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保健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体育保健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体育保健学1.体育保健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2.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3.第一状态----健康状态第二状态----疾病状态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虽然没有疾病,但有虚弱现象,诸多不适和各种症状且常精神欠佳,机体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与人处事较差,适应能力降低。

4.热损伤的预防●保证运动员身体状况良好●在热环境中,运动前,应避免运动员机体过热的情况出现●警惕应激的早期症状●体温过高的临床症状●运动员的跑速不应超过训练时的强度●运动员如有任何体温升高的疾病或运动前12小时内有体温升高的经历,都不应参加比赛或训练●鼓励运动员在运动之前补水,运动中定时补水,运动后补盐5.高原训练的要素●适宜的海拔高度,最佳高度为2000-2500米●适宜的训练强度(根据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强度水平的高低)●训练持续时间,最适宜的持续时间为4-6周●出现最佳运动效果的时间●训练方法与手段6.营养素:指能在体内消化吸收,具有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为机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必须的物质7.蛋白质的营养功能●构成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参与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免疫系统重要的物质基础●供给热能8.蛋白质的供给量与来源成人蛋白质的供热量应占一日膳食总热量的10-12%儿童、青少年为12-14%9.脂肪的分类●甘油三酯: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复合脂-磷脂、糖脂、脂蛋白●类脂10.糖的营养功能●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保护肝脏●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抗生酮作用●维持心肌和骨骼肌的正常功能11.维生素的共同特点●以本体或前体的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不能再体能合成,也不能大量贮存,必须食物提供●机体需要量甚微,但在调节机体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不构成组织,也不提供能量●多以辅酶或酶的形式发挥作用●有的具有几种结构相似,活性相同的化合物●食物的选择不当或食物在贮存、加工、烹调过程中可能造成维生素的破坏12.维生素D:促进钙离子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13.无机盐的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组成的重要成分●在细胞内外液中,维持正常的渗透压、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构成酶的辅基,是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也参与酶系的激活14.水的营养功能●水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组成成分●维持电解质平衡●参与物质代谢过程●参与维持体温的恒定●水是润滑剂●维持脏器的形态和机能15.理想的补液饮料具备的功能●促进饮用,迅速恢复和维持体液平衡●提供能量,增进运动能力16.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人体在进食过程中,由于对食物中的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热能,这种因摄食而引起的热能额外消耗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低脂:4%,碳水化合物:5-6%,蛋白质30%,混合性食物:10%17.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食物的质量和数量应满足需要●食物应当营养平衡和多样化●食物应当是浓缩的,体积量小●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要合理●进食时间与训练、比赛安排相结合18、合理营养:指对膳食的人体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使膳食的质与量都能适应人体的生理、生活、劳动以及一切活动的需要19.比赛当日前一天的一餐的营养●食物重量轻,体积小●食物易于消化,不含粗纤维多和易产生气体食物●热能比例要求高糖、低脂、低蛋白质●低盐●赛前补糖●赛前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膳食采用平时已习惯的和喜欢的食物●赛前一餐应在比赛开始的2-5小时前完成●赛前一餐不宜服用咖啡和浓茶,以免引起比赛中利尿的作用20.生长发育不均衡性为: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淋巴系统21.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①对运动系统的卫生要求●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注意培养站、立、跑、跳的正确姿势●在有些非对称项目中,应注意身体各部分的全面锻炼,尤其是对侧肢体的锻炼,对于基本技术训练也不要过于集中●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多安排室外体育活动●儿童少年不宜过早从事力量性练习●注意全面身体训练和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和耐力训练●少年儿童关节度大柔韧性好,宜进行柔韧性练习②对心血管系统的卫生要求●在体育锻炼中,运动量的安排要适宜和合理,避免过高过急,强度过大的训练●儿童少年应避免做屏气动作,倒立背桥等动作不宜多做③对呼吸系统的卫生要求●培养儿童少年在体育运动中能根据动作的结构、节奏及用力情况逐步掌握适宜的呼吸方法,并教育他们注意呼吸卫生●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中,运动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运动中加深呼吸,特别是有意识的加深呼吸④对神经系统的卫生要求●儿童少年的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生动活泼和多样化,可穿插一些游戏和小型比赛等,活动过程中可适当的间歇●多采用直观教学和示范教学等手段,多运用简单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多进行一些模仿性练习,同时注意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不宜做多余复杂和精细的技术动作22.