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中国科学院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责任者作者: 郭沫若播发日期: 1954-01-28出处选自《新华月报》1954年第4号文献资料文献文件选自《新华月报》1954年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科学研究工作,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已经为科学研究有计划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为我国科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对于中国科学院来说,今天也已经有可能从现有基础上出发,根据国家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要求,提出今后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中国科学院的大部分研究所是在原来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科学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52年以前,科学院主要进行了团结科学家和调整机构的工作,使过去机构重叠、人力分散和思想混乱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1952年接受了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所移交的东北科学研究所及其大连分所,并会同从上海、北京迁往东北的其他研究机构,组成东北分院,加强了科学院技术科学方面的力量。
随着革命事业在各个方面的胜利,特别是在各种社会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的胜利,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同样也起了根本的变化。
过去被反动的国民党政权当作装饰品的科学研究机构,已经转变为人民事业的一部分了。
绝大科学家都已经参加了“镇反”、“三反”、抗美援朝和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并热烈响应学习苏联先进科学的号召,部分科学家曾经参加“土改”、“五反”等社会改革运动,同时还参加了对自然资源调查、随军入藏和反对细菌战等工作,因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
在科学研究工作本身,也完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题目。
1953年9月底的统计,科学院共有36个科学研究机构(25个研究所,4个独立的研究室,4个研究所的筹备处和天文台、仪器馆、菌种保藏委员会),其中15个在北京,13个在华东,8个在东北。
全院共有1725个专业的科学研究人员,其中副研究员以上的高级研究人员347人。
4年中,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有下面一些成绩:(1)在国家自然条件调查与资源勘察方面:配合地质部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调查与勘探工作,扩大了某些矿区,提高了矿藏的估计储量,如内蒙、大冶的铁矿,东北、西北的煤矿,甘肃的有色金属矿等都有新的发现;与气象局合作改进了短期天气预报、提高了准确度,并开始中期天气预报,对国防、农田水利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又会同农、林等部门进行了植物、土壤与鱼类的调查。
(二)在配合工农业生产方面:球墨铸铁的试制成功,在机械工业上提供了成本低、性能好的新的金属材料,人造橡胶的合成已有结果,现在继续研究改进其品质;甲苯的提炼与试制的成功,有利于解决国防工业重要原料生产的问题;纸浆及各种特效药物的试制等,对有关的工业生产都有一定的作用;除草防蚜的办法,已在华北主要植棉区推广;大豆根瘤菌的分离与选择,鱼病的防治,对提高农业与水产产量方面都有所贡献。
(三)在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物理学的研究上,在原子核物理方面及其他方面进行了一些工作;数学的研究上,修订出版了堆垒数论;化学的研究上,解决了橘霉素结构的立体化学问题;生物学的研究上,关于家蚕混精杂交实验的结果给米丘林遗传学说提供了新的论证。
(四)社会科学方面:在历史、语言和研究中,在经济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考古发掘中。
都有一定的成绩。
此外,1951年随着西藏的和平解放,组织了西藏工作队进藏工作,两年来对西藏地区自然条件与资源有了初步认识,并发现了铁、有色金属、石油、石膏等矿藏,在协助当地军民改进农业生产上也有所贡献。
在反细菌战斗争中,院内外的科学工作者都曾经起了积极作用。
上述工作成就与当前国家需要相比,显然是很不够的。
旧中国科学水平不高,加以科学院工作中尚存在着缺点,科学院现有的潜在力量也还没有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目前科学院存在问题主要的有下列几个方面:(一)进一步了解中国现有科学基础和力量的问题。
旧中国的科学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人数甚少,解放后四年来的发展,仍远落后于国家建设的要求。
就科学家本身讲,除部分研究单位力量比较强,阵容比较整齐外,多数单位都不够健全。
某些科学部门中的一些重要环节,或则力量很弱或则全无基础。
例如植物学方面,研究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人极少;动物学方面没有研究哺乳动物的专家;遗传学和微生物学方面的基础都很差。
化学方面,与重工业密切关联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力量很弱。
地球物理学方面,关于地震的专家极少,远不能适应当前基本建设的需要。
技术科学方面,除冶金陶瓷研究所有一定基础外,其余都是在东北工业恢复时期中才新建立起来的。
因此,就我国科学水平看,科学院是集中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科学人材,但按当前国家建设任务的要求来说,我们今天的基础和力量显然是不能胜任的。
院外的科学研究力量,多分布在各产业部门与高等学校中,彼此缺乏经常的联系,因而也就未能充分地合理使用,为了在现在基础上适应地组织科学研究的力量,使之能最有效地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作用,首先就需要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全面地了解我国现有科学基础和力量,并据以制订确定可行的工作计划与发展计划,这是目前科学院工作中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二)培养科学干部与加强团结科学家的工作问题。
积极培养科学干部是科学发展的基本环节,没有新生力量的不断增长,科学事业将停滞不前。
由于科学各部门的门类繁多,要求各异,要培养出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科学干部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凑效。
