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企业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制度1.生产管理组织1.1 车间生产管理是在车间主任领导下,由装置主管具体分管负责,装置技术员分岗承包,按生产计划、调度指令及操作规程以班组为基本单位组织生产。

1.2 班组成员在班长的组织下,按照岗位负责技术员、装置主管或公司调度的指令,具体负责本岗位的生产操作和工艺技术指标的控制。

1.3 在生产管理上,班组成员对班组长负责,班组长对装置包岗技术员负责,装置包岗技术员对装置主管负责,装置主管对主任负责,主任对公司主管副总经理负责。

1. 4 装置主管外出期间,生产管理由本装置技术员负责。

2、职责任务2.1 生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做到生产组织科学有序,人员结构合理,生产方案优化,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提高产品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2.2 按公司月生产计划编制车间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随时掌握装置负荷、任务完成进度,按装置达标的要求,全面完成生产任务。

2.3组织处理生产问题,随时掌握原料组成、性质的变化,生产方案、生产动态及操作变化、装置能耗、物耗及物料平衡情况、仪表设备运行情况及备用设备状态,确保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

2.4 合理优化、调整班组人员结构,保证班组人员的整体素质,监督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班组岗位十项制度,按车间绩效考核有关规定对班组人员进行考核。

2.5 夜间、双休日、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并按《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细则》对值班人员进行考核。

2.6 每日8点及16点召开车间生产碰头会,解决当时生产问题。

每月底召开生产技术经济分析会,总结全月生产及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制定下月计划及措施。

2.7 及时汇报并组织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隐患和生产难题,对操作事故或异常要逐级及时汇报并积极处理,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尽快查明原因,写出分析报告,并组织岗位人员学习。

2.8 严格执行巡检制度,并通过日检、周检、月检对班组及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2.9 及时处理生产中机、电、仪设备出现的故障。

没有公司调度允许,任何人不允许问题过夜。

2.10 严格按开、停工方案组织装置开停工,对生产中重大问题处理必须做到:先制定方案,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后再处理。

2.11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及《环保管理制度》。

3 管理标准3.1 按时完成公司部下达的生产指令计划。

3.2 各项工艺指标及各项经济指标达到达标指标。

3.3 各种记录、报表定期整理存档。

3.4 不断改进生产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5杜绝计划外停车,提高装置运行平稳率。

4 工作程序班组4.2生产管理工作程序5、考核5.1车间的生产管理工作由装置主管负责考核。

5.2考核情况按《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执行。

设备管理制度l 设备管理组织车间设备主管负责全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车间设备员在设备主管的直接领导下,分岗位承包管理。

2 职责任务2.1 车间设备管理的根本任务是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在用、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满足生产要求,以确保车间生产正常进行。

2.2 编制车间装置大检修第一、二、三批计划、自检计划、月维修计划及临时计划并组织实施、验收。

2.3 机动设备的润滑管理2.3.1 在机动设备润滑管理中,严格执行润滑油五定:定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和“三级过滤”制度。

2.3.2 机泵润滑油站及油具每白班定期清扫,机泵每月1日、15日做润滑油活动,检查、更换润滑油脂。

2.4 装置设备档案、管线档案的修定、填写管理工作,要达到台台设备有资料、条条管线有档案、个个阀门有台帐,对所有设备管线档案每检修完后及时填写,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5 设备事故和设备隐患管理。

2.5.1对装置出现的重大设备隐患,要及时汇报公司设备管理部,并制订措施,择机消除,对隐患要建立设备隐患档案,定期跟踪观察其发展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5.2 设备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汇报公司主管部门,设备事故报告要准确地分析事故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

2.6静设备日常维护加强静密封点的管理,特别是水、油、汽、风等漏点要及时处理。

对处理不了的漏点,要挂漏点牌,要制定出防范措施并记录在案,择机处理,并要求班组有关岗位人员加强检查。

2.7加强压力容器的管理,严格按“容规”要求管理。

2.8在整个设备管理中,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

3 管理标准3.1 全年设备管理达到以下标准:3.1.1全装置静密封点泄漏率≯ 0.4‰.3. 1. 2设备完好率 >97%。

3.1.3 主要设备完好率 >98%。

3.2 设备工作区域及装置环境,要做到一平二净三见四无五不缺。

4 工作程序设备故障时:操作员设备员设备组长设备主管公司设备管理部生产管理部电、仪、检修5 考核5.1设备主管负责对设备人员进行考核。

5.2设备员负责对所属岗位或班组进行考核.。

5.3考核以《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1.工艺技术管理组织工艺技术管理在车间主任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以装置主管为总负责的技术管理体系,装置主管领导工艺组人员(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负责日常技术管理工作。

2 职责任务2.1 组织修订操作规程、工艺卡片,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严格工艺纪律管理。

