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桃花心木》课堂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课堂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课堂教学实录师:我们学过很多的古诗。

下面,我要请同学们用打节拍的方式把一首古诗打给我听,不是用你们唱英语歌这样。

谁背诵一首古诗给我听,随便什么诗。

(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师:请坐。

背得太好了。

我们首先要对他表示肯定。

我们也拍一下掌,怎么样?(师生齐鼓掌)师:紧接着,我不允许你再这样做了,我需要和他合作一下。

我们小时候玩过拍手歌没有?生:玩过。

师:我们把这首古诗拍出来。

师生合作。

师:两个同学一组试一下。

(生两人一组合作拍手)师:现在能够两个同学一组拍的同学举手。

师:下面注意,吴老师将和他演绎第一个版本,这个版本演绎完之后,其他同学不允许按这个版本来,不能做成雷同的。

(师生合作,拍手背古诗。

)师:好。

这个版本出来了,其他同学不许用这个版本。

生:我想出了一个版本。

(第一组表演)师:看他们的──(学生两人表演)停!师评:没有节奏感,没有音律美。

(第二组表演)师:好,好,好。

不错,不错。

同学们,实际上中国的很多的文字都可以用音乐来演绎。

师:但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不能够用音乐来演绎。

首先我要请个同学到前面来,不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随便来一个都行。

这位同学,你来一下,请大家都看这里。

(cai投影出示:校园一角)师:这个地方是哪里呀?生:我们的校园。

师:我们的校园,正确。

我们的校园这有一棵树。

这是一棵什么树?生:桂花树。

师:桂花树。

真的是桂花树吗?生:是。

师:这棵树是不是也是桂花树呢?(指另一棵树)生:是。

师:这棵呢?生:也是。

师:这棵呢?生:铁树。

师:太感谢你了!我们给她以掌声。

生:鼓掌。

师:你们真行,吴老师能够把所有的树的名字说全的不超过十种。

今天,我们和大家学的这篇文章里的这种树,看到过的同学举手。

(生一,举手)师:一个。

请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生:xxx师:你在哪看到的?生:我去旅游的时候。

师:在哪个地方?生:在枝江。

师:在枝江。

枝江就有桃花心木。

请坐,我明天一定问一下我班上枝江的孩子是不是那个地方有桃花心木。

我确实没看到过。

同学们都没看到过。

下面,吴老师给大家投影几张图片,请看一下。

(投影出示桃花心木图)师:这就是桃花心木,这是从网上吴老师下载下来的。

好,你看到这些树之后,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不慌,不乱说,呆会儿再说。

对比看图:右图的树高大,左图的树矮小。

师:(看右图)这是第一次看到的树,已经怎么样?生:高师:这棵树呢?(看左图)师:这棵树长得很小,而且很细,还不是那么蛮挺拔,也不那么蛮高。

我已经把一些词说完了。

呆会你就不能说了。

(投影第二组图)师:好,再看一下,这是将中间的一棵拿出来后(投影出示其中一棵树)。

这是一棵非常小的。

好,看到这个时候,现在请你用我们课文中的词来跟我们说它是什么特点?师:在文中找,画上“﹏﹏”(生在文中勾画,师巡视指导)师:尽量找全,找不全的就不举手,一共只有三处,就是三、四个词可以概括。

