 降低这个休 息空间的实 用性
采光
走廊过长,且尽头不 直接采光,导致走廊 昏暗,楼梯间也是
卫生间地面 的找平不合 理,过多的 水会流出门 口,造成不 便。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组员: 王文卓 03 朱 娅 05 魏 瑀 12 孟 珣 09 梁 隽 10 嵇文鑫 11
总平分析 平面分区与流线 建筑内布局与联系
优缺点 案列赏析
建 筑 系 馆 与 校 园 流 线 分 析
总 平 分 析 ( 一 )
——
车流
人流
图书馆和建筑系馆的两处停车 场可交叉使用。
建 筑 系 馆 与 室 外 活 动 空 间 的 关 系
总 平 分 析 ( 二 )
——
系馆楼的东侧有图书馆、行政楼、教学楼等,均 系馆楼的北侧为土木教学楼,二者位于校园大门的 面向校园的中心 ——即校园内最主要的广场。 两侧,体显出校园的门面,是最重要且变化最多的的 两栋建筑。
疏散口
艺术院主入口
分 区 与 流 线
疏散口 疏散口
办公流线
疏散口
学生流线 一层平面
建筑院主入口
建筑内部 功能分区 明确。不 同场所既 能有各自 私密性, 又能又相 互快捷联 通。 同时,流 动路线顺 畅。
二层平面图
艺术院 建筑院 公共部分 办公区域
办公流线 学生流线 二层平面图
教室的布局:以公用空间作为区域连 接的手段
• 开放式
案列赏析
波尔多大学建筑系馆
阿尔瓦罗· 西扎
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其作品注重在现代 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建立深刻的联系, 并因其个性化的品质和对现代社会文化 变迁的敏锐捕捉,而受到普遍关注和承 认。
它位于校园一 块三角形地域 的西北角,整 个建筑分为两 翼,中间为一 个带有花园的 天井,建筑较 矮的一侧正面 朝向杜埃洛河。 西扎根据基地 周围的建筑纹 理,在于河平 行的一定高度 布置建筑体量, 以构成此区域 建筑景观的整 体美感
临近河边的一侧全 部是教室,风景较 好,适合学生学习 与创作。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 使学生能从每一个 窗口看到不同的风 景。 这样既创造出了一 个明确的中心,又 保持了建筑与周围 的联系。
•
设计教室
“开放式”教 室一般是以所能容 纳的使用人数来决 定,通常是不同年 级甚至不同专业共 用一个设计空间, 其安排形式也表达 学校教育理念
通过各种空间界面(材质可以 是实墙、隔板、玻璃等)来起到 展示方案的功能 。教室内部及 走廊利用软质面板做展板来展示 作品,方便订图
※空间的处理
梁柱的穿插清晰明确,使空间增加了 光影的趣味,顶棚管线的暴露既有清 晰的指向性,又加强了空间的骨骼感, 体现出建筑系馆的个性
建筑馆立面
造型
一:入口
建筑系馆的入口可以 清晰的看出楼层的体 块穿插关系,高大的 顶棚抱住建筑立面, 条形的空隙既产生光 影变化效果,又避免 了顶棚的呆板,通透 的玻璃与高大稳重的 混凝土形成对比,产 生光与影的对话。
二:中厅
中厅采用直 跑四跑楼梯, 形成平台与 楼层间的错 落关系
三:连廊
建筑系馆与艺术系馆通过 门厅与连廊区分,既使区 域划分明显,又给立面造 型增加了特色
整个建筑像 一座城,所 有的元素根 据基地地形 及文脉景观 的角度排列, 界定出整个 三角形的设 计平面,建 筑物并列位 于靠近公பைடு நூலகம் 及河边的两 侧。
体量和空间的 处理上,西扎 试图把不同的 体块或表面联 系在一起,这 样做的结果使 建筑体量和空 间呈现出各种 不同形式的连 续性,并且建 筑有超过30个 不同的标高, 以此来表达他 非凡的空间流 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