2.2 编制临时生产计划的改变方案、优化操作调整方案、新设备、新技术开发投用操作方案及装置标定方案。

负责技术项目的实施投用及投用后的总结工作。

2.3 严格生产岗位原始资料的管理,严格岗位操作记录和交接班日记的管理。

2.4 每月召开一次工艺技术例会,搞好技术分析,按时编制技术月报2.5 有计划的组织装置技术测定和标定。

2.6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难题,组织技术攻关,找出装置工艺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行技术改进和操作调整,不断优化操作,促进工艺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抓好工艺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工作。

2.7 定期检查、总结、评比工艺技术管理工作,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管理经验,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工艺技术管理水平。

2.8 参加生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事故总结。

2.9 加强计量工作,确保计量仪表数据准确,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校验。

2.10 根据公司技术部门安排编制并五年修订一次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交公司生产管理部审批。

2.11 根据批准的工艺规程制订工艺卡片,并两年修改一次,交公司生产管理部审批。

2.12 管理好操作记录、交接班日记,要求记录真实,交接班内容齐全,并收集整理填写工艺技术台帐,原始记录保存五年,工艺技术台帐长期保存。

2.13 每月4 日前编制好技术月报、能耗月报,经车间主任审后交公司生产管理部。

月报要求生产数据齐全、准确,生产技术分析论述要求原因清楚、过程详细、分析得当、结论明确、措施可靠。

2.14 根据生产需要编制装置标定方案,提交公司生产管理部审批后,根据调度安排组织好标定取数工作,写出标定报告。

2.15 按公司生产管理部要求及时交各种生产总结。

2.16 对“三剂”在装置中的运行使用情况以及备用库存情况,做好记录,及时准确地填好台帐,存档备查。

3 管理标准3.1 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修订及时,内容符合实际,不出现遗漏和失误。

3.2 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杜绝违章操作。

3.3 操作平稳率达到99%。

3.4 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填写规范,归档及时。

3.5 实现装置全面达标。

4考核4.1装置主管负责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4.2考核以《第一联合装置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质量管理制度1质量管理组织1.1 车间质量管理是在车间主任领导下,装置主管具体分管负责,工艺组设兼职质量联络员一人,各班组设兼职质量员一人。

1.2 车间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车间主任副组长:装置主管组员:工艺组长、设备组长、各岗位承包技术员、各班班长及兼职质量员。

2 职责任务2.1 车间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等五大主要因素做到超前分析,超前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2.2 及时写出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

2.3 车间成立由班组人员参加的QC活动小组并在生产管理部注册登记,QC小组按要求定期组织活动,做好记录。

2.4 对生产工序过程要做到超前分析、超前控制,使主要工艺参数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一旦控制卡边要及时采取措施,优化调整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2.5 使用控制图,对主要产品的质量控制,进行科学监控,提高质量控制能力。

2.6 产品采样要做到定时、定点、定器具,按规定采样并及时索取结果,如实记录在质量台帐上。

2.7 发生质量事故,要及时汇报并积极组织处理,质量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并按《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中事故管理规定考核。

3 管理标准3.1 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

3.2 杜绝质量责任事故。

3.3 质量资料及时归档。

3.4 质量控制图按要求填写。

4 工作程序4.1 正常生产不合格控制程序4.1.1 在正常操作时,产品无分析数据或分析不合格,应汇报调度和车间领导,采取措施。

4.1.2 正常操作,馏出口出现不合格点,立即汇报调度和车间,及时分析调整操作和联系化验加样,并按照调度指令及时将产品改线。

4.1.3 装置出现操作大幅度波动或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时,应立即汇报调度,联系罐区改不合格线,防止污染大罐,并汇报车间。

4.1.4 产品走不合格线过程中,根据操作情况及时联系加样,产品合格后要及时汇报调度改走合格线,杜绝产品合格后因改线不及时造成的浪费。

4.2 质量申诉程序外界因素影响产品质量,车间要尽快向生产管理部提出申诉,保证全月合格率的完成。

5 考核5.1 装置主管对车间工艺组的质量管理进行考核。

5.2 工艺组负责对班组质量情况进行考核。

5.3 班长及班组质量员负责对班内各岗位产品质量进行考核。

5. 4 质量考核以《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计量管理制度1、计量管理组织车间计量管理是在车间主任领导下,设备主管分管负责,设备组长是日常计量技术工作的对口人员,车间兼职计量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 职责任务2.1 根据公司设备管理部责任目标,编制本车间计量计划,掌握全车间的计量动态,贯彻执行公司各项计量制度。

2.2 根据《测量设备确认间隔表》和周检计划,对计量器具进行检验。

2.3 根据车间生产计量器具运行情况,联系公司设备管理部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维修,并接受设备管理部的技术指导。

3合格标准3.1 计量器具合格率100%,投用率100%。

3.2 计量资料台帐及时归档。

4 工作程序班组计量员→车间计量员→设备主管→公司设备管理部。

5 考核5.1 车间设备主管对计量员进行计量考核。

5.2 车间计量员对班组计量工作进行考核。

5.3 计量管理考核以车间《第一联合装置车间考核细则》为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