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灰土施工方案

石灰土施工方案

底基层10 %石灰土施工要点
A、施工的前提基础
1、测量方面:导线点、水准点已闭合加密完毕,并经监理复核,测量人员对控制边桩进行了放样,并经监理复核完毕。

2、试验方面:10%石灰土配合比试验已完成,原材料已经备齐并且各项指标检测合格。

并经监理复核完毕。

3、原材料方面:素土已经备齐并整平完毕,石灰使用消解石灰。

4、技术准备方面:10%石灰土开工前,首先进行了试验段施工,确定了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及压实机械组合和压实工艺,项目经理部已组织工序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B、施工工艺:
一、施工参数:
10%石灰土厚度为15cm,一般路段宽度2.08m。

施工时按控制边桩严格进行宽度控制,压实度达到93%以上,石灰剂量为10%,施工工艺采用路拌法施工,白灰用量增加1%,按11%控制。

二、施工工艺:
1. 恢复控制边桩:
我经理部测量组在底基层开工前对控制边桩进行了准确放样,控制边桩距中桩6.58m,纵向边桩间距为20m。

2.下承层准备:
对已交工的路基顶面严格按设计标高封点,用平地机整平,使其达到设计路拱度,并且对局部不合格情况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3. 备土:根据本工程土源情况,采用土场取土,土中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大于30mm,并不含有草根、树皮等杂物。

在备土前下承层要洒水湿润。

采用自卸车运土,按每延米用土量和自卸车的运载量打格控制卸土,推土机把土摊开,根据经验采用17cm的松铺系数进行标高封点,用平地机整平,如果土较干时,应及时洒水。

两侧加宽段与旧路接茬处30cm不上土,以防止拌合不到边,待灰土拌合完毕后用平地机向接茬处补满灰土,以保证灰土宽度。

3. 备石灰:
由测量人员向工序负责人书面提供施工桩号具体位置,控制边桩的纵向间距,控制边桩距10%石灰土边线的距离。

工长要严格按此控制施工宽度,进行打格上灰控制,人工散灰控制。

11%白灰用量,按1%至均匀。

消石灰按配合比计算用量打格上灰,路拌法增加.
4. 拌合:
散灰均匀后,水车洒水湿润并用悬耕犁初步拌和,以防止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时打滑。

然后用专用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和,并派专人跟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及接茬情况,拌和深度保证达到16-17cm,并且全宽范围内不存在漏拌,一般土质完成一次拌和即可满足要求,土颗粒以满足规范要求为准。

5. 整平:
整平前,先用链轨排压,并用平地机初平,然后视混合料的含水量情况进行洒水闷料,或直接整平。

整平先由测量人员封点,再用平地机刮平,一般刮1—3遍,视刮完后标高实测情况而定,最后一遍封点按17cm松铺厚度控制。

6. 碾压:
a: 整平完成后及时碾压,先用振动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静压一遍,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压完路面全宽即为一遍,一般需重型压路机振压3-4遍。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第一遍以采用高振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

碾压程序如下表:
碾压顺序碾压方式速度
1.5-1.7km/h 静压第一遍
1.5-1.7km/h 高振第二遍
2.0-2.5km/h 高振第三遍
2.0-2.5km/h
第四遍低振b: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灰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c: 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急时补撒少量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d: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e: 经过拌和,整平的改善土,宜及时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f: 在碾压结束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将局部高出部分刮出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可留待铺筑二灰碎石基层时处理。


7、养生及交通管制:
a: 10%石灰土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养生期不宜少于7d。

b: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并报验,合格后立即洒水养生。

c: 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石灰土层上,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三、底基层灰土的检测
1、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中实测项目
进行检验,取样位置按随机取样法确定。

2、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其它各项检验并报监理审批。

3、各项指标均合格后才能交工,并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准备。

底基层实测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