科学院对培养科学干部的工作,过去缺少认真的计划,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没有一定的制度和经常的领导。
除少数研究单位领导上比较重视,收到一定的成绩外,一般都做得很差,没有积累多少经验。
因此,必须在全院范围内使大家从思想上明确培养干部是科学院长期的中心任务,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苏联经验,制订切实可行的制度与办法。
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团结科学家的工作,只有发挥现有科学家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水平与思想水平,才能做好研究工作和培养年轻一代的工作。
目前有不少的老科学家对培养干部的工作很重视,青年人也能虚心向老科学家学习。
但也有些青年人与老科学家之间还存在着某些不协调现象。
青年人往往对老科学家要求过高过急,或者是片面强调科学家的实际应用价值和个人发展前途。
因此必须教育青年尊重老科学家,并认真地向老科学家学习,使他们在科学研究业务上发挥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必须给老科学家以一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对于他们的发明和创造必须给以物质或精神奖励,尊重他们的知识劳动的成果。
今后必须加强对各研究所的思想工作,使团结科学家的工作和科学干部的培养工作,能够统一正确地予以实现。
(三)关于具体贯彻理论结合实际方针问题。
理论必须与实际结合,科学要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方针,是绝大多数的科学家所衷心赞成,并开始在工作中加以实践的。
但由于科学院对于如何具体贯彻理论结合实际的方针,缺少认真的研究和进行必要的工作,过去对国家的经济计划了解很少,对产业部门联系做得也很不够。
因此各研究所在具体执行中就产生了一些实际困难和思想上的混乱。
一方面,在部分青年科学工作者中,滋长着把理论联系实际简单化的倾向,他们往往把“实际”理解为纯粹的直接的生产任务。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脱离了实际情况,片面强调科学院研究高深理论问题,甚至认为解决目前生产上的问题不能算是科学工作。
这主要是思想认识上的不明确、不一致,以及不能从研究所的具体情况出发,一般地提问题的结果。
今后必须结合制订研究计划的工作,具体地规定各所的研究方向和业务重点,来贯彻理论结合实际的方针。
同时,科学院今后应加强与产业部门的联系,促进科学研究与生产建设的创造性合作,这是解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关于组织领导方面的问题。
科学院是学术研究机构,它和一般机关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因此科学院在组织机构上、在领导方法上就必须从科学院的特点出发,做到能够正确地、有效的领导全国科学活动,首先是领导好本院所属各研究所的科学家参加学术领导工作,而这对于加强科学院的学术领导,使科学院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科学研究的中心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
在领导方法上未能抓住科学业务的特点,工作一般化。
科学院各项工作必须围绕科学业务进行,这一点也是最近也明确起来。
一些必要的学术活动如召开科学会议、组织学术讨论,解决生产和学术上的问题,都没有认真进行。
学术上的奖励制度也还没有切实建立。
由于科学院所属所各研究单位散处各地,除一般的指示外,很少具体的领导。
研究所内领导骨干缺乏,各所所长又多忙于行政事务,有的几乎等于全部脱离研究业务,工作中忙乱与上下脱离现象同样严重。
因此,目前科学院的组织机构必须适当调整,领导骨干必须适当加强,领导方法必须彻底改变,否则就无法在现有基础上把我们的科学事业发展起来,因而也就无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伟大事业中完成其光荣的职责。
三我国第一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已在伟大盟邦苏联的援助下全面开始。
当前科学工作的方针任务,应该是遵循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认真学习苏联先进科学工作的经验,积极支援国家建设,发挥科学家的高度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充实我们的科学队伍,为坚决实现国家建设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努力。
没有科学技术的不断支援和科学事业的相应发展,要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是不可能的;反之,离开了积极支援国家建设的科学实践,要达到发展科学事业的目的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根据以上精神,提出科学院当前的主要工作任务如下:(一)在现有基础上把目前可以使用的科学力量适当组织起来,全力支援国家工业建设,首先是重工业建设。
技术科学方面,各所应以解决矿冶、煤炭、石油、机械动力和土木建筑等方面的问题为主,并与工业部门取得密切联系,按照现有人力、设备和业务水平,实事求是地解决当前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所提出的问题。
争取在联系实际、总结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群众的具体经验中,在科学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二)有重点地对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的工业中心或经济区域,进行地下地上资源和自然条件的调查研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利用国家资源的具体建议或参考资料。
这不仅为国家建设所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地学和生物科学本身的发展所必需。
我国旧有资料贫乏,我们必须对我国的自然、社会和历史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充实、发展与提高我国的科学事业。
特别是对于农业、水产、林业以及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都要进行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工作。
(三)相应地发展基础科学,使之成为不断支援国家建设和不断提高科学水平的有力保证。
基础科学各所应以提高和培养干部重点同时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提出具有关键性的科学问题,并认真地加以研究,为争取能够综合解决国家建设中所提出的重大科学问题积极准备条件。
计划将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地质等基础科学力量逐步集中北京与有关的高等学校合作,有计划地培养可以继续深造的科学人材,为我国科学事业的进一步全面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