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培训课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培训课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目标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不同的特定目标:
举例:企业国有产权管理的目标
1、确立产权制度,即确立出资者的产权主体的法律地位,建立国有 资产的授权运营制度,保证国家所有权和占有权,落实企业经营执 行权;
2、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即企业作为法人财产的主体,能够独立 支配其财产,并以法人财产制度,独立承担财产责任;
其次,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项目,由国务院经济 计划综合部门直接安排管理;
第三,大中型国有资产投资项目要列入国家经济发展规
划,接受国家统一调度;
25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 (一)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性质的原则; (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
责的原则; (三)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
12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1)根据本级政府的授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 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
(2)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强 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
(3)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 机构;
(4)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一)放权让利时期(1978~1984) 1、对企业考核范围缩小; 2、对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制度; 3、实行利改税; 4、实行基本建设资金拨改贷;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 第二阶段: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
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8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 (1949—1978年建立的体制)
9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主要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宏观和微观两 个层次的问题。
宏观层次主要解决的是所有者职能执行主体的构造和所 有者职能形式问题,反映政府内部所有者权能关系;
微观层次要解决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和产权实现形式等 问题,反映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
10
从具体外在形式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 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企业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企业管理体制建立的基本条件: (1)产权界定清晰。这是确立国有资产企业管理体制的
基础性条件。 (2)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
体系是各种经济要素市场组成的有机整体。 (3)建立完备的法制体系。国有资产企业管理体制的建
立必须以法制予以规范和保障。
23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体制:是规范国有资产投资领域内各 种经济关系的制度体系,是国有资产投资系统各项管理 方式、方法和规章制度的总和。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3)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是
相互协作的经济关系; (4)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资产由国家代表人民进行管理。
29
我国国有资产体制的特点:
(1)国有经济几乎控制了所有行业和领域,企业由国家 承办并直接经营;
(5)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 13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体系中的一 个子系统,是国有资本运营机构的制度体现。 承受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体制的指令与委托,代表政府行使 国有资产所有者的部分权能。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与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体制机构设置 有承接与部分重叠的情形。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设置要把国有企业与政府行政管 理相隔离,防止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直接行政干预。
3、高效率配置资源,即通过产权转让、出售、划拨、股票交易等手 段,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优化组合,实现国有资产的最佳配 置;
4、企业国有产权的保值增值,即通过制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2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目标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不同的特 定目标:
举例:企业国有资本金投入管理的目标 1、调整产业结构。例如:确定企业国有资本金投入的方
2、确保国有资产ຫໍສະໝຸດ 有者获得投资收益,占有使用者获得 红利收益。例如:确定国有资产收益的解缴渠道,监督 解缴的渠道;
4
案例导读
亿元国有资产“公转私”黑幕是如何揭开的
5
目录
前 沿:案例导读 第一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建立原则 第二节: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革 第三节: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弊端 第四节: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思考题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基本特点是国家所有、分级 管理和计划管理。
国家所有是指国家的资源、企业是全体人民的财富,均 应由国家统一经营,即所谓的国家所有国家经营。
分级管理是指将全部的国营工商企业分为三类管理,即 中央各部委直接管理的企业、委托地方政府管理的企业 和划归地方管理的企业。
计划管理是指国家制定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31
19
(2)法人治理制度:也称法人治理结构,它是指企业内 部权力机构的设置、运行以及权力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制 约制度。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在企业所有者、 经营管理者、监督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法定的公司权 力机构—股东大会,决策机构—董事会,执行机构—经 理班子,监督机构—监事会,形成既各自独立,权责分 明,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在国有资产企业管理 体制设置中占有主导地位。
一般地说,在现代公司制度中,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 有限公司管理体制为典型。构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要 素是法人财产制度、法人治理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等。
18
(1)法人财产制度:是指企业出资者将资本投入企业 (公司),在保留资产的终极所有权的前提下,放弃了 对所属资本的直接占有权、直接支配权、直接使用权与 直接经营权,这些权能均交给企业法人行使,企业(公 司)因此获得了对财产的实际占有,使用支配,收益等 权利。
21
国有资产企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一、产权清晰,是指企业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归属出资 者—国家。
第二、权责明确,是指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在享 有法人权利的同时以其全部的法人财产对出资者承担资 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公司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 我发展、自我约束和照章纳税;
第三、政企分开,是指在理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关系、 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实行企业与政府的职能分离,形成22
向和规模; 2、增加财政收入。例如:生产资料与劳动相结合。
3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目标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不同的特 定目标:
举例:企业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的目标
1、合理确定国有资产收益在国家、企业之间的分配比例 。比如:合理确定国有资产收益上缴政府的比例,用于 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和用于职工个人、集体消费的消 费基金的比例;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二)“条条”管理和“块块”管理频繁变动时期 “条条”管理是指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企业管理主
要按企业行业隶属关系采用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为主要 特征的管理体制。 “块块”管理是指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企业管理主 要以企业所属的行政区域为主要特征的管理体制。
32
二、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的国有 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确定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国家行政管 理机构之间、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层之间以国有资产体系 内部各机构之间权责利关系的根本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是国民经济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它是以产权关系为基础构建的,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在国 有资产管理上的权能体现。
8
主要内容包括:
(1)国有资产管理结构的性质、职能和组成; (2)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国家一般行政管理机构之间的 权责划分; (3)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和企业 作为国有资产经营者之间的权责划分以及制约关系; (4)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内部各机构之间的权责划分及其 相互关系。
6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建立原则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作用 它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决定着
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益,对国有资产的存量、流量与增量 的变动有显著的作用。 研究国有管理体制及其设立的原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 有重要的意义。
7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定义:
法人治理制度是国有资产企业管理体制中确立企业内部 制衡关系的基本准则。
20
(2)有限责任制度。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对投资者来说,他们仅以投入企业的资产(出资额) 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二是对企业法人而言,企业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 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按这种制度安排,一方面可以使投资 者放心地将资本投入企业,即使企业亏损或破产,投资 者的损失也仅限于出资额,不会危及出资者的其他财产; 另一方面使公司经营者可以放手经营,经营者对出资者 承担的财务责任也是有限的,有利于经营者开拓创新、
16
国有资产企业管理体制: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其运行 机制的微观基础。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同国有资产企业管理体制 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有资产企业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7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种体制安排,现代企业制度不是 指现在存在的企业制度,而是以现代管理思想、管理理 念、管理技术和方法为核心构建的企业制度。
14
我国当前的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体制是通过授权经营的 形式表现出来的。
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是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作为国有资 本的出资人,向某一特定的国有资产的经营机构授予部 分权力,使它作为国有资产的代理所有者行使国有资产 的所有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