生:第2自然段第一排师:读给同学们听。

生:读,再就是第2排。

师:恩。

生:朗读。

师:这是它的树苗。

好的,我要他给我们解释了这里面有树苗的“仅及膝盖”。

跟我们看到的一样。

还有呢?生:就是第15自然段。

师:第15自然段。

快点。

生:第1排。

师:等一下,我发现有些同学连自然段就没有标,是哪些同学没有标自然段,快点看一下,左右同学快看一下,到底是15段还是14段,快点标一下,都看一下。

好,给同学们念。

生:第一排“优雅自在”师:你把词说出来就可以了,不要你说它形容什么。

师:还有?没了?生:还有“勃勃生机”师:哦,还有“勃勃生机”,说完了?生:没有,还有。

师:还有?生:……师:也是。

及屋顶一般高。

那它一共在哪几个段落中说到了桃花心木长的样子的?生齐:第2段,第3段。

师:第2段,第3段。

还有?师生:第15段。

师:我们一起把这三段的内容读一遍。

做好准备。

生齐读2、3、15段师:现在吴老师问你们,虽然你一直没有看到过桃花心木这种树。

现在,吴老师把图片投影给你看了。

其中从小树长到高的、粗一点的时候,再长到参天大树。

然后又让你读了这几段文字。

今后你再看到一棵树,这棵树我说它是松树,你说它是桃花心木,你能不能判断出来?生:能。

师:非常感谢大家。

希望你能够判定出来。

听说你们都预习了是吗?生:是。

师:吴老师没怎么预习。

吴老师带了这个东西。

(出示字典)全班同学我要求你们都带着,带了没?生:带了。

师:没带的举手。

都没举手,都带了。

吴老师来考验一下,我们书的后面有几个字,就是发的这张纸的后面方框里的字,吴老师没有给它标拼音。

下面,吴老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想一下,你说你预习了,肯定字词要过关吧!是吧?我再问一下,怎么样预习才是真正的预习到位了呢?说。

生:先得把它的字词找出来,再把不懂得词语把它的意思给写出来,再把课文多读几遍,再把它的主要意思给写出来。

师:说得太好了。

不仅说要把新字词给圈出来──(出示课件,怎样才能算是预习好呢?)师:在读的时候,我把这几项都弄出来,因为都说了,还打上省略号,表示一篇文章如果真的预习好了,必须是生字、生词都要读准字音,不仅读准字音,还要借助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字典,如果你不懂,就要查出它的意思。

师:文章标了自然段吗?生:标了。

师:第三个(标准是)你读了几遍课文。

读了一遍的举手,只读了一遍的。

(生无人举手。

)师:哇,都读了很多遍。

读了两遍的举手,读了三遍的举手。

(生无人举手。

)师:读了四遍的举手。

(有几个学生举手)。

读了很多遍啊!读了n遍的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你们真是预习的太充分了。

我觉得这一课根本不需要讲了。

你读了几遍课文,不需要问了。

第四,你可以复述它的内容吗?两个,第一个是全文复述,也就是一个字不落地把它复述下来。

第二个简要复述,就是一句话把它说清楚。

好,好。

但是,吴老师虽然知道你们都预习了,我还是要检测一下。

(投影出示:考考你)下面字的读音,你能猜出其中的规律吗?央──左边加“禾”字之后──秧(读?)师:“央”左边加“禾”字之后,这个字读什么?生:yānɡ。

师:读什么?是不是读“yānɡ”?怎么读“yānɡ”。

看一看注音标的是不是都读“yānɡ”。

好,我们一起把这个字读一遍,再读一遍。

(生读。

)师:连着读三遍。

(生读。

)师:我就不相信你们都搞的到。

投影:委──上面加“艹”头之后──萎(读?)师:“委”上面加个“艹”头生:wěi。

师:什么。

生:wěi。

师:也读“wěi”啊?不可能吧!是不是都读“wěi”啊?一起读三遍。

(生读)师:真的,我就不相信,我再找几个出来,我一起把它显示出来,看你能不能做对,请个同学读。

(投影:段──左面加上“金”字之后──锻(读?)牙──右边加上“隹”字之后──雅(读?))师:现在我们就是有一个字加上旁边的那个字之后不知道读什么是吗?这时候我们应该干什么呢?生:查字典师:字典拿出来查。

生动手查字典师:看谁先查出来,然后在前面给我标一下这个字的读音。

师板书:“隹”师:查出来的同学请到前面来标(一学生举行上前标音)师:谢谢你,查字典速度最快生演板:zhuī师:这字读“zhuī”是不是?一起来读一遍,两遍,三遍,在书的旁边标一下(生齐读)师:现在,吴老师给大家出一道题目,题目是:你能总结出它的规律吗?请问这么多字的规律。

