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力和机械》单元测试考试卷 考试题及答案 之一 新部编版.docx

初中物理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力和机械》单元测试考试卷 考试题及答案 之一 新部编版.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试题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本书放在桌上,书对桌面有一个力,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是桌面对书有一个力,是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试题2:
称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如图8-A-1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值是 N,用它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精确到 N。

图中所挂物体的重力
是 N。

该物体的质量约为 kg。

试题3:
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49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20cm。

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两端,把它也拉长了20cm,则每个人各用了N的力。

评卷人得分
建筑工人用“重垂线”来判断墙砌的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的知识,用这个知识还可以做成“水平仪”,用来。

试题5:
一人用300N的水平推力将一质量为3kg的铅球推出,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的作用),所受合力
为,方向。

试题6:
如图8-A-3所示的滑轮组吊起某物体,若物重G=400N,滑轮重不计,为了使物体G匀速上升,拉力F= N;为了使物体在5s内上升2m,人需以 m/s的速度拉动绳子。

试题7:
有一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则动力大小是阻力大小的倍,这是力杠杆。

如果两力臂都增加各自的一倍,则阻力大小是动力大小的倍。

试题8:
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相接触的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这两个物体同时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试题9: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点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中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试题10:
一个铁球从高空自由下落【】
A.铁球越落越快,说明越接近地面,重力越大
B.铁球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下落的力
C.不论铁球是否在下落,它受到的的重力不变,落地后还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D.铁球在下落过程中,越来越小
试题11:
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量同一物体,称量的结果是【】A.天平的示数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B.天平的示数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
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
D.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不同
试题12:
下列关于力的大小的估计,不可能的是【】
A.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400N
B.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约1N
C.物理课本重约3N
D.一只普通的苹果受的重力约0.15N
试题13:
跷跷板上两个小孩游戏时,要使跷跷板平衡,则两个小孩必须有相等的【】
A.重力
B.身高
C.重力与坐处到转轴距离的乘积
D.坐处到转轴的距离
试题14:
弹簧拉力器是由三根相同的弹簧并联组成,如果将一根弹簧拉长5cm,要用15N的力,若将3根这样的弹簧同时拉长10cm,所需的拉力是【】
A.30N
B.90N
C.45N
D.50N
试题15:
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如图8-A-4所示。

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剪刀最合适【】
试题16:
如图8-A-5所示,AOB为一杠杆(自重不计),O为支点(OA<OB,OD=OA,在A端悬挂一重物G,那么【】
A.在B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一定是省力的
B.在C点用力不可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C.在B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沿竖直方向最省力
D.在D点悬挂一个与G完全相同的物体,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试题17:
要用15N的力刚好提起重20N的物体,可以应用下列简单机械中的哪一种(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 A.杠杆
B.定滑轮
C.动滑轮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试题18:
画出如图8-A-6中各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试题19:
一根绳子最多承受1000N的拉力,要用它提起重㊣2000N的重物,人的拉力方向向下,要求所用滑轮个数最少,画出符合要求的滑轮组装置图。

试题20:
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选择了如下实验步骤:
A.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
B.把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改变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C.记下两边钩码的重力,用尺子量出它们的力臂,分别填入表格中
D.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做三次实验
E.比较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数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漏掉了一个什么实验步骤?
(2)如果实验准确无误,所得结论是什么?
试题21:
一个最大刻度值是5N的弹簧测力计,最多能称质量为多少g的物体?(g取10N/kg)
试题22:
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8-A-7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a)、(b)两图可知:。

比较(b)、(c)、(d)三图可知:。

(a) (b) (c) (d)
试题23:
学校组织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强第一次学习挑担子,他做了以下三次实验,请你根据各小题后的要求作答。

(1)他先在扁担的两端各挂上50N的重物,担子很快就平稳的挑起来,这时他的肩膀应放在扁担的什么位置(只要回答,不要分析)?
(2)接着,他又在扁担的A端加上50N的重物,如图8-A-8所示,但他掌握不好担子的平衡,请你用杠杆平衡知识,帮助他计算出肩膀应距B端多远,担子才能重新水平平衡(扁担质量忽略不计)?
试题1答案:
压力书桌面支持力桌面书
试题2答案:
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5 0.2 2.8 0.28
试题3答案:
490
试题4答案: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检查地面、桌面等是否水平试题5答案:
29.4N 竖直向下
试题6答案:
200 0.8
试题7答案:
1/3 省 3
试题8答案:
D
试题9答案:
A
试题10答案:
C
试题11答案:
A
试题12答案:
D
试题13答案:
C
试题14答案:
B
试题15答案:
B
试题16答案:
D
试题17答案:
A
试题18答案:

试题19答案:

试题20答案:
(1)在B前漏掉“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试题21答案:
500g
试题22答案:
使用定滑轮提起重物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使用定滑轮提起重物,沿不同的方向拉力大小都相等试题23答案:
(1)肩膀应放在扁担的中点位置(2)L OB=0.8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