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课时篇一:《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演讲与口才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课程编码:课程学时:36学时适应专业:工商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学生(二)课程定位关键词:课程专业背景、课程地位、课程作用、职业岗位能力本课程是研究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诸多学科培养学生在从事工作过程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是对演讲、口才、交际等基本理论的概述,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以学生听、读、说、评、练为核心,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的口才,塑造大学生自身的公关形象,以应对现代社会生活、工作中的交际、求职、应聘与自我推销。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制定依据、目标实现途径1、理论教学安排(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演讲的本质和特征。
(2)了解演讲的基本类型。
(3)认识演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4)明确演讲与口才课学习的特殊要求,端正学习演讲和锻炼口才的态度,掌握可行的适合于自己的演讲学习方法。
2、实践教学设计思想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顺利进行演讲的前提,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可靠保证,利用培养演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强化训练,培养当众讲话的勇气。
运用朗读、演讲等方法,掌握并运用有声语言咬字吐词、运气发声、生气传情的技巧;掌握并运用演讲态势语言表情、眼神、手势、身姿技巧。
3、实践教学安排(1)即兴演讲。
培养学生学会即兴演讲情感激发技巧和敏捷严谨的思维技巧,掌握即兴演讲常见的表达方式。
(2)论辩演讲。
培养学生掌握论辩演讲立论和驳论技巧,提高论辩演讲的能力。
(3)交际口语。
培养学生掌握交际口语的技巧,提高交际口语的水平二、课程目标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根据高职高专各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教学拟达到以下目标:(一)专业能力(1)专业基本知识了解言语交际的重要作用、基本原则、习得方法,理解言语交际必备的心理素质、思维素质、应变能力及倾听素养,掌握有声语言、态势语言、社交语言、求职口才、即兴演讲、服务口才等贴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与日常生活实践需要的言语口才基本技巧与方法,并形成良好的言语交际意识与习惯。
(2)专业基本技能在言语交际中,首先做到敢说话、愿说话,其次做到能说话,会说话。
能用标准普通话交流表达并能有效倾听他人。
在不同交际交往场合,与不同交往对象,能自信、准确、清晰、流畅、贴切的表情达意并有效达成日常交际交往目的。
能在言语实践中正确使用有声语言、态势语言、社交语言、求职口才、服务口才等的基本技巧与方法,能分析评价自己、他人言语活动的优劣。
(二)方法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观察身边语言事实与现象→分析事实与现象→自我实践→实践中理解提高→扩展延伸”的学习方法,能主动从互联网中搜素视频、案例等学习资源,具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课堂内外有计划有目的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表达实践的习惯,并将实践日常化、经常化。
(三)社会能力培养学生乐观积极自信的自我认知习惯,养成学生良好的为人处事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习惯,这些都是自在表达、从容应对的重要前提。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关键词: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涵盖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分项目模块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及理论、实训学时分配章及名称绪论理论教学1.口才的重要作用2.学习的要求与方法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激发学习兴趣;学时明确学习要求与方2树立目标、信心与决复习巩固普通话知识表基有声技语言巧模块1.语音和语汇理论教学2.停顿和重音3.语速4.语气和语调朗读中逐步学会有意2 强语言的感染力表现交流沟通中的综合应复习巩固普通话知识表基有声技语言巧模块1.语音和语汇理论教学2.停顿和重音3.语速4.语气和语调朗读中逐步学会有意2 强语言的感染力表现交流沟通中的综合应实训教学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知 1.诗词、绕口令的练习 2 2.散文、语段朗读练习 3.经典演讲词听与讲的1.眼神的运用理解眼神、表情、手态势理论教学语言 2.表情的运用 3.手势的运用4.身姿语言2 些态势语运用基本原实训教学通过训练巩固所学态 1.登台亮相训练2 2.案例分析讨论3.训练内容灵活:朗读材际中熟练应用这些技了解演讲、辩论、求1.即兴演讲口才8 2.命题演讲口才、演讲稿3.辩论口才4.求职口才5.社交与职场口才通过训练巩固所学并1.即兴演讲训练2.经典演讲碟观摩、讨论才技巧在实践中的应3.辩论比赛碟观摩及学84.求职时的自我介绍及成学生良好的交际意5.社交案例视频观摩基本应应应用用模块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篇二:《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演讲与口才课程名称:演讲与口才适用专业:商品经营专业 1. 前言课程性质口语是语言的最初形式,是人类交际应用最广泛的形式,言语的交流成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手段,演讲与口才目的在于提高青少年母语的运用能力,使学生掌握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技巧。
