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比较政治制度(北大):第七讲 民主化
比较政治制度(北大):第七讲 民主化
• 开放的市场经济
– 政府干预经济越多,滥用职权可能性越大
民主化:波浪式前进?
本讲结束
1958-1975 1974-
+40
-22 +33
32.4(1962)
24.6(1973) 45.0(1990)
第三波民主化(1974-1990)的原因
• 威权体制合法性的衰落和政绩的困局
–民族主义、共产主义 –政绩——统治者合法性和制度合法性不可分
• 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
–长期的经济发展+短期的经济危机
• 捷径
–法国从1789-1792年 –二战后的德国、意大利、日本
多头政体的创立过程
I. 在一个已经独立的民族国家 A. 改良 (稳定) B. 革命 (倒退) C. 军事征服 (稳定) II. 在一个附属国 D. 改良 (稳定) E. 民族独立斗争 (压制异端)
英国 比利时 智利 哥斯达黎加 丹麦 日本(1868-) 荷兰 挪威 瑞典 瑞士 乌拉圭
掠夺性国家 predatory state
• 选举变成零和的血腥斗争 • 普通人不是公民,而是地方权势的扈从
– Patron-client (庇护关系) – 严重的权势不平等形成纵向依赖的链条
• 选举中煽动族群的傲慢与偏见 • 官员吃国家,强者吃弱者 • 政府的目的不是提供公共产品,而是为官员及其亲友提供 私人产品 • 腐败被看作常规 • 政治参与依靠自上而下的动员
• 现代民主作为西方的产物在多大程度上可以 在非西方社会扎根?
历史上的民主化浪潮
民主化的波浪 与回潮 第一波 第一次回潮 时 1828-1926 1922-1942 间 民主国家数量 的净变化 +33 -22 民主国家占 的比例 45.3(1922) 19.7(1942)
第二波
第二次回潮 第三波
1943-1962
自由化、包容性与民主化
竞争性 寡头政体 多头政体
自由化 (公开争论)
I
III
II
封闭性 霸权政体 包容性(参与)
包容性 霸权政体
通向多头政治的历史顺序
• 自由化先于包容性
–英国、瑞典(竞争性政治的原则、惯例、文化先在少 数精英中发展起来,再扩大参与)
• 包容性先于自由化
–德国从帝国到魏玛共和国的道路
• 直接民主——间接民主(由选出的代表来治理)
民主的程序性定义——选举民主
• 熊彼特
–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 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而取得作决 定的权力。
• 达尔
–竞争和参与
• 亨廷顿
–最有影响的集体决策者通过公平、诚实和定期的选举 产生,在这种选举中候选人可以自由地竞争选票,而 且基本上所有的成年人都可以参加选举。
对民主信心的衰退
• 拉美
–民众只有1/5信任政党,1/4信任议会,1/3信任法院
• 亚洲
–菲律宾:相信民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的人从64% (2001年)降到51%( 2005年),对民主制的满意程 度从54%降到39%
• 非洲
–尼日利亚:认为政府致力于控制腐败的公众从64% (2000年)降到36%(2005年)
通向多头政体的可能道路
• 存在可供选择的信息来源
• 表达自由 • 组织起来的自由 • 自由公正的选举
亨廷顿:第三波
•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 后期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 书店1998年版。 •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 :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民主化的浪潮
• 1974年以来,有90多个国家向民主过渡 • 世纪之交世界上有60%的国家是民主国家 • 高潮
–墨西哥、印尼 –格鲁吉亚、乌克兰(颜色革命) –黎巴嫩、伊拉克
民主潮流的衰退
• 尼日利亚、俄罗斯、泰国、委内瑞拉、孟加 拉国、菲律宾、肯尼亚 • 整个阿拉伯世界
–伊拉克:恐怖主义、政治和宗教暴力 –黎巴嫩:外部势力操纵的社会分裂 –埃及、约旦、巴林:威权主义
经济发展与民主
• 经济增长导致:
–城市化,识字率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产阶级、城 市工人阶级) –更多的公共和私人资源 –更为复杂的、难以受国家控制的经济体系 –独立的权力中心的产生和成长(资产阶级) –从长期看导致更加平等的收入分配 促进民主
文化与民主
• 现代民主是西方文明的产物
–社会多元主义、阶级制度、市民社会、对法治 的信念、亲历代议制的经验、精神权威与世俗 权威的分离、对个人主义的坚持——出现于 1000多年前的西欧
• 宗教改革
–教会从维持现状转变为支持政治改革
• 外部势力的新政策
–卡特,戈尔巴乔夫
• 示范效应
民主化的涨潮与退潮
• 民主的衰退 (democratic recession) ? • Larry Diamond, The Spirit of Democracy: The Struggle to Build Free Socie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imes Books, 2008.
