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炉炉前工(高级)考试题库

高炉炉前工(高级)考试题库

1、炉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称为冶炼周期。

2、炉缸燃烧是在空气量一定而焦碳过剩的条件下进行的。

3、燃烧带是炉缸煤气的发源地。

4、燃烧带过分向中心发展会造成中心过吹,边缘气流不足。

5、鼓风动能就是鼓风所具有的机械能。

6、风口前焦碳燃烧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叫做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

7、高炉炉型具体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和炉缸五部分。

8、炉喉是炉料的加入口,也是煤气的导入口。

9、炉喉主要受炉料的机械撞击作用,要求砌体机械强度好。

10、炉顶装料设备主要起布料和密封作用。

11、装料设备有料钟料斗和无钟顶式两类,我厂采用的是后一种。

12、上料设备包括称量配料和向装料设备上料等。

13、热风炉种类有换热式热风炉和蓄热式热风炉。

14、焦、矿混装是在矿批中混入适量数量的小块焦。

15、高炉布置有并列式、一列式、岛式等。

16、长期休风后复风的关键是热量与顺行。

17、矿石中的脉石、溶剂和焦碳灰分是炉渣的主要来源。

18、高炉精料的进步主要体现在高品位、成分稳定、严格整粒等方面。

19、炉外脱硫是在铁水流出高炉进入炼钢炉以前,加入脱硫剂实现降低生铁含硫的目的。

20、提高炉衬材质,严格筑炉质量,可以延长高炉寿命。

21、高炉内的碳消耗包括还原剂碳和发热剂碳两方面。

22、高炉副产品是炉渣、高炉煤气和炉灰。

23、铁矿石包括天然矿和人造富矿。

24、测定焦碳机械强度的方法是转鼓试验。

25、选矿的目的是提高矿石品位,去除部分有害杂质。

26、炉料中的结晶水主要存在于水化物矿石和高岭土中间。

27、粘土的主要成分是高岭土。

28、还原剂从铁氧化物中夺取氧。

29、风口燃烧带高温条件下SiO2气化产生SiO 气体。

30、炉渣的稳定性分为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31、温度是影响炉渣粘度的主要因素。

