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智能卡项目背景
在信息化浪潮下,工业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制造2025”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瞄准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传统产业与三维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紧密结合。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智能卡生产制造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名称:岳阳某某有限公司。
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
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岳阳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为湖南省辖地级市、第二大经济体,省域副中心城市。
建城始于公元前505年,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位于江南洞庭湖之滨,依长江、纳三湘四水,江湖交汇,是一个资源丰富、区位优越、风景优美的地方。
不仅是中国南北东西交通要道、国务院首批沿江开放之重地,且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湖南首位门户城市。
岳阳交通极为便利,境内长江、京广铁路、蒙华铁路(在建)、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等国家交通主动脉在市区交织成网。
2015年12月10日新开建的岳阳三荷机场,也促进着该市形成愈加明显的“水陆空”三位一体综合性大交通脉络。
岳阳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部六省大中城市前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886.28亿元、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1020.64亿元、财政收入302.8亿元,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长沙。
岳阳是湖南唯一的国际贸易口岸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
岳阳港是长江沿岸的中转型国际集装箱大港、国务院批准的启运港,并与港澳台、东
盟、澳大利亚等地区、国家有定期海运直达航线和远洋接力航线,设有国家综合保税区。
岳阳人文深厚、风景秀丽,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始源地之一,亦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2014年岳阳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和最具文化软实力之城,是全国唯一获取两项殊荣的地级市。
2015年,岳阳又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中国十大活力休闲城市”。
(三)项目用地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岳阳某工业园建设。
(四)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47276.96平方米(折合约70.88亩),净用地面积47276.96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0.88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智能卡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智能卡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4.88%,建筑容积率1.0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51%,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8.96万元/亩,根据测算,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中国制造2025
企业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反映在微笑曲线上,就是企业由曲线中间的低附加值环节向曲线高附加值的两端转移,或通过创新使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成为高附加值的环节,并进而引起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
提高效率的路径很多,但并不是要消灭传统的制造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其实就是提高效率的过程。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加快调整,加快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型任务迫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稳增长、稳投资、稳就业的发展重点,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发展。
加快启动实施一批重大行动举措。
加快论证,启动实施新型医疗
惠民、新能源、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重大行动举措,培育一批新增长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深入理解这一判断,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是全面理解、认真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基础,对于“十三五”时期把握战略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47276.9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5945.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059.12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8206.19平方米,根据测算:计容建筑面积51059.12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绿化面积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47276.96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共计116台(套),
设备购置费3798.08万元。
七、主要能源供应及节能分析
(一)主要能源供应
1、本期工程项目生产用电为三级负荷,年用电量957433.72千瓦?时,折合117.67吨标准煤。
2、根据测算年总用水量31836.41立方米,折合2.72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办公及生活用水。
(二)项目节能分析
“智能卡生产建设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电气设备、建筑等方面采取有效节能措施,年用电量957433.72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1836.41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120.39吨标准煤/年。
根据测算,达纲年综合节能量44.53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7.51%,因此,该项目属于能源利用效果较好的项目。
(三)产业节能“十三五”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第三方机构在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结合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工作的实际需求,研究制定区域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