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72期国际学者对话文章编号:1006—9860(2009)09—0001—06编者按:移动学习,在今天的教育技术领域已经成为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吸引了大量的研究者进入这个领域。
移动学习之激动人心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将最前沿的技术引入教育领域,事实上,在我们看来,在于对今天教育所面临的巨大危机提供了一种极具希望的解决方案。
这一教育面临的巨大危机的起源是,自21世纪以来,全球最先进的社会都已步入信息化,成为一种全面的信息加工系统。
在这样的社会中,知识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
而今天的城市,与工业时代的城市有别,后者基于水资源和自然资源形成,而前者建立于知识资源的基石上,围绕大学和金融资本为中心,基于媒体通讯网络构筑而成。
由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带来了教育目标和学习方式必须随之改变。
这一挑战的表象是在教育学领域浮现了“教育学的迷惘”“教育学的终结”等深刻反思的命题。
如果具体描述这一挑战,那么就是:今天,人们既无可能全部掌握所有历史上产生的知识,也无可能全部掌握在成长和生活中所产生的新知识。
他们面对工作中的问题时,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经常是他们没有学习过的,解决问题需要自己创造新的知识。
这是传统教育体制所提供的知识传授系统不可能承担的任务。
而移动学习恰恰为解决这一危机带来了一线曙光。
如同我们所知的那样,媒体是人体的延伸,而我们讨论一个人的学习访谈者:2001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以“超高速网络框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IT 人才培养”为重要政策导向的“e-Japan ”三年国家战略计划;2004年又制定了其后续战略计划、持续到2010年完结的“U-Japan ”计划,其重要内容包括“泛在网络框架、高度ICT 活用和安心、安全的ICT 环境”。
日本政府主张,“U ”代表了:泛在(Ubiquitous )———联结所有的人和物、普适(Universal )———人和人之间的心灵接触、面向用户(User-oriented )———融合用户观点以及独创(Unique )———激发个性和活力。
就目前来看,在这个领域,日本已经站在世界前沿。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资助下,日本学术界在信息技术领域展开了密集频繁的技术攻关和实践活动,涌现了一批极有价值的成果,其中教育技术学研究者也在这一舞台上占据了一席重要之地。
首先,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近几年,日本教育工学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
日本移动学习实践研究前沿———对话东京大学教育技术首席专家山内祐平副教授张海1,李馨2(1.日本大阪大学人间科学研究科教育工学研究室,日本大阪565-0871;2.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北京100031)能力,不可能把眼镜、纸、笔这类媒体工具和人的学习能力进行切割而讨论。
而作为知识媒体的一种,手机等移动设备,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大大扩展人的知识存储和传播能力的媒体工具。
未来的教育系统将注定是基于移动设备的一种系统,人们无需把必须的知识全部背诵记忆在大脑中,而是存储在移动设备中,人们无需全部自己完成工作,而是通过移动设备联结专家,通过专家的协助来解决问题。
而我们的教育和学习形态将基于这种人们的生活实态发生变革。
因此,我们围绕移动学习这一话题的讨论,不仅仅是在讨论某种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而实质上是在思考我们的教育系统的未来图景。
在移动学习研究的各流派中,日本的学者是处于最前沿的一群研究者。
山内平副教授是大阪大学人间科学博士。
以山内平副教授为中心和负责人的重大研究机构和项目深具影响力,这些项目包括:BEAT 项目(Benesse 先端教育技术学讲座,邀请世界级和日本教育技术领域最前沿的学者,对移动媒体的教育应用进行研究的项目)、iiionline 项目(东京大学情报学环e —Learning 项目)、TR EE 项目(东京大学未来教育环境再设计计划,推动KALS 未来教室等研究在东京大学的实际应用)、MEET 研究所(微软资助研究所,研究如何通过移动媒体改善高等教育环境,开展东京大学KALS 未来教室研究以及东京大学OCW 计划)等。
这些研究项目的研究重心之一就是移动学习领域。
自2000年开始任东京大学情报学环副教授,东京大学教育技术领域领军人物。
曾获日本教育工学会研究赏和论文赏(每年获奖者各自仅1-3人),其研究团队更囊括了近10年日本教育工学会接近半数的研究赏和论文赏。
带领着日本排名第一、世界排名前十的世界顶级大学之一———东京大学的研究者们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山内博士的工作,代表了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动向。
基于此,本刊特策划与日本站在研究最前沿领域的研究者们最近距离的中国学者,和他们展开了面对面的对话,对话和交流围绕“最前沿的移动学习研究的图景是怎样的?其设备、教材是如何开发的?研究人员应如何组织进行移动学习研究?移动学习的未来如何?”等问题而展开对话,以飨读者。
关键词:移动学习;3G ;泛在学习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总第272期中国电化教育2009.9国际学者对话山内祐平:自2006年以来,日本教育工学会执行以“新ICT技术和教育系统开发、高度有效教育方法开发和普及以及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和实践的体系化”三项主题为重点的指导纲领,指导日本教育工学会的近2500名成员,通过PDCA方式(计划—工作—评价—改善方式)评估和激励成员工作。
