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正常值
>3、0
掌中部—第2指
腕——掌中部
>45、0;50
>45、0;50
尺神经
第五指
腕部
肘下部
肘上部
14
<3、1
>3、0
>15、0
>14、0
腕——第5指
肘下部——腕部
肘上部——肘下部
>44、0;50
>53、0;55
>54、0;55
桡神经浅支
前臂背侧
第一指间
14
1、8±0、3
2、1±0、3
2、4±0、3
>3、0
膝43、5±3、4
>70%
瞬目反射
R1
R2
R2’
潜伏期(ms)
10、0±0、6
29、3±1、7
29、2±1、8
正常高限
11、8
34、4
34、6
侧间差高限
2、0
3、6
4、0
波幅(μV)
249±167
327±114
263±96
下肢SEP
潜伏期M±SD(ms)
胫神经
P40
N50
P60
男
41、2±2、9
38、5;侧差2、9;高限43
60-80岁
男
1、983+0、122
4、196+0、194
6、161+0、238
2、215+0、171
1、965+0、145
女
1、909+0、110
4、053+0、173
5、951+0、185
2、143+0、151
1、896+0、164
高限I 2、0
III 4、1
V 6、2
VEP
潜伏期ms
P100潜伏期
腘窝—腓骨头
>40、0
>40、0;45
胫神经
姆外展肌
踝部
腘窝
10
<6、0
>3、0
膝——踝
>40、0
*皮肤温度应该保持在30℃
下肢——感觉
神经
活动电极
刺激部位
距离(cm)
起始潜伏期
(ms)
振幅
(μV)
节段名称
速度(m/s)
腓肠神经
踝部外侧
腓肠肌
14
<3、8
>3、0
腓肠肌—
踝外侧
>40、0
股外侧皮神经
髂前上棘
5、663+0、141
2、056+0、108
1、763+0、141
40-60岁
男
1、977+0、097
4、173+0、128
6、087+0、231
2、197+0、138
1、913+0、185
女
1、891+0、106
3、980+0、144
5、798+0、212
2、089+0、107
1、818+0、163
采集部位
F潜伏期(ms)
F出波率
正中神经
拇短展肌
腕22、2-31、0
肘24、8±2、0
腋21、7±2、8
>70%
尺神经
小指展肌
腕23、0-31、0
BE26、0±2、0
AE23、5±2、0
腋21、7±1、0
>70%
腓总神经
趾短伸肌
踝51、3±4、7
膝42、7±4、0
>60%50
胫神经
姆外展肌
踝52、3±4、3
4、010+0、112
5、785+0、203
2、150+0、105
1、775+0、177
女
1、830+0、098
3、910+0、121
5、608+0、132
2、080+0、124
1、770+0、103
15-20岁
男
1、880+0、118
4、065+0、118
5、835+0、187
2、185+0、104
>60、0
*皮肤温度应保持在32℃
**两侧振幅的差异>50%为有显著性,或从远端到近端振幅降低>20%(40%)有显著性
*** CMAP低于1mV应引起注意
上肢——感觉
神经
活动电极
刺激部位
距离(cm)
起始潜伏期
(ms)
振幅(μV)
节段名称
速度(m/s)
正中神经
第二指
掌中部
腕部
7
7
&l#43;0、134
女
1、835+0、118
3、920+0、115
5、701+0、118
2、085+0、114
1、805+0、118
20-40岁
男
1、900+0、159
4、132+0、094
5、911+0、197
2、232+0、144
1、771+0、162
女
1、844+0、113
3、900+0、114
第1指间——前臂
55
前臂外侧神经
前臂
肘部
12
1、8±0、1
(1、6~2、1)
24、0±7、2
(12~50)
前臂——肘部
65±3、6
*皮肤温度应该保持在32℃
下肢——运动
神经
活动电极
刺激部位
距离(cm)
起始潜伏期
(ms)
振幅(mV)
节段名称
速度(m/s)
腓总神经
趾短伸肌
踝部
腓骨头
腘窝
8
<5、5
>3
腓骨头—踝
内侧1cm
大腿前部
12~16
2、6±0、2
>1、0
髂前上棘—
大腿前部
47、9±3、7
55
腓浅神经
踝前到踝
外侧
腓肠肌
前外侧
14
3、4±0、4
>1、0
踝外侧
到腓肠肌
>40、0
*皮肤温度应该保持在30℃
H反射*
部位
移动
潜伏期(ms)
刺激部位
腓肠肌——比目鱼肌内侧
从腘窝—内踝
28、0—35、0
腘窝
上肢F波
运动神经
50、5±3、0
62、7±3、3
女
39、3±1、4
49、4±2、1
60、0±2、0
上肢SEP
潜伏期M±SD(ms)
正中神经
N20
P25
N35
18、1±1、6
侧差1、9;高限22
22、8±2、3
31、6±2、6
BAEP
年龄
性别
潜伏期(ms)
I
III
V
I-III
III-V
10-15岁
男
1、860+0、060
>50、0
>55
桡神经
食指固有
伸肌
前臂Erb点
4
2、4±0、5
14±8、8
AE—EIP
Erb点—AE
>55、0
72±6、3
肌皮神经
肱二头肌
中点远端
Erb点
23、5~41、5
4、5±0、6
>5、0
Erb点—
肱二头肌
>60、0
腋神经
三角肌中部
Erb点
14、8~26、5
3、9±0、5
>5、0
Erb点—
三角肌
102、3 ms110
89-114 ms
双眼潜伏期差
1、3 ms3
0-6 ms
P100波幅
10、1μV
3-21μV
双眼波幅差
1、6μV50%
0-5、5μV
上肢——运动
神经
活动电极
刺激部位
从活动电极到第一个
刺激部位的距离(cm)
起始潜伏期
(ms)
振幅
(mv)
节段名称
速度(m/s)
正中神经
拇短展肌
腕
肘
8
<4、2
>5、0
>5、0
肘—腕
>45、0
>50
尺神经
小指展肌
腕
肘下(BE)
肘上(AE)
8
<3、0
2、8-3、0
>5、0
>5、0
>5、0
BE—腕
AE—BE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