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试讲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
授课专业:专科护理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2011年6月9日

试讲教案
教师姓名职称X X 教研室基础护理教学时数 2
授课题目第三节血压的评估与护理教学对象专科护理
授课地点×××教室教学方式讲授、示教、练习、考核
授课时间 2 0 14 年 7 月 14日(星期二)1、2节
使用教材及出版社《基础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小寒主编)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小寒.基础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李晓松.护理学基础(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丁淑贞.基础护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崔焱.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编写专家委员会.201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6.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叶旭春,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实习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8.李小萍.基础护理学学习指导用习题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本课的重点、难点:
1、血压相关概念: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

2、正常血压的评估。

3、异常血压的评估和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血压相关概念。

2、熟悉正常血压的评估。

3、掌握异常血压的评估和护理。

实训主要器材:
血压测量操作用物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1、讲授血压相关概念: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正常血压的评估方法。

2、讲授异常血压的评估和护理。

3、老师指导、带教操作,学生练习。

4、考核学生掌握情况。

Ⅰ组织教学(2~3分钟)
(上课铃声响后开始上课,清点学生出勤情况并记录)
Ⅱ旧课复习——第三节无菌技术(3~5分钟)
1、脉搏正常值范围?请同学回答。

60-100次/分
Ⅲ新课导入(讲授70分钟)
第三节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一、概述(15 min)
1、血压:指血管内的流动着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2、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

设问:
什么是高血压?怎样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
3、舒张压:心脏收缩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最低值。

4、脉压差: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

二、正常血压:
1、范围:收缩压在9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60~89mmHg。

2、生理变化:
(1)部位和体位
(2)年龄: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3)性别
(4)时间与睡眠血压在傍晚时较清晨稍高,睡眠时血压逐渐下降。

(5)其他情绪激动、紧张、剧烈运动等可使血压升高。

三、异常血压
(一)评估
1.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分级:
1级高血压140~159/ 90~99mmHg
2级高血压160~179 /100~109mmHg
3级高血压≥180 /≥110mmHg
1低血压:≤90/60mmHg
3.脉压异常:
(1)增大:主动脉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

(2)减小:心包积液、末梢循环障碍。

(二)护理: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加强监测;用药护理;健康教育。

Ⅳ小结(5分钟)
(系统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测评反馈)
Ⅴ布置作业或预习(2~3分钟)
(一)复习题
1.隔离的目的是什么?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三、有哪几种隔离方式?
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血液-体液隔离、引流液-分泌物隔离、昆虫隔离、保护性隔离
(二)预习:
第五节供应室(P95~93)
Ⅵ课后记
(就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成功之处、失败之处、反馈之处、疑难之处、
感悟之处等作好记录,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并于授课后当天
完成。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