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快乐的心情”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控制情绪、调节情绪的一些方法,尽量使自己快乐,并提倡给别人带来快乐。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游戏激趣,认识“情绪”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人的情绪就像一个万花筒,真是千变万化,奥妙无穷。
当你心情舒畅、心花怒放时,你就会露出这样快乐的表情;当你心情烦躁,暴躁愤怒,你就会露出这样愤怒的表情;当你伤心难过,想大哭一场时,你就会露出这样悲哀的表情;而当你紧张慌乱、惴惴不安时,你就会露出这样恐惧不安的表情。
2、变脸游戏
师:“脸”是一位大魔术师,时时刻刻都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喜怒哀惧,变化无穷。
下面我们就来一个变脸游戏,谁愿意来台前给大家变一变?(学生表演变脸)
生:(3——5名同学做表演游戏)
师:看来,我们同学们个个都是天才的演员,那刚才同学们看着哪张脸最舒服?
生:……
师:快乐平和的情绪,不但让别人看着舒服,而且有益于自身的健康和学习,所以老师在这里,向大家提出一个希望、一个要求: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快乐地去生活和学习。
二、班级活动,交流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
1、观看小品,小组讨论
我们希望自己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但是不愉快的情绪总是难免的,那么不愉快的情绪频繁地出现或延续下去好不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前几位同学排练的小品《她落入了情绪的深渊》,(小品主要讲述了:王红在班干部评选中落选,心情很沮丧,认为自己干了那么多好事都白干了。
同学劝他,她不理同学,认为同学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上课也不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下降。
老师开导她,她也听不进去。
)
2、学生讨论问题。
(1)小品中的人物表现的是什么情绪?
(2)这种情绪给她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3、学生讨论完后,请同学发言,教师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并屏幕展示。
小品中的人物表现出的这些情绪是一种消极情绪。
这种消极的情绪往往导致产生不良行为和后果。
从小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消极的情绪不但会使我们学习后退,而且会影响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
可见不良情绪的危害性多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摆脱不良情绪,走出情绪的深渊,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呢?
4、回忆过去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你都会遇到哪些引起消极情绪的事。
看来在我们周围存在许多不快乐的事,不快乐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当你失败、委屈时,你会不快乐;当你被别人误解时,你会不快乐;当你处理不好和别人的关系时,你也会不快乐。
如果我们能把不快乐变成快乐那该多好呀!
5、故事启发
下面***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希望同学们能从***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从前,有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洗染店。
两个儿子都很孝顺,照理说老太太应该很开心。
可是她却每天愁眉苦脸,为什么呢?原来,晴天的时候,她愁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的时候,她愁小儿子的生意不好;于是她晴天也愁,雨天也愁。
后来有一个人告诉她,你可以这样想,雨天的时候,你就想太好了,大儿子的雨伞有人买了;晴天的时候你就想:太好了,小儿子的生意一定不错。
后来他总是这样想。
从此以后老太太就过着快乐的生活。
”
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不错,快乐与不快乐只是一念之差,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往往是海阔天空。
6、放飞烦恼
1)请同学们将不快乐的事写老师为你准备的彩纸上,然后叠成一架小飞机,我们一起把承载着烦恼的飞机放给出去,让烦恼飞走。
2)各人放飞自己的纸飞机,带走烦恼。
3)每位学生都捡起一只纸飞机,以轮流方式,念出纸
上的内容,可邀请其他成员发表想法,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区别飞机上的情绪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如:痛苦、恶心、胃痛、抽搐、忧伤、嫉妒、爽、郁闷、头晕、惆怅、饿、我要回家……然后再请写这张纸的学生,说说他写这件事的原因,以及想获得什么样的帮助。
4)给纸飞机上写的烦恼提出解决的方法。
生:……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快乐小天使,都有自己的智慧小锦囊。
同学们,人的情绪就像天气一样,有各种变化。
天气有晴天、阴天和雨天,人也有愤怒、悲伤和快乐的时候。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只要我们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乐观自信,就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三、快乐拍手歌,总结再升华
1、最后,老师要请大家做一回音乐制作人,让我们把《幸福拍手歌》唱成《快乐拍手歌》,让我们随着欢快的旋律唱起来、跳起来吧。
2、同学们,我真心希望在我们的集体中,人人都是快乐的天使,而且要做为别人排忧解难的天使,不但要自己保持快乐的情绪而且要留心身边的人,并给他们带去快乐,愿同
学们永远快快乐乐。
我的感悟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仅是一名教师,他首先必须是一名懂得教育艺术的专家,这样才能胜任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重任,而管理好班级,了解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也是班主任工作中
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怀着要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来上学的,这点愿望好比是一点明亮的火花……但这点火花是微弱的,毫无保护的,因此,也是最人容易熄灭的”。
面对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课题。
小学生年龄偏小,仍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
据其心理特点,心理教育不能单靠知识传授,简单地说教是不行的,要重视强调潜移默化,从兴趣入手,注重把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里教育内容以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班队的活动之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让队员掌握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规律,帮助队员认识自我,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解决在学习,生活和休闲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
并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协助队员学会认识自己,调控自己。
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知识讲座、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操作训练、作品交流、小组讨论等,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有一次,班里两位学生闹矛盾,甚至动起了拳头。
事后我了解了情况,原来其中一位孩子开玩笑打了对方一下,可能是打疼了,另一个队员不甘心,非要还一下不可,这下闹得不可开交起来。
作为班主任,我照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互道歉后便了结了此事。
但是,我知道这种解决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他们之间还会存在疙瘩,于是,在班队活动课上,我给他们上了一节心理健康课,给孩子们讲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及周瑜因嫉妒诸葛亮,最终气死的故事。
接着,我让这两位学生谈谈自己当时的心理感觉,并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用换位的作法让学生说说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想、如何做,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些。
在此基础上,再将班级中实际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讨论,如“同学骂了你或别人踩了你一脚怎么办……”通过讨论,孩子们都认识到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自己得到了完满的答案。
在班队会上,积极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这样跟说教式思想教育相比,
通过活动的形式,孩子们领会得更快,体验的更深,让他们自己去换位考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结合这次的事例我懂得了:只有让心理健康知识悄悄走进孩子心里,阳光才能冲散每一个孩子心中的阴影,家校才能成为培植孩子心理健康的乐园,每一个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