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电算化》习题答案

《会计电算化》习题答案

《会计电算化》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一、单选题二、简答题1.答:(1)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共同点:A、系统目标一致;B、遵守会计法规及财政制度;C、保存会计档案;D、编制会计报表;E、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同;F、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

(2)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区别:A、运算工具不同;B、信息载体不同;C、簿记规则不同;D、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不同;E、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不同;F、内部控制方式不同;E、人员机构不同。

2.答: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也是-个人机系统。

从系统理组成来看,它是由计算机设备、软件、数据、规程和人员组成的一个信息系统。

从管理角度来说,会计电算化系统包括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除了上述有关的基本功能以外,作为系统还必须设计必要的辅助功能模块,包括查询功能模块、维护功能模块、防错纠错功能模块、授权控制、运行时序控制、安全控制功能模块、操作记录管理等。

通过这些辅助功能,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3.答:使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之一。

商品化软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和通用性强的优点。

不足之处:一是软件越通用,计算机资源浪费越严重;二是软件越通用,初始化工作量越大;三是软件越通用,个别用户的会计核算工作的细节就越难被兼顾。

4.答:会计软件的取得一般有三种途径:1.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2.定点开发软件,在这种途径下又分完全由自己力量开发会计软件,与开发单位联合开发会计软件,完全由开发单位开发会计软件三种方式;3.购买商品化软件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

5.答:(1)制定会计电算化实施计划(2)配备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3)配置会计软件(4)培训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人员(5)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6)新旧会计信息系统的转换(7)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咨询第二章系统管理及基础设置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填空题1.硬件环境、软件环境、128M、1G、WIN982.服务器、操作员、密码、账套、会计年度、操作日期3.当前系统日期4. 已登录的子系统、子系统中正在执行的功能5.001-999、已存账套6. 双击、灰色部分7.预置科目8. 基本信息9. 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10. 功能级、数据级、金额级11.增加、*第三章总账系统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填空题1.初始设置、账表管理2.编码、名称3.金额式、数量金额式、外币数量式4.期初建账、期中建账5.出纳签字、主管签字、审核员审核凭证6.记账7.日记账、银行对账单未达账项8.自动转账第四章报表系统一、单选题二、判断题三、填空题1、屏幕查询,网络传送,打印(磁盘)输出;2、格式,数据;3、单元,审核,舍位平衡;4、表页汇总,可变区汇总;5、单元。

第五章工资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一、简答题1.答:(1)本系统对固定资产管理采用严格的序时管理,序时到日,也就是当以某个日期进行编辑后,以后的编辑必须在此日期以后。

删除则相反,必须删除后序的工作,才能删除前一步的工作。

(2)变动后折旧计算和分配汇总原则。

①本系统发生与折旧计算有关的变动后,加速折旧法在变动生效的当期以净值作为计提原值,以剩余使用年限为计提年限计算折旧;直线法仍以原公式计算。

②除了部门转移、类别调整、使用状况调整外,菜单下的其他变动均引起折旧计算的变动。

③原值调整、累计折旧调整、净残值(率)调整下月有效。

折旧方法调整、使用年限调整当月生效。

使用状况调整下月有效。

④折旧分配:部门转移和类别调整当月计提的折旧,应分配到变动后的部门和类别。

⑤平均年限法(一)是指“月折旧额=原值×月折旧率。

”⑥报表统计:当月折旧和计提原值,汇总到变动后的部门和类别。

⑦如果选项中“当月初使用月份=使用年限-1时是否将折旧提足(工作量法除外)”的判断结果为“是”。

则除工作量法外,该月月折旧额=净值-净残值,并且不能手工修改;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该月不提足,并且可手工修改,但如以后各月按照公式计算的月折旧率或月折旧额是负数,系统认为公式无效,令月折旧率=0,月折旧额=净值-净残值。

2.答:如果使用的是企业单位应用方案(整个账套计提折旧),建账当年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3.答:本系统适用于各类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设备管理、折旧计提等。

同时可为总账系统提供折旧凭证,为成本管理系统提供设备得折旧费用依据,共分四部分:(1)初始设置(系统初始化)。

初始设置是使用者必须首先完成的工作,通过初始化,系统将按照用户的实际情况定义核算与管理,该部分操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些基本设置是使用本系统进行资产核算和管理的基础。

(2)日常处理。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处理方法与操作技术,包括如何计提折旧、查看折旧清单和分配表,以及怎样填制凭证和进行批量制单。