民主化的未来
• 未来民主的命运将不是决定于其范围的扩展,而 是决定于那些处在危险中的民主国家(at-risk democracies)的表现
恶治(bad governance)
• 恶治不是失常或病态,而是自然的情形
–任何精英的自然倾向都是垄断权力,而不是限制权力 –精英一旦巩固权力,就会限制经济上的竞争,从而只 为他们y state)
西方为什么没有认识到民主的衰退
• 只注重民主国家的总数,忽视了民主国家的大小和战略重 要性
– 正:印尼、墨西哥、乌克兰 – 负:尼日利亚、俄罗斯、委内瑞拉
• 满足于表面上的选举民主,忽视治理的好坏
– 警察滥用职权,地方寡头作威作福,官僚机构无能、冷漠,司法 机构腐败,统治精英贪污、蔑视法治 – 有选举,但只是腐败政党之间的竞争 – 有议会和地方政府,但不代表广大选民 – 有宪法,但没有宪政
避免掠夺性国家的办法
• 公民社会
– 独立的社团、媒体、智库
• 纵向责任(accountability)
– 选举:独立的选举部门,中立、诚实 – 听证会,对竞选资金的管理
• 横向责任
– 反贪:审计、议会监督、司法 – 问题:只调查反对派
• 制度
– 政党、议会、地方政府等的透明度、代表性
• 效率
– 政府的技能、资源、专业水平、组织能力 – 保障安全、管理经济、提供公共服务
选举威权主义 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
• 定期的多党选举,文官治下的宪法秩序,总统选 举中的反对派,以及立法机构中的反对党成员, 都不足以克服选举威权主义 • 选举民主的严格标准
–演说、集会、辩论和竞选的自由 –公平、中立的选举机构 –解决争议的可信制度 –对大众传媒的平衡使用 –独立的投票监督
现代民主制涵义的发端
• 汉密尔顿
– 代议制民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 当全部或大部分的人都有发言及参与司法的权力时, 你必须预料到很多错误、困惑和不安将会发生 – 在代议制民主制度里,投票的权利将会被保障与规范, 而且行政、立法与司法的权力将会被交与所选出的代 表
第六讲
民主化
民主的定义
• Democracy
– 希腊文:Demokratia – Demos:人;Kratos:统治 – 柏拉图:穷人征服他们的对手,屠杀、放逐其中的某 些人,然后与剩下的人共同享有同样的自由与权力 – 亚里士多德:占多数的自由人与穷人被赋予政治权力 – 直到19世纪,仍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
法国(1789- 奥地利 1792、1848、 联邦德国 1870) 意大利 德国(1919) 日本 奥地利(1918) 西班牙(1931)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冰岛 新西兰 菲律宾
芬兰 印度 爱尔兰 以色列 美国
有利于多头政体的条件
最有利于多头政体 1 2 3 4 5 6 7 历史的顺序 社会经济秩序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平等与不平等 亚文化多元主义 外来强国的统治 政治积极分子的信念 竞争先于包容性 分散 人均GNP超过700-800 美元 平等 少 脆弱或暂时 对多头政体的信念强 最不利于多头政体 包容性先于竞争、捷径 垄断 人均GNP低于100-200 美元 不平等 多 强大并持久 对多头政体的信念弱
实行民主的八项制度条件
• • • • • • • • 建立和加入组织的自由 表达自由 投票权 取得公共职务的资格 政治领导人为争取支持而竞争的权利 存在可供选择的信息来源 自由公正的选举 根据选票和其他的民意表达制定政府政策的制度
关于民主化的两种理论尺度
完全
公开争论
无 完全 参加选举和担任公职的权利
掠夺性国家的极端形式:掠夺性社会
人们不是通过生产性活动或诚实地承担风险致富,而是通过操 控权力和特权、盗窃国家、压榨弱者和逃避法律致富 政客贿赂选举官员,打击反对党,暗杀竞争对手 总统通过威胁、拘禁、公审、谋杀等手段压制异议 政府部长们担心的首先是它们可以得到多少钱,其次才是政府 合同是否服务于公益 军官购买武器的依据是有多少回扣能进他们的腰包 警察和罪犯之间的界线模糊 警察不执法,法官不裁决,海关官员不检查货物,厂家不生产, 银行家不投资,借款人不还钱 每一项事务的处理都是为了某人能直接得到好处
达尔:通向多头政体的道路
• [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 反对》,谭君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 Robert A. Dahl,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