32、含氟炉渣的熔化温度低。

33、高炉生产常用萤石作洗炉剂。

34、保持适宜的铁口角度,可使炉缸内存有适当的残铁,起保护炉底的作用。

35、铁口泥套是利用泥炮的压炮装置压制而成的。

36、炮泥要有好的导热性和透气性,能在两次出铁的间隔完全干燥。

37、每次出铁前开口机都要试运转,检查是否符合出铁要求。

38、高炉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及其代用品、锰矿石、燃料和熔剂。

39、用CO还原铁氧化物的反应叫间接还原,用C还原铁氧化物的反应叫直接还原40、炉渣按成分可分为碱性炉渣和酸性炉渣两类。

二、判断题1、(√)炉料下降的动力是自重。

2、(×)鼓风温度升高,理论燃烧温度降低。

3、(√)高炉炉基压力不超过地层承载力。

4、(√)炉外脱硫不仅可以提高生铁质量,还可以解放高炉生产力。

5、(√)焦、矿混装可以改善料柱透气性,保护大块焦。

6、(√)炉型设计主要靠生产经验统计数据确定。

7、(×)高炉随着容积的扩大,高径比趋于增大。

8、(×)高炉炉喉承受渣、铁静压力及冲刷力。

9、(√)为保证高炉稳定生产,必须建设足够的贮料场。

10、(√)上料设备分料车式、料罐式及皮带式三种。

11、(√)鼓风机是高炉炼铁的基本动力设备。

12、(×)换热式热风炉只在大型高炉上采用。

13、(×)重力除尘、布袋除尘除尘用于湿法除尘。

14、(√)高压操作是高炉最有效的强化手段。

15、(×)高炉采用100%的熟料是最佳方案。

16、(√)煤气流的分布状况直接影响高炉顺行。

17、(√)炉顶二氧化碳曲线反映炉喉各点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

18、(×)炉顶二氧化碳曲线不能用来判断炉内煤气流分布状况。

19、(√)碳酸盐的分解产生的CO冲淡了煤气,降低了煤气的还原能力。

20、(√)为了加速Si的还原,首先要提高高炉下部温度。

21、(×)碳酸盐的分解对高炉冶炼没有影响。

22、(√)矿石中的铁都是以氧化物的形态存在。

23、(×)提高煤气压力增强碳的气化反应。

24、(√)提高煤气流速对加快还原速度有利。

25、(√)气孔度大而分布均匀的矿石还原性好。

26、(×)炉渣熔化温度低,说明它难熔。

27、(√)炉渣流动性好,有利于高炉顺行。

28、(√)炉渣熔化性温度只有低于高炉正常生产的炉缸温度,才能保证高炉顺行。

29、(×)炉渣熔化性温度只有高于高炉正常生产的炉缸温度,炉渣才能正常排放。

30、(√)炉渣粘度直接关系到炉渣流动性的好坏。

31、(√)炉渣流动性直接影响高炉顺行。

32、(×)炉渣流动性对生铁质量没有影响。

33、(×)渣中带铁较多时,不会造成渣口损坏。

34、(√)冷却水质差会造成渣口烧坏。

35、(√)热负荷大,散热不及时会造成渣口烧坏。

36、(√)主沟越长,越有利于渣铁分离。

37、(×)主沟坡度越小。

越有利于渣铁分离。

38、(√)生铁的渗碳过程在炉腰和炉腹基本完成39、(×)CO分解产生的碳黑不参与铁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40、(×)提高风温对降低燃料消耗没有好处。

三、选择题1、列方法可以降低理论燃烧温度的是 B 。

A、升高鼓风温度B、喷吹燃料C、提高鼓风富氧D、降低鼓风湿度2、炉腰是高炉直径最 A 的部位A、大B、小C、上D、下3、炉基必须建在稳固的地层上,基础应在冰冻线B 。

A、以上B、以下C、中间D、两侧4、对高炉冷却水质的要求是:暂时硬度不超过 A 。

A、100B、200C、300D、4005、低硅生铁冶炼是控制生铁含硅不超过 B 的技术。

A、0.2~0.3%B、0.3~0.4%C、0.4~0.5%D、0.5~0.6%6、下列不属于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技术的是 D 。

A、铁水显热利用B、煤气余热发电C、冷却水落差发电D、锅炉蒸汽外送7、煤气通过料柱时的阻力大小叫做 A 。

A、透气性B、还原度C、氧化度D、压差8、高炉内部炉料的上部为 D 。

A、燃烧带B、滴落带C、软熔带D、块状带9、高炉选择造渣制度主要取决于原料条件和 B 。

A、熔剂B、铁种C、焦碳D、产量10、炉渣中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比值叫做 B 。

A、压差B、碱度C、负荷D、动能11、当矿石含碱金属较高时,需要选用熔化温度较低的 B 炉渣。

A、碱性B、酸性C、中性D、泡沫12、通过选择装料制度以控制煤气流分布的手段叫做 A 。

A、上部调剂B、下部调剂C、中部调剂D、外部调剂13、KK↓PP↓代表的装料方法为 D 。

A、正同装B、正分装C、倒同装D、倒分装14、KKPP↓代表的装料方法为 C 。

A、正同装B、正分装C、倒同装D、倒分装15、矿石中加重边缘最重的是 C 。

A、球团矿B、烧结矿C、天然矿D、石灰石16、旋转溜槽的转速和转角 A 。

A、都可调节B、都不可调节C、只有转速可调D、只有转角可调17、炉缸侵蚀严重时,以冶炼 B 为好。

A、炼钢铁B、铸造铁C、锰铁D、铬铁18、焦碳含硫占入炉总硫量的 D 左右。

A、40%B、50%C、60%D、70%19、焦碳强度好能 A 高炉顺行。

A、促进B、阻止C、抑制D、减少20、焦碳粒度均匀,能 A 高炉顺行。

A、促进B、阻止C、抑制D、减少21、焦碳的转鼓指数每提高10kg,可节约焦 B 左右。

A、1%B、2%C、3%D、4%22、一般要求实际出铁量与理论计算量的差值不大于 D 。

A、10%B、12%C、13%D、15%23、随着高炉炉龄的增加,铁口角度应 A 。

A、加大B、减小C、相对固定D、经常变动24、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铁口角度应 C 。