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实用性为导向,以行业文职人员的职业素养为标尺,以口语交际能力为主线,将课程要求掌握的知识,以模块或单元的形式,设计为相互联系,各有侧重的链状方式。
结合中职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突出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下实现交际目的,把健康的交际人格作为口才教学的基本核心,通过单元训练活动,学为所用,突出基本知识为能力训练服务,注重不同学生层次的结合,强化优势能力,提高基础素质。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36课时,训练课时占18节 2. 课程目标通过设计一定交际情境下实现交际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交际环境,根据交际的情境和交际目的,确定话题,组织话料,倾听的素质和能力,用普通话准确的遣词造句等能力,为文职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良好的心理素质·快速的确定话题,组织语言材料的能力·倾听的素质和能力·用普通话遣词造句的能力·运用和接受副语言的能力·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不同交际场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教材编写(1)、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教材。
(2)、通过实践能力导向,专项强化知识训练的设计思想,以口语实训各项单元为中心,结合生活事例,融入生活元素,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3)、教材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和工作实际需要,在突出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同时,提高倾听、理解、分析、语言综合素质。
在形式上,结合中职生的认知特点,以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口语交际的训练。
(4)、训练的操作简单,强调师生,生生互动。
教学建议(1)、结合多媒体影音资料作为素材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引起学生关注。
按照设计内容展开教学。
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在学、教、练中,把内容转化为实际的训练,强化练习,内化学生能力。
(2)、学生以课堂听讲,学练结合,课堂中,扩展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学习成果。
(3)、条件许可,可以结合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收集社会资料,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教学评价(1)、体现理论和实践统一原则,把单元训练,分层次进行,难度增加,写,听、说结合,并给与评价和点评。
(2)、评价对象从知识点掌握程度,能力训练程度,学习态度,基本职业修养,分为知识点和能力点。
知识点,采取笔试,给与修改评分。
能力点采取口试,给予等级评定。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1)、开发课程资源,多样化的利用社会资源,突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收集行业规范性用语和行业口语交际能力的素材。
让学生身有所感,心有所获。
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学用结合,突出学以致用。
5.其他说明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三年制)篇三:演讲与口才课程介绍《演讲与口才》陈树成课程说明演讲又叫演说,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手段相结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阐明事理抒发情感进行宣传表达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演讲,演讲攻略让您成为演讲高手。
“演讲与口才”目的为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帮助学生纠正语言表达的各种问题,克服在公众场合语言表达时的心理障碍,掌握语言表达的各种技巧。
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书籍,学会观察生活,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丰富自己的语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课程的概述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演讲的性质特征等基本理论,特别是要了解演讲的要素及其在演讲活动中的作用,从而对于演讲有宏观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学习此门课程的基础。
2、关于演讲者和演讲稿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并自觉培养演讲者应具备的素质、修养及能力。
要求学生积极思维,认真分析,迅速反应,合理表达,同时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掌握并运用演讲稿写作的方法技巧,完成演讲稿的实际写作。
3、在演讲的一般技巧和不同类型演讲技巧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
要求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我的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面对不同演讲时境和不同听众的临场应变能力。
教学内容演讲概述1、演讲的本质与特征2、演讲的目的与作用3、演讲的要素与类型演讲者与听众1、演讲者的素质2、演讲者的能力3、演讲者与听众演讲稿的写作1、演讲稿的写作准备2、演讲稿的具体写法演讲的表达技巧(6学时)1、演讲的有声语言表达技巧2、演讲的态势语言表达技巧不同类型演讲技巧1、命题演讲2、即兴演讲3、论辩演讲考核训练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训练、课堂讨论及辩论等方法。
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人数要求: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