(3)账表管理,主要包括对账簿、折旧类报表、统计类报表和分析类报表进行查询与修改。

(4)月未处理。

主要包括怎样进行对账与月末结账。

4.答:工资管理系统有以下主要功能:(1)初始设置;(2)业务处理;(3)统计分析报表业务处理。

5.答:工资管理系统支持单类别工资核算和多类别工资核算,以下是多类别工资核算操作流程,单类别工资核算无须新增工资类别。

6.答:工资管理系统可为不同工资核算类型的企业提供解决方案:(1)所有人员统一工资核算的企业;(2)分别对在职人员、退休人员、离休人员进行核算的企业;(3)分别对正式工、临时工进行核算的企业;(4)每月进行多次工资发放,月末统一核算的企业;(5)在不同地区有分支机构,而由总管机构统一进行工资核算的企业。

7.答:(1)资产增加:"资产增加"即新增加固定资产卡片,在系统日常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购进或通过其他方式增加企业资产,该部分资产通过"资产增加"操作录入系统。

当固定资产开始使用日期的会计期间=录入会计期间时,才能通过"资产增加"录入。

(2)资产减少: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总会由于各种原因,如毁损、出售、盘亏等,退出企业,该部分操作称为"资产减少"。

本系统提供资产减少的批量操作,为同时清理一批资产提供方便。

本账套需要在计提折旧后,才能减少资产。

8.答:系统根据录入的固定资产卡片资料,每期计提折旧,自动计算每项资产的折旧,并生成折旧分配表及折旧清单,从而完成本期折旧费用的登账工作。

自动计提折旧是固定资产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

系统每期计提折旧一次,根据您录入系统的资料自动计算每项资产的折旧,并自动生成折旧分配表,然后制作记账凭证,将本期的折旧费用自动登账。

执行此功能后,系统将自动计提各个资产当期的折旧额,并将当期的折旧额自动累加到累计折旧项目。

9.答:人员档案用于登记工资发放人员的姓名、职工编号、所在部门、人员类别等信息,处理员工的增减变动等。

选择【设置】→【人员档案】命令,进入功能界面:(1)单击【增加】按钮,或选择右键菜单,显示人员档案增加界面:(2)在"基本信息"页签中输入人员编号、人员姓名,所属部门编号、名称和人员所属类别。

人员编号不可重复,且与人员姓名必须一一对应,只有末级部门才能设置人员,人员类别必须选择:(3)选择是否"计税",计税人员是否"中方人员",该人员是否核算计件工资:(4)选择代发工资银行的名称和银行账号;(5)选择输入人员进入本单位的"进入日期",人员的调入日期不应大于当前的系统注册日期:(6)在"辅助信息"页签中输入人员附加信息;(7)输入完毕后,单击【确认】按钮保存并继续增加。

10.答:财会部门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将工资费用根据用途进行分配,并编制转账会计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供登账处理之用。

选择【业务处理】→【工资分摊】命令,即可进入该功能。

工资分摊中能查询到无权限的部门工资数据,这里只受功能权限控制,不受数据权限控制:(1)首先查看现有的计提费用类型是否满足需要,如果不能满足需要,单击【工资分摊设置】按钮,进入设置窗口,可新增、修改、查看、删除类型名称和分摊比率;(2)选择参与本次费用分摊计提的类型和参与核算的部门;(3)选择计提费用的月份和计提分配方式;(4)选择是否费用分摊明细到工资项目;(5)单击【确认】按钮显示工资分摊一览表,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按"合并科目相同、辅助项相同的分录"显示一览表:6)在"工资分摊一览表"界面从下拉框中选择分摊类型,系统按选择的分摊类型显示其他一览表:(7)单击【重选】按钮,可重新进行工资分摊类型、分摊计提比例和分类构成设置:(8)制作转账凭证:①单击【制单】按钮,生成当前所选择的一种"分摊类型"所对应的一张凭证;②单击【批制】按钮,即批量制单,可一次将所有本次参与分摊的"分摊类型"所对应的凭证全部生成。

二、单选题三、多选题四、判断题第六章应收应付系统一、多选题二、判断题三、思考题答:应收系统的日常处理主要完成企业日常的应收款入账、收款业务录入、收款业务核销、应收并账、汇兑损益及坏账的处理,及时记录应收业务、收款业务的发生,为查询和分析往来业务提供完整、正确的资料,加强对往来款项的监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应付系统的日常处理主要完成企业日常的应付款入账、付款业务录入、付款业务核销、应付并账、汇兑损益计算,通过及时记录应付业务、付款业务的发生,为查询和分析往来业务提供完整、准确的资料,加强对往来款项的监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第七章供应链管理系统一、单选题二、多选题三、判断题1.×2.√ 3. × 4. √ 5.×6.√7. ×8.√四、填空题1.自动结算、手工结算2.按金额、按数量3. 普通销售、直运业务4.存货核算、库存管理5.应税劳务五、简答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