健康分组的组别基本组预备组医疗体育组(医疗体育组不能直接到基本组)23.自我监督:是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训练或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24、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赛前医务监督●赛前检查●组织管理●现场救护准备●做好赛前的场地和服装的检查工作●做好赛前准备活动●赛前的膳食安排●做好启程时间,旅途中安排工作25.运动性疲劳:机体不能将其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某一预订的运动强度26.运动性疲劳的分类根据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分:中枢疲劳和周围疲劳27.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主观感觉●感到精神不振,厌烦运动●下肢肌肉有酸沉感,动作迟缓●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睡眠差,入睡迟或失眠●排汗量增加,在相同的运动负荷中排汗量较以往增加28.兴奋剂:使用兴奋剂是指竞赛运动员应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以非正常量或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摄入生理物质,企图以人为的和不正当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竞赛能力的行为29.兴奋剂的分类兴奋剂包括:禁用药物、禁用方法、限制药物血液兴奋剂:运动员输入血液、红细胞或有红细胞在内的有关血液成分30.刺激剂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作用于神经系统提高身体和生理能力,能增加机敏性,使人亢奋,减少疲劳和可能增加竞争性和攻击性危害:挑战性增强和焦虑激动,可导致判断失误,易发生创伤,心率和血压急剧增高,脱水,又发生脑出血和心脏停搏而死亡的危险31.过度训练的原因①训练安排不当●大运动量训练,缺乏必要的间隙●运动量增加过快●患病后训练开始过早和或训练量过大●缺乏全面系统训练基础,进行“单打一”训练●训练中忽略了个人的特点和气候条件的改变②比赛安排不当●比赛前训练准备不够,运动员比赛时出现心理紧张●连续参加重大比赛,缺乏足够的休息或在一次大型比赛中参加多项比赛,赛后体力未完全恢复,即进行大运动负荷训练●伤病后身体未完全康复就过早参加大型比赛③其他原因生活制度的破坏,营养不良,环境因素,精神创伤,心理压力过大等导致身体的功能下降32.过度训练处理原则消除病因,调整训练内容,加强各种恢复措施以及对症治疗33.运动性贫血:直接由于运动训练所造成的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贫血血红蛋白男子:120-160g/L 女子:110-150g/L34.运动员贫血的处理●病因治疗●饮食疗法●合理安排运动量●药物治疗●合理安排运动训练35.运动员贫血的预防●运动员应服用营养平衡的膳食●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特别是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初期、耐力运动员、女青年运动员应定期检查)●适当加强运动员贫血易感人群的全面营养36.运动性血尿的诊断●正在训练的运动员或健康人在运动后骤然出现贫血,其明显程度多数与运动负荷量大小有密切关系●除血尿症状外,不伴随全身或局部特异性症状体现●男运动员多见,尤以跑跳和球类项目运动员多见●各项肾功能检查和血尿检查,X线检查均正常●绝大多数人血尿持续时间不超过三天●血尿可在多年内反复出现,但愈后一般良好37.运动性血尿的预防●遵循运动训练的科学原则,负荷量和训练强度要循序渐进,避免骤然加大负荷量和训练强度,做好全身和腰部的准备活动,调整好步速●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时的饮水制度,在剧烈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适当补充水分●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避免过度训练38.运动性腹痛的处理●主要根据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是腹内脏器或腹外脏器疾病引发的腹痛,要给与药物、手术、治疗、理疗等,是腹壁软组织挫伤给药物理疗及局部封闭治疗●对仅在运动时加快速度后才出现腹痛的运动员可适当减慢跑速、调整呼吸和运动节奏,必要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常常有助于缓解疼痛。

若无效,疼痛剧烈时应停止运动服用654-2阿托品等解痉止痛药物或针刺内关足三里等39.运动性腹痛的预防●遵循训练的科学原则,剧烈运动前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在饥饿状态下参加训练和比赛,赛前一餐要在两小时前完成,要合理膳食,比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训练和比赛时要调整好动作与呼吸的节奏●对运动时加速后才出现腹痛的运动员,要加强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和专项运动技术战术的训练40.运动性中暑的分级●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全身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正常●轻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摄氏度以上●重度中暑:包括热辐射,热痉挛,日射病三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