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文分析1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文分析1
默写自测
理解默写: 《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 境的诗句是: 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
•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
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诗句是: 。
四、浣溪沙 纳兰性德 文本背诵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名句理解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赏析: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 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 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名句理解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赏析:这两句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 经历和友情的范围,而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 的思考。这两句是说,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 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 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
默写自测
默写自测
理解默写: 1.《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作者因岁月流 逝、功业无成而生的愁思与抑郁,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的诗句是: 把酒问姮娥 :
被白发 , 欺人奈何 ?
2.《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作者幻想飞入月
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让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形象、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3.《定风波》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 面:“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 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 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二、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文本背诵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 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 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名句理解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 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 雨无所谓晴了。
默写自测
理解默写: 1.《定风波》中写词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 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 ? 一蓑烟雨任平生 。 2.《定风波》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 脚步, 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
理解默写: 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 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 是: 古今多少事 , 渔唱起三更 。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 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 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诗句是: 二十余年如一梦 , 此身虽在堪惊 。
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文本背诵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 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 是,清光更多。
名句理解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赏析: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 树,让清光洒满人间。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 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 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