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先答第一个问题,你能总结出它的规律吗?说!生:它的规律是:这几个字加上偏旁后还是这几个字的读音师:好,一个字加上另外一个字后还读这个字的音,这个字加上这个字后还是读这个字的音,是不是这样?生:不是。

师:不是?你说!生:牙(yá)加上那个隹(zhuī)后变成(yǎ)了师:那是声调发生了变化。

生: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字加上另一个字后声调发生了变化,它的读音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师:哦,一点小变化。

好的,你说!生:我认为它们都是形声字。

师:非常好。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有谁告诉你它(形声字)的概念的,叫做什么形声字的?我还不是蛮懂。

板书:形声字师:你能不能跟同学们说一下什么样的字才叫形声字?生:形旁表字意,声旁表读音。

师:形旁表字意,声旁表读音。

所以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你看,所有的这些字是不是都是形声字。

对了,有些声调发生了变化,但是,它还是读那个音,是不是?生:是。

师:好,这样的字的确叫形声字。

大家都读了课文吧,在课文中找找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他字有没有形声字,只找一个。

师:找到以后请到黑板上来写,我这有很多粉笔,快点,快点,快点。

前十个人才有资格。

(生争相上台演板)师:同学们,我们看看对不对,对的话就打一个勾。

种停依浇倒样枯师:“喝”,这个我就有点不懂了,查一下是不是的?怎么写错了,改一下。

师:旦+亻=但这个同学做的最标准,任意找一个字,这样写一写。

(生改错)师:同学们,看看她改得对不对师:全班同学都对了,所以字的方面的检查我不管了。

我也不说了,下面我不想投影了,但是我还是要投影出来让你们看一看为什么。

(投影出示:“番”的变化)师:咦,你们发现这些字有一个变化,同学们认为是什么?怎么变的?有一个同学说是甲骨文,我这是不是甲骨文呢?请同学说一下。

生:是古代向我们现代文字演变的。

师:这种字叫做金文,金文向小篆演变过程中的,这种字叫隶书,这种叫楷体。

关于字词结实到此结束了,不说了,因为大家都懂了,其他的词,你觉得文章中的哪些词,我们应该掌握?用我觉得第几段中的第几个词我们应该掌握。

这个词的意思是,跟同学们说一下。

(投影:你还觉得文中的哪个词,我们应该掌握?请以“我觉得……自然段第……行的什么词我们应该掌握,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是……”的说话格式来发表你的见解。

)生:莫名其妙师:“莫名其妙”,下面我请个人不查字典,你依次地给我们说一下,这几个字什么意思。

莫:没有。

名:说。

其:他的。

妙:奥妙。

没有人能说出他的奥妙。

有些词,不查字典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有时候我们通过我们的大脑记忆、储存的东西也能够解决文章中的很多疑难。

时间关系,下面我要和大家一起问第三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你读懂了吗?这篇文章,首先问,你认为读懂了,什么叫读懂了?生:理解了它的含义。

师:理解了它的含义,也就是这篇文章写的内容是什么?写了什么。

板书:写了什么师:写了什么?这是第一个读懂了的标准?还有什么标准?你说。

生:读懂这篇文章它要表达的意思师:表达的意思,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或者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

板书:写作目的师:还有没有?生:中心思想。

师:中心思想。

好的,我们用一个词,你们老师可能讲过,中心思想。

板书:中心思想生:还要弄明白,作者怎么写的。

师:怎么写的?板书:怎么写的?生:还要了解它的作者师:作者。

(板书)师:作者了解的同学举手,小组同学互相帮助没有了解作者的同学,下课后了解。

我们紧接着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我们先说了写了什么就是完整复述它,(这项工作我们呆会儿做!)下面,首先请同位的同学两个人一组,互相听对方用最简洁的文字把它说出来写了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