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中考真题

古诗中考真题

古诗中考真题演练一、中考真题(一)23、(2009年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考查点】:理解诗意,对景物特征的理解、概括。

【方法点拨】:理解诗意,紧扣诗中描写该景物的重点词语来理解,尤其关注修饰语和动词,或分析诗中描绘的情景。

本题要分析“雨过”的情景,从而概括“雨”的特点。

【答案】:(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考查点】:诗歌名句赏析(限定赏析角度)【鉴赏角度】:异曲同工,相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见补充部分【方法点拨】:抓体现小草特点的关键词来理解思想内容,并判断两首诗的表现手法,以此构成答案。

【答案】:(二)23.(2010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说明】考查点与2009第1题一样,要抓关键词语答案:(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考查点】:表达技巧的鉴赏。

(限定赏析角度)要根据题干学会抓写海棠与桃李的关键词,理解这两种花的特点和手法,并根据这两种花的特点来体悟要说明的道理。

【答案】:(三)23.(2011·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考查点】:对重点词语所蕴涵的情感的理解。

【方法点拨】:联系整首诗的意思,从诗人“赏玩”的兴致方面理解。

【答案】:(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考查点】:对优美诗句的赏析【方法点拨】:①把握全诗:这是一首什么诗?大致内容是什么?②理解诗意:写什么事物?写出什么特征?分析语言:用什么手法?运用哪些重要词语?③领悟情感: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感?(四)23.(2012·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送友人之松江宋﹒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袂:袖子。

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1)《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考查点】理解诗意【方法点拨】:要推断季节就要从环境描写入手(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考查点】赏析情感(限定赏析角度)【方法点拨】①把握全诗:这是一首什么诗?大致内容是什么?②理解诗意:写什么事物?写出什么特征?分析语言:用什么手法?运用哪些重要词语?③领悟情感: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感?【答案】:(五)23.(2013·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金陵三迁有感①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

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

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1 )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考查点】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方法点拨】要把握题干的提示语(2 )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

【考查点】:名句的赏析(不限定赏析的角度)【方法点拨】①确定赏析的角度——手法、意象(形象)、语言、情感②把握全诗:这是一首什么诗?大致内容是什么?③理解诗意:写什么事物?写出什么特征?分析语言:用什么手法?运用哪些重要词语?④领悟情感: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感?有背景介绍的一定要结合背景介绍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答案构成要素】手法1分,分析1分,情感1分【答案】二、【知识总结】:①考试内容:理解诗意,理解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情感②理解诗歌最关键:读标题了解诗歌类别,然后以关键词、关键句为突破口,理解其中的重点诗(词)句,明确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③赏析句子的不限定赏析角度的一般答题格式:手法+解析手法或解析诗句意思并点出特征+指出情感三、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留别明·郑之升怅望溪亭夕照明,绿杨如画罨春城。

无人为唱阳关曲,惟有青山送我行。

渭城曲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罨,yǎn,覆盖①这两首诗都写了季节的景象,通过这一意象不难看出都是离别诗。

(2分)②请赏析这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3分)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归燕诗唐﹒张九龄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①诗中所写的归燕有什么特点?②托物言志是本诗一大特色,请加以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①.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②.“烂醉”二字,语新意丰,试作简要分析。

(3分)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山居即事唐﹒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①颔联中的“遍”和“稀”字写出环境怎样的特点?(2分)②情景交融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结合诗歌后两联诗句作简要赏析。

(3分)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夏日西斋书事宋﹒司马光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此诗写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退居洛阳时。

①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②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

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

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

四、补充知识1、诗歌的表现手法不一而足,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不用面面俱到,掌握常见的几大类即可,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诗歌的描写手法(衬托、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渲染、烘托、想象等),诗歌的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2、体悟诗人情感的方法。

(1)分析结句。

诗歌有起承转合之说,所谓结句即诗句之“合”,它是诗人“感发意志”、“体物写情”的关键。

诗歌的结句,是诗人抒情、言志、阐理的重心所在。

如分析2009年湖州市中考古诗赏析第二题诗人的思想情感时,如果在整体把握诗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春日》的结句“争随流水趁桃花”,诗人那份惜春之情自然会随鹅鸭追逐零落的桃花之景恍然于心间。

(2)寻找诗眼。

所谓诗眼,指诗歌中揭示主旨或艺术内蕴的警策或精炼之语,是诗歌中最凝炼、最传神的字(句)。

诗眼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是含有某种哲理的字词句,是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字词句。

我们可以在此方法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去阅读2009年绍兴市古诗赏析的后两句:“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闲”字便是诗歌的诗眼,要读懂此诗,在于能准确把握“闲”的意蕴。

又如,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中“天涯一望断人肠”之“断”。

再如,杭州市2008年中考古诗赏析王令《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如果能抓住诗歌中关乎主旨的“不信”这一诗眼的词,诗人那“顽强进取、执著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也能容易被我们分析而得。

(3)理解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如果我们能恰如其分地对意象进行分类,让学生熟悉这些意象,这样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如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等,梅花象征高洁、坚贞、脱俗等。

如此,学生就不会迷惑于王冕《白梅》一诗“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中透露出诗人那高洁脱俗的品格。

诗歌的主要情感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4、常见意象常见意象特征(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4)以蝉喻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6)菊花,隐逸、坚贞高洁的品质。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不畏严寒坚强不屈,高洁脱俗。

(8)松,坚贞高洁。

(9)莲,莲:高洁、爱的象征。

“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1)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14)沙鸥:飘零、伤感(15)青鸟:书信的使者(16)芭蕉:孤独与忧愁(17)羌笛:凄切之声(18)月亮:思乡、人生得失(19)西风:落寞、惆怅(20)江水:忧愁、时间流逝(21)芭蕉:孤独与忧愁(22)乌鸦:衰败荒凉之兆(23)红豆:相思或爱情(24)芳草:离恨2009答案:(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相关主题