在协会支持下,锐意进取的研究者们取得了很多令人注目的贡献,使得近年日本的教育技术研究到达了一个高峰期。
他们研究的特点是以开发为中心。
东京大学的研究者北村智对2003年到2007年5年间日本教育工学会全国大会的演讲论文集的2000余篇论文进行分析的研究表明,“开发”是日本教育工学会所开展活动的第一中心,此外,“学习”“系统”“支援”“教师”“活用”“评价”“实践”“教学”“教育”“效果”等若干关键词,可以视为日本教育工学会近年所开展活动的表征词。
访谈者:根据埃里克·阿希比的说法,在历史上,教育曾经发生过三次革命,就是学校、文字和印刷术。
传播媒体的革命带来了教育的革命,今天,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可能面临和经历着新一场革命:新的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革命。
而很多学者发现,这次由信息通讯技术(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带来的知识增加和人类社会的变革很可能是以幂次速度增快的。
在今天的知识社会中,人们必须终生学习。
在Lave的经典著作《情境学习》中,引用了Engestrom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新定义,即最近发展区是人的当前行为和社会活动新形式间的距离。
学习已经不再是封闭空间内的目标达成,而是某种开放的社会协商形式的终生经验。
各国政府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新学习纲领中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存力”为基本理念,而日本的经济产业省对成人人才的培养目标的核心也是“生存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经典文献《学会生存》所提到的终生学习已经成为现状。
如何融合学习和日常生活?人们从移动学习上看到了希望,世界各国的研究者都将视线投入这个领域,期待改造我们目前的教育系统。
而日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公认。
在日本,您作为移动学习研究领域的领袖之一,在这个领域有很多成果都获得了同行的好评,比如目前日本最大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组织,拥有约2500名会员的日本教育工学会,每年都会评选1-2篇全国优秀论文,1-3名杰出研究者。
而从1999到2008年这近十年,共评出了11篇获奖论文,其中和您相关的研究者所撰写的论文就获得了6次奖项;在共同选出的20名杰出研究者中,和您相关的研究者就占了6人;2009年全国大会也将在东京大学召开。
您可否就您所开展的研究,对这个领域进行一下述评?山内祐平:从更为直观的角度上,我希望用三个我做过的研究案例来介绍一下移动学习这个领域的研究。
在这个领域,我们受到来自日本最大的教育关联企业之一Benesse公司的赞助,组织了一个“Be-nesse先端教育技术学讲座”(以下简称BEAT)。
这三个案例都是在BEAT资助下进行的,其中第一项是由我直接主持,另外两项是由我的同事,现在东京大学综合教育研究中心的中原淳副教授主持的研究项目,其中最后一项,是一项更接近于泛在学习领域的项目。
在BEAT的网页上汇集了很多资料,可以参考一下(http://www.beatiii.jp)。
首先这个项目是在科学学习中,使用手机帮助家长和儿童开展科学教育的“Oyako de Science”项目(编者注:Oyako de Science日语含义为“亲子学科学”)。
今天的日本小学生很多人都使用手机,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相当一部分的小学生不仅通过教科书,也使用手机来学习。
因此在2005年我们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特点是完全不使用教科书、笔记和纸笔,只使用手机来辅助学习,看效果如何,而在手机教材中大量使用了卡通插图和视频。
一共有60组亲子参加了这项实践。
实验的流程是:实验第一天,所有人聚到一起,进行手机的使用方法教学,此后三周进行实践。
在实践中,儿童先观看手机接收的视频,然后按照视频的操作步骤进行科学实验。
在日本,有所谓单身赴任的父亲,平时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很少有机会和儿童一起学习。
在这项实践中,儿童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家长就可以在异地同时观看同一个手机教材,并且能接收儿童的实验进度情况的手机邮件,这样,家长不仅能确认儿童的学习进度形成反馈,也形成了儿童和父亲交流沟通的桥梁。
做这项研究,我们所考虑的是,一直以来,使用手机学习的时候,经常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培训,这当然也可以,但这样的话,除了手机,计算机不也能做到吗?好,那我们因此就考虑只有手机能实现的功能。
这样看,显然手机的最大特性就是一直随身携带。
因此,我们不仅把儿童,也把父母置于这个移动学习的框架内。
儿童实验进行的程度,做得好、做的坏,会对家长形成一个反馈环。
中国可能也有类似的情况吧,父母很忙,总是在工作、在出差,但在交通工具中,在出差的空闲时间,通过手机也能了解儿童的情况,和儿童交流。
通过这种实践中的反馈环,间接地促进了儿童的学习。
直接上,在手机中内置教材,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昕软件(C)2005-2010,版权所有,仅供试用。
2009.9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72期国际学者对话解说、视频、测验等,也能构成学习回路。
就是这样一个通过亲子在科学主题上的对话,来促进儿童科学学习的这样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的实际操作者中原、望月、山口等4个人,进行的学习的前测和后测显示,儿童成绩提高了1.5倍。
因此可以说,这种移动学习形式的效果是很好的,能够成立。
如前所述,这一学习的重要前提假说是通过手机提供亲子的对话手段,使得学习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