A、加大B、减小C、相对固定D、经常变动25、维护出铁口主要靠耐火泥在炉内形成 B 。

A、泥套B、泥包C、硬壳D、结瘤26、出铁口角度是指所开流铁孔道与出铁口 D 中心线的夹角。

A、横向B、纵向C、垂直D、水平27、出渣口设在炉缸 D 。

A、上部B、下部C、中上部D、中下部28、出渣口小套直径一般为 B mm。

A、30~40B、40~60C、50~70D、60~8029、一般高炉设 A 个出铁口。

A、1B、2C、3D、430、主沟的坡度一般为 D %左右。

A、5B、7C、8D、1031、下列 D 不是铁口自动跑铁的原因。

A、铁口过浅B、炮泥质量差C、泥套破损D、风压高32、组成矿石的物质中,影响还原性的主要因素是 B 。

A、氧化亚铁B、硅酸铁C、四氧化三铁D、粒度33、下列不属于开炉料装料方法的是 D 。

A、架木法B、填柴法C、填焦法D、填矿法34、高炉用的原料中要筛分去除 A mm以下的粉末。

A、5B、10C、15D、2035、实践证明,生铁中含Si增加1%,焦比增加 B kg/tA、20B、40C、60D、8036、通常用 C 和SiO2、Al2O3的重量百分数之比来表示炉渣碱度。

A、CaOB、MgOC、CaO、MgOD、SiO237、粘度高的炉渣在炉内容易形成 C 。

A、堆积B、结瘤C、渣皮D、死铁层38、稳定性好的炉渣遇到炉内温度变化时,仍能保持良好的 A 。

A、流动性B、温度C、碱度D、碳含量39、高炉渗碳过程开始于 A 。

A、炉身上部B、炉身中部C、炉身下部D、炉腰40、共晶生铁的熔点最 B 。

A、高B、低C、大D、小四、问答题1、近年来高炉大型化发展的技术经济指标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①大大节约投资;(1分)②可有效地节能,降低燃料比;(2分)③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2、高炉精料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主要体现在高品位、成分稳定、严格整粒及合理的炉料结构等方面。

(5分)3、延长高炉寿命的措施主要有哪几个?答:①提高炉衬材质,严格筑炉质量。

(3分)②改进冷却设备和冷却制度。

(2分)③实现控制热流、控制操作炉型的优化操作制度。

(3分)④推行护炉、补炉技术。

(2分)4、提高风温为什么能降低焦比?答:①鼓风物理热代替焦碳燃烧热;(2分)②由于焦比降低,焦碳带入的灰分和硫减少,从而减少石灰石用量,使渣量降低,炉渣带走的热量减少;(2分)③炉顶温度降低,煤气带走的热量减少,热能利用率提高;(2分)④产量提高,单位生铁的热损失减少;(1分)⑤提高风温后热量集中于炉缸,中温区扩大,改善间接还原;(2分)⑥提高风温可以增加喷吹量。

(1分)5、高炉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中心过重应如何处理?答:①改变装料顺序,增加加重边缘的装料比例;(2分)②缩小料批;(1分)③若以上措施效果不大时,应将上、下部调剂结合进行。

(2分)6、炉热的征兆是什么?答:①风压逐渐升高,接受风量困难;(2分)②风量逐渐下降;(1分)③料速逐渐减慢,过热时出现崩料、悬料;(1分)④炉顶温度升高,四点分散展宽;(1分)⑤下部静压力上升,上部压差升高;(2分)⑥风口比正常时更明亮;(1分)⑦渣、铁温度升高,生铁含硅量上升,含硫量下降。

(2分)7、哪些因素影响理论燃烧温度?答:①鼓风温度:鼓风温度升高,带入的物理热增加,理论燃烧温度升高;②鼓风富氧度:鼓风含氧量增加以后,N2含量减少,理论燃烧温度显著升高;③喷吹燃料:由于喷吹物分解吸热和炉缸煤气中H2含量(或VH2)增加,理论燃烧温度降低;④鼓风湿度:由于水分分解吸热,理论燃烧温度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