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场面调度PPT课件
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经常揉在一起,二者的结合构成了电视的场 面调度。场面调度不仅指单个镜头画面的调度,同时也包含画面 组接以后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是影响画面构图 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画面组接的重要因素。
主要作用:灵活多变的调度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影视的画面艺术表 现;营造情景气氛;完成叙事过程;形成画面的节奏;刻画人物 性格和内心世界;有助于形成镜头内蒙太奇等长镜头叙事;在直 播和录播的大型体育、综艺等节目中,统筹有序的场面调度成为 极其重要的工作环节。
1、演员调度——画内运动的造型意义
横向调度、纵向调度、斜向调度、上下调度、环形调度…… 展现其它艺术难以尽现的各种运动的造型和视觉美感。 演员不同形式的运动具有不同的内容指向性。 演员的运动速度和节奏是运动本质的外化,富有表现力。 演员的运动是机位安排、场面调度和运动摄像的重要内在依据。 通过演员的动作刻画性格,推动情节;组织潜台词,实现“让画面说话” 借助电视画框可以进一步强化画内运动的造型表现力。
插入与轴线无直接关系的镜头,一般是空镜。 插入正面或反面的中性镜头(光轴与轴线一致)。 选择有明确特征的前景或后景,非特写或近景。 利用动作剪接点。 利用运动、关系的双轴线,越过运动轴线,保持关系轴线(小景
别);或越过关系轴线,保持运动轴线(大景别),以减少画面组 接的跳跃感。
2、反打镜头
例:《公民凯恩》纵深调度
4、重复调度
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重复出现。虽然镜头调度有些 变动,但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重复出现。虽然演员调度有些变 动,但相同或相似的镜头调度重复出现。
在一部影片中,这种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重复出 现,会引发观众的联想,使他们在比较之中,领会出其中内在的 联系和涵义,从而增强剧情的感人力量。
与定向角度相反;轴线另一侧,与上一镜头位置对应的角度。 内反打镜头:画面中只出现交流双方中的一方,表示相互的主观视
分切调度对时空的表现有更大的自由,利用不同景别画面的互相 交替,省略不必要的动作过程以造成鲜明节奏。
突出事件重点,在画面构图处理上以静态构图为主,画面构图十 分严谨,演员无论活动到什么地方、构图总是均衡和谐的。
例:《新农居》放学
《新农居》“小女孩放学回家”分切式场面调度
2、移动式调度
移动式调度即采用运动摄像的调度,摄像机随着演员的动作而运动。 这种调度,多以长镜头的形式出现。充分利用摄像的"动向表现手
一、场面调度的含义
影视场面调度是指导演、摄影师根据剧本提供的内容、情节、人 物性格和情绪,组织安排演员的位置、行动路线、姿态手势和摄 影机拍摄角度、距离与运动方式。
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演员(人物)调度;二是镜头调度。演员调度 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行动方向、所处的位置变化以及演员之间的交 流,构成不同景别、不同构图的画面,用以揭示人物关系、情绪 的变化。镜头调度,即指摄像机位置的变动、角度和景别的变化、 运动摄影手段的运用等。
例:《雁南飞》大雁南飞
5、对比调度
在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具体处理上,可以运用各种对比形式, 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若再配以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 或造型处理上明与暗、冷色与暖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的对比, 则艺术效果会更加丰富多彩。
四、镜头调度中的轴线规则
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形成的一 条虚拟的直线。
第九章 场面调度
影视场面调度的基础:运动
库里肖夫《电影导演基础》: 电影画面的构成,不应按照“静”的构图规律,而要按照适合于画
面里有着各种活动的特殊规律——不断变化的构图法。 假如动作不是以静止的摄影机由一个角度拍摄,而是运用“移动摄
影”——用摄影机在活动中从事拍摄的话,则画面将不断变化着。 (新的画面产生) 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运动正是电影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 特征。
例:《雁南飞》鲍里斯参军
三、场面调度的形式
分切式调度 移动式调度 纵深式调度 重复调度 对比调度
1、分切式调度
根据演员动作、位置,摄像机分别放在不同的位置,以固定的摄 像方法,拍摄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然后组接起来, 叫分切场面调度,简称分切。
利用这种形式的调度,一般要有起定向作用的全景镜头,使观众 明确情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和环境的基本关系。 这个全景镜头的角度叫总角度即定向角度。
定向角度确定在轴线的哪一边,其他镜头的角度一般也应在轴线 的哪一边,以保证方向的统一。
摄像机如果随意到另一侧拍摄(越轴拍摄),则会“跳轴”,出 现方向、位置关系颠倒的错误。
运动轴线、关系轴线和视线。
1、越轴拍摄的方法
利用同一镜头中人或物位置、方向的运动变换,改变原有轴线;利 用运动摄像,越过原有轴线。
一、场面调度的含义
戏剧专业用语。意思是舞台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活动的安排, 即导演根据剧本提供的情节和人物情绪组织安排演员在舞台上的 位置、上场、下场、行动路线、交流姿态等。这些演员动作的总 和构成戏剧的场面调度。
影视场面调度与舞台场面调度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观众 由单视点单视距变为多视点多视距,观赏是强制性的,人物调度 由三面调度空间变为全方位空间,增添了不断变化发展的镜头调 度。同时,时空与动作的自由度大为提高。
段",把观众注意力集中在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运动过程中,明确 交待事件发生发展的真实过程以增强真实感。
例:《雁南飞》维罗妮卡送行
3、纵深式调度
摄像角度固定,在镜头视野范围之内,对演员进行调度。靠演员 位置或镜头焦距的变换,形成不同的景别变化。
运用纵深式调度,有利于展现画面的空间深度,有利于演员的连 贯性表演,也有利于对时空再现的真实感。
பைடு நூலகம்
2、镜头调度——画外运动的造型意义
机位、景别与画外运动的产生:“电影作为艺术而出现是导演们想 到在同一场面中挪动摄影机开始的。”
不间断时空的真实性。 画面信息的新鲜感和造型的多视点、多层次、多元化。 摄像机的主观存在带来的表现性。 机位的连续变化,是产生镜头内蒙太奇的基础。
二、场面调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