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火等保护措施

防火等保护措施

乐清市清江镇南塘小学图书室保障措施汇总防火
纸质文献和缩微文献均为易燃物﹐因此防火是文献收藏单位的首要任务。

防火的措施主要有﹕
①消除可能引起火灾的因素﹐室内严禁烟火﹐严禁易燃物带入室内﹐经常检查电路和电器设备﹐防止电路老化而起火﹔
②在适当的地方设置多种灭火用具和器材﹔
③楼道、门前不堆放杂物,保持消防通道无阻;
④在组织上要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做到各负其责﹐关门前要对室内各个部分进行认真地清查﹐切断电源﹐关掉电闸。

温湿度控制
纸质文献因纸张既易吸收水分而膨胀发霉﹑长虫﹑变形﹐又易放出水分而收缩﹐使纸张干燥脆裂。

温度忽高忽低或湿度经常波动﹐会使纸张变形出现浮凸现象﹐降低强度和弹性。

因此﹐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是延长文献寿命的重要条件之一﹐通常书库内温度以保持在14~ 24℃﹐相对湿度保持在45~ 60%为宜。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还会影响到书籍的胶粘﹐湿度大时淀粉胶就会发生潮解﹐牢固性降低﹐并引起发霉﹐胶浆膜层在干燥时又要变脆和破裂。

为了使书籍的干湿度得当﹐图书室安装了空调设备﹐同时做好自然通风﹐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变化等选择时机开关门窗﹐调节温湿度。

防光
太阳光线特别是紫外光的照射﹐能使纸张变黄发脆﹐还可使书刊中的胶粘剂遭到破坏。

因此﹐图书室门窗的玻璃最好是带颜色的或毛玻璃。

如为无色玻璃应挂窗帘﹐或设置遮阳板或涂抹滤紫涂料等﹐降低阳光的强度。

切忌阳光长期直射文献。

照明尽量不要用荧光灯﹐而采用白炽灯﹐并且不能离文献太近﹐并将照明时间和照明方向控制在藏书能接受的限度内。

防虫
纸质文献由于载体本身有适于昆虫繁殖生长的物质如植物纤维﹑装订所用的浆糊﹐加上书库通风不好﹐书刊放置不当﹐温湿度较高﹐卫生差﹑有灰尘和
其它残物等﹐较容易招来虫害。

危害书刊的昆虫主要有﹕蠹鱼﹑书虱﹑档案窃蠹﹑烟草﹑药材﹑花斑皮蠹﹑家白蚁﹑黑皮蠹﹑中华粉蠹﹑东方大蠊﹑幕衣蛾等﹐它们以书刊中的纸张纤维素和浆糊为食物﹐对书刊危害很大。

防止这些虫害的方法有﹕用防虫药物加工纸张。

黄檗汁﹑椒汁均可染纸。

古代以铅﹑硫磺和硝石为原料﹐在空气高温时生成橘红色粉末状的红丹以及现代采用一氧化铅或碳酸铅制成的四氧化三铅﹐都能防虫。

在书内放置防虫药物﹐古代藏书家常在书柜内放置香烈杀虫之药﹐如木瓜﹑樟脑等。

在书内夹放防虫植物叶﹐如芸香草等。

有的图书馆在古籍中夹烟叶防虫﹐对蚜虫﹑浮尘子﹐一切软件虫类均有效。

同时施用多种药物。

由于危害书刊的昆虫种类多﹐施用药物时﹐必须将挥发性与中毒性的药物同时使用﹐驱灭与诱杀相结合。

熏蒸:若很多书刊生虫﹐可采用熏蒸法﹐见效快。

常用的熏蒸剂有磷化铝﹑溴甲烷﹑环氧乙烷﹑敌敌畏﹑硫醯氟等﹐将生虫的书放入密封的房间﹐每立方米放7克磷化铝片剂﹐6天虫子即被杀死。

入库时消毒。

将采编部门送来的图书进行消毒﹐以防书库外的虫子进库。

多数图书馆采用溴甲烷在真空器内熏蒸。

防霉
霉菌有很强的繁殖力﹐书库中的相对湿度超过70%﹐温度在22~35C时最宜霉菌繁殖﹐潮湿和温度急剧变化﹐也易使霉菌滋生。

书刊发霉一般是从封面﹑书脊﹑或外缘开始﹐因这些部位有浆糊﹑水分并接触氧气。

霉菌会削弱纸的组织﹐使书籍腐烂﹑破碎或整块脱落﹐故应使书库干燥通风﹐并应经常检查。

如果书刊发霉﹐可采用甲醛﹑百里酚﹑环氧乙烷等作防菌剂﹐进行处理。

防鼠
由于书刊经过装订﹑修补﹐有浆料或因书刊粘有食物而致使被老鼠啃咬﹐有时老鼠还会把书咬碎做窝。

图书室防鼠的办法是﹕书库内不能让鼠类有生存和繁殖的条件﹔装订﹑修补用的浆糊要配以适当的防鼠药﹔不能将食物带入室内﹔不能将油块等粘在书刊上﹔搞好清洁卫生﹐清除图书室周围的杂草﹑垃圾﹐疏通沟渠﹑水道﹐使老鼠无处藏身﹔堵塞鼠洞﹔切断鼠路﹐防止老鼠进入书库。

防有害气体与防尘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都能影响文献的使用寿命。

纸质文献吸收了有害气体后会降低纸张的强度。

灰尘不仅沾污和破坏文献载体材料﹐还是害虫和霉菌藏
身和繁殖的处所。

防有害气体和防尘的措施主要有﹕经常保持库房﹑阅览室﹑书刊资料的清洁卫生﹐工作人员入库要换工作服﹐走廊和书库门口应铺设地毯﹑金属网或设置吹淋室﹔文献库房要密闭﹐有的文献可存放在箱﹑柜﹑袋等密封或多层密封装具中﹔库房和馆舍周围要进行绿化﹐以起到吸附有害气体和减尘作用﹔用空调装置净化与过滤空气﹐用吸尘器除尘﹐用活性炭等吸附剂或用水